分享

太阴病,腹大而胀者,厚朴四物汤。

 陈炫君 2023-02-03 发布于广东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主之。”

厚朴四物汤方:


厚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半夏半升(洗) 橘皮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前面说脾气不转,脾气虚,这里还有脾气实。脾气不转,我们用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也可以叫它转脾汤;

肺气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干姜半夏补肺气。

而这里他不下利,不吐逆,说明胃不寒,没有因为下利、吐逆而变虚,但是就是腹大而胀,此脾气实。这里脾气实的意思,其实是脾气不通,还是脾气不转,结实住了。这个不转不同于脾气不足,他脾气是足的,但转不起来,卡住了。这个和转脾汤很像,用厚朴四物汤。这个是治那种没有什么下利、吐逆等症状,就是习惯性腹胀的情况,他大便也是正常的。如果有腹胀,大便还不正常的话,就是前面的转脾汤。还有发汗之后腹胀的,那个是厚朴半夏汤证,这里的厚朴四物汤证比那个更重一些,因为那个是发汗以后才导致腹胀,而这个是不发汗他自己自发性地腹部胀满。

今天讲的太阴病的条文,前后都是有逻辑在的,前面讲腹满,后面又讲腹满,但是又需要区分来看。

厚朴这味药,主要是温肠道兼下气,肠道也属于脾家。太阴篇讲的就是里边运化通道的问题。厚朴下气温肠道,但厚朴只是下气,并不下便,它并不直接作用于通便。下的什么气?肺气。厚朴的“朴”中医人读“魄”音,顾名思义,肺藏魄,厚魄其实就是厚肺气。肺和大肠又相表里,气是通着的,认真想一想其中什么关联?大黄是推陈出新,能直接把里边的东西给你通出去,是去实。大黄很猛,且是寒的。厚朴用量比较大也可以通便,下气也能有通便的作用,还可以温肠胃,因为太阴病是里寒。


我们经常看到厚朴和干姜、苍术一起用,光用苍术不行,因为苍术只是燥湿,它没有往底下转脾、下气的功效。这里的便秘就不能用大黄,只能用厚朴、枳实,枳实行气破气,把淤滞的气给通掉,还可以把小的管道变大。如果你闻枳实的气味,它的气非常足,味也足,是苦降的。光用厚朴、枳实也不行,还要用苍术、干姜,这就组成了太阴病的便秘方子。阳明病也用厚朴和枳实,但是他里面有大黄,厚朴、枳实是作用于肠道之气,大黄是作用于实,推陈出新。太阴病里没有用芒硝的,因为不是实证。厚朴四物汤里有橘皮,也可以用陈皮,它也是温性的,也可以行气。

太阴病主要就是讲腹痛、腹胀、下利和便秘。

从太阳到厥阴,有一条清晰路线,就是阴阳。阴病在脏,比如太阴病是阴病,在脾,少阴病就是在肾。阳病在腑,太阳膀胱是腑,少阳胆、三焦都是腑。阳明胃家实,胃也是腑。病在腑是轻,在脏是重。所以也可以说六经传变,是病由轻到重的传导路线,由腑入脏,刚开始是病轻,后来是病重。刚开始太阳病是最轻,然后阳明、少阳一路下来越来越重,这是一个路线。

比如太阴的本病—寒湿病,这个病很轻;厥阴病中的厥阴肝寒,也不是什么重重病,它是厥阴经所属脏的疾病,其实其中包括很多个层面,并不是所有的厥阴病都是重症。你看厥阴篇里的很多病,都没有少阴篇的病重。少阴篇的病,可以说在少阴层面就有很多死证了,下利不止者死,脉爆出者死等等,很多死证。后面又来了个厥阴篇,还讲很多病,又是何意?厥阴篇有个本病,厥阴肝寒,和厥阴整个循环的问题,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炮附子汤。后面又讲诸多厥病,阴阳气不相接,让你分清楚厥病和厥阴病不是一个概念。每一个环节丝丝入扣,这里面其实是多空间、多维度的一种三维立体的框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