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制造冤案的官员,最后都怎样了

 hercules028 2023-02-03 发布于四川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古往今来,虽然老百姓遇事都希望能有青天大老爷做主。但很多冤案,恰好是由这些官员一手制造出来的。有些甚至成为千古奇冤,令后人惋惜不已。

当年周星驰有一部电影《九品芝麻官》。故事中,广东水师提督常昆之子常威垂涎戚秦氏美色,强奸了戚秦氏并杀害了戚家十三口。行凶之际被当场拿获。但常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政治资源或威逼或收买,在当地行政主官的默许下,常昆派人伪造了犯罪现场和常威不会武功的证据,反而诬告戚秦氏与家丁私通并行凶杀人。并一度将案件办成了不允质疑不准推翻的铁案。后来周星驰扮演的候补知县包龙星为了将这桩冤案平反昭雪,不惜用江湖手段挑战绝对木又力。最终,案件经三司会审大白于天下。主犯常威被当堂斩于虎头铡下。一股狗血飞溅到大堂之上的“公正廉明”匾额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在这过程中,身为当地父母官的知县想到的不是维护法律尊严和百姓利益,而是主动卖身投靠权贵,伪造证据、瞒天过海,以权代法、诬陷良善、颠倒黑白。哪怕整个案件的证据和判决漏洞百出,依然不顾人类道德底线制造冤案。在电影的结尾部分,冤案的一手制造者,县官、常昆等人自然也被连根拔起。这群草菅人命的狗官在围观百姓的咒骂和烂菜叶的欢送下,被打入囚车押赴刑场明正典刑。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六道轮回的话,怕是要永坠饿鬼道不得轮回。

电影中还有一个重要细节。常威杀戚家十三口的时候,也杀死了这户唯一的男丁。这在古时候被称为绝嗣。根据《大清律例》人命篇杀一家三人第十二条例文:“故杀一家非死罪四命以上,致令绝嗣者,凶犯拟以凌迟处死。凶犯之子无论年岁大小,概拟斩立决。妻、女改发伊梨给厄鲁特为奴。”由此可见,在非常重视子嗣传承的中国人心里,杀死这家唯一的独子是无法得到任何宽容的罪恶。从这个角度上说,让常威死于虎头铡下已经是无比宽容。这也是常昆拼命也要把这桩冤案压下去的主要原因。以他水师提督的尊贵身份,原本可以轻松搞定。至于老百姓嘛,议论几天也就忘记了。对常昆这群人形孽畜们来说,这套见不得人的把戏早就熟得不能再熟。只不过偏巧碰上了包龙星这个良心未泯的愣头青。不能不让人感叹,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九品芝麻官》中的案件原型。是“清末四大奇案” 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此案在慈禧太后的插手下,经开棺验尸澄清案情并得以翻案。最终,余杭知县刘锡同被发配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关人等30多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陈鲁一干官员100余位,革除顶戴花翎永不续用。此案震动朝野。

那么,是不是整个大清朝就只有这几宗“奇案”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当我们在厨房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其实整个房间已经被成千上万只蟑螂占领。

对于贾雨村“如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的提问,门子的解决方案是:明日升堂时,老爷只管虚张声势,签发文书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来的,可让薛家的人报个薛蟠已经暴病身亡了,然后判点钱给冯家,就把此事了结了。次日,贾雨村看到冯家没钱没权没地位,判决自然也就倾向了薛家。

在封建砖痔社会里,法律只对普通人负责。没有制度的约束,一旦涉及到权贵利益和官场潜规则,法律就变成葫芦僧们的案头玩物。故事鞭笞了封建砖痔下的权大于法的司法黑暗。老百姓只有在机缘巧合之下才会得到平反昭雪。绝大多数都会冤沉海底。例如前面讲到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当时的江南,各级官员几乎都被湘军军阀占据。官员之间相互勾结,相互支持,形成庞大且坚固的利益集体。在这种环境下,人为制造的冤案何止一起。想翻案可谓难于上青天。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清廷最高统治者有意借助此案对江南官场下手,目标是压制湘军势力,后世之人压根就不会知道这段故事。古时候的人有两盼。一盼明君二盼清官。殊不知百姓永远是案板上的鱼肉,“明镜高悬”永远照不到权贵勾结的肮脏和人心的阴暗。

然而,制造出千古奇冤的并不仅仅是司法黑暗,还有现实社会中凉薄的人情和旁观者的麻木。对此,关汉卿的《窦娥冤》可谓是描写得淋漓尽致。在窦娥满腔怨恨无处可诉时发下三条毒誓:斩首后热血飞上高杆染红白练;六月天降大雪掩埋尸体;楚州亢旱三年颗粒无收。如果说这三条毒誓的前两条都是仅针对窦娥自身,那么第三条则波及到了当地的万千百姓。难道一人蒙冤就要拉上百姓垫背?其实窦娥的蒙冤被杀,和身边百姓的冷漠与麻木不无干系。当窦娥婆媳被流氓欺辱的时候,没有人主持正义替弱者发声。明知道窦娥是含冤入狱,却无人愿意站出来作证。当窦娥被杀后,也没有人为其伸冤呐喊。周边百姓都是官府说什么就信什么,以为只要保持一致就没有责任。完全不顾自己也应该是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独立人。人们一边害怕自己成为冤案,一边又在充当配合制造冤案的帮凶。这样毫无同理心的一群人,活该为愚蠢和麻木买单!

在司法制度不健全的古代,人们往往会将审判的权力交给上天,寄希望于上天帮自己主持正义。于是便产生了占卜判、神兽判、捞沸判、铁火判、起誓判等等。窦娥死前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起誓判”。此后三个毒誓的纷纷应验也证明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中有名句流传至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这一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最后结局是,窦娥的冤魂向已经金榜题名,担任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控诉,使案件得以重审。赛卢医被发配充军,昏官桃杌被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被凌迟,窦娥之冤得以平反。虽然是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圆满结局。但试想一下,若不是窦娥的鬼魂犹在,这一冤案怕是永无昭雪之日。这世间的冤案无数,窦娥终究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历史上这些知名的冤案并非手段有多么高明,反而是很多证据都粗劣的不堪入目,完全无法自圆其说。之所以能够被反复制造出来,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制度缺陷,导致地方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个人意志影响司法判决;官官相护,形成司法黑洞;百姓缺乏有效的伸冤渠道;缺乏监督和缺少纠错机制等。此外,民众一贯性的麻木利己,对官方结论的全盘接受和主动配合也是冤案不断重演的主要原因。几乎从来没有人意识到,捍卫民权才是司法的终极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在文明社会中会如此注重证据和司法透明。虽然随着一些冤案的平反昭雪,涉事官员也得到应有下场。但对冤案的最好结果不是处理几个贪官污吏平民愤,而是不要再有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冤案。这就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把别人的冤屈当作自己的冤屈,把别人的灾难当作自己的灾难。用常识和逻辑判断是非黑白。然后该做事的做事,该发声的发声。不要总寄希望于老天爷主持公道。假如有朝一日我们也被后人编入剧本,用的是笔墨还是粪汁,完全取决于我们现在怎么做!

本文3300字,感谢读完。最近一段时间的文章写起来都很吃力。说真话会死,但不说真话比死还难受!用昨晚写的一段诗文作为文章的结尾,愿乾坤朗朗,愿世上无冤!

泰山之重,难压冲天怨气

千江之水,难灭如潮怒火

无边之壤,难堵悠悠众口

九天之遥,难隔锥心之问

南山之竹,难书凡世疾苦

史笔之利,难解不白之冤

金鸡之啼,难醒庸人假寐

四海之铁,难铸三口铡刀

三藏之经,难渡深狱恶鬼

普世之华,难照险恶人心

苍穹之大,难容枉法鼠辈

蚁穴之微,难逃天网恢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