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五脏-五体”论痿证,治痿如何“独取”阳明?

 我们是最好的人 2023-02-03 发布于海南

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缓,肌肉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的一类病证,以下肢为甚。《黄帝内经》立“痿论”,以专篇论之,从“五脏-五体”分型论治,并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法则,对后世医家临床诊疗“痿证”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根据《黄帝内经》相关记载,分型“五脏痿”,并从“阳明”与“独取”的角度,探究“治痿独取阳明”内涵以及临床应如何运用。

“痿证”之因




外感六淫

六淫中尤以湿邪为主,脾为后天之本,主身之肌肉,居住于潮湿环境中,湿邪伤脾,脾气虚弱,不能滋养肌肉四肢,故肢体肌肉痿软无力,发为肉痿



情志内伤

悲则气消,悲哀过度,则气机不畅,血脉不通,心主血脉,因冲脉为胞之大络,为十二经脉之海,胞络绝则心血虚,不能敛阳,致虚阳内动,迫血妄行而出血,局部肌肤失血而发为肌痹,若整条脉络空虚而失养,则发为脉痿;思虑太过,郁闷不舒,思则气结,伤于脾,情志郁而化火,伤于肝阴,房事不节,耗损精气,伤于肾,故脾、肝、肾同时耗伤,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在体合筋,肾主藏精,筋脉不得濡润,日久失养,弛纵不得收缩,发为筋痿

五脏痿

痿躄



《素问·痿论篇》言“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肺主气而朝百脉,外合皮毛,肺热叶焦,无力宣发输布气血津液精微等物质而使皮毛虚弱急薄,四肢肌肉失养,发为痿证。躄,即下肢不能行,故“痿躄”以下肢萎软为特征此外临床还可见色白、皮毛枯槁、肺鸣等症状。

脉痿



《素问·痿论篇》言“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心气热,气化火而上炎,下身阴血亏虚,发为痿证;一如前文所言,悲哀过度,致血脉不通,胞络绝则心血虚,迫血妄行而出血,经脉气血不足,无法濡养四肢肌肉;又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内崩而血下行小肠,故溲血,发为脉痿。症见肢体关节痿弱不用、肌肉疼痛麻木、尿血、心下崩等。

筋痿



《素问·痿论篇》言“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肝主筋而藏血,肝气热,则耗伤阴血,筋失其所养而发为痿证,因胆依附于肝,肝气热,胆汁外泄,故口苦。临床常见筋脉挛急、口苦、肢体关节屈伸无力、爪甲干枯等症状。

肉痿



《素问·痿论篇》言“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于中焦,脾气热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胃腑亦虚,继而四肢百骸皆虚,肌肉失养,故痿软无力。临床常见四肢肌肉麻木、微弱无力、口渴,色黄等症状。

骨痿



《素问·痿论篇》言“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居于下焦,为水脏,主骨生髓,肾气热,则耗伤肾阴,致使虚火内生,火热又伤阴,腰为肾之府,故腰脊不举;肾阴亏虚,则无以生髓,故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临床常见面色发黑、腰脊无力、四肢肌肉萎软、不能站立、牙齿枯槁等症状。

图片

治痿独取阳明

01

阳明如何治痿

在《素问·痿论篇》中有记载“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即痿证的发生,其因在于“宗筋纵,带脉不引”,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为五脏六腑之海,滋生气血,润泽肌肉而濡养宗筋,宗筋又可约束骨骼,使关节活动正常。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精微物质难以输布而营养脏腑、濡养筋脉肌肉,使肌肉失充,发为痿证。《素问·痿论篇》中言“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又《顾氏医镜》言“五脏之痿,皆因于肺气之热”,即肺热叶焦为痿证的主要病机,太阴经与阳明经相表里,从阳明入手治疗,培土生金,补养后天之本,而滋养肺卫,金不燥则五脏痿不生。


02

独取是何解

“治痿独取阳明”中的“独取”非“只取”之义,而是以“取阳明”为治疗大法,如明代医家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所提出的“今曰独取阳明,又必兼取所受病之经......调其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和其逆顺,补则逆取,泻则顺取,则病已矣”,即治疗痿证应辨别疾病所在脏腑,以阳明经为主,兼顾其他经,根据“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的原则,一补一通,补阳明之气,阳气旺则通达,土旺而金生,金不燥五脏痿不生,调其正邪虚实,和其病情逆顺,综合辨证论治,方可愈人。


03

临床如何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是入阳明经最具代表性的一味药,兼具补通之性,为补药之长,以此药为主配伍治疗痿证,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张锡纯尤喜重用黄芪以治肢体痿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氏拟干颓汤(生箭芪、 当归、 枸杞、萸肉、乳香、没药、鹿角胶)治痿证,方中重用生箭芪(即生黄芪),并配伍人参、升麻、柴胡补气升提;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与黄芪共用,黄芪得当归之濡润,又不致燥热;枸杞、萸肉能补益肝肾,若肝肾充足,则元气必旺;乳香、没药能活血化瘀,善开血痹;鹿角胶既能温补肝肾,又善补脑髓。对于大气亏损严重者,此方中黄芪和人参的用量可酌情增大。

邓铁涛教授基于补中益气汤,创制强肌健力饮(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五爪龙、甘草),补脾益气以治疗痿证,本方中除了重用黄芪、人参以补气之外,又增一味五爪龙,此药有“土黄芪”之称,粤人谓之“南芪”,味甘微苦、性平,亦入阳明经,补而不燥;柴胡善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亦可升举阳气;陈皮善理气健脾。


医案举隅




医案一

张某,男,59岁。

主因双下肢痿软无力3年,于2015年10月13日就诊。

患者患重症肌无力3年,浑身乏力。

刻下症:上楼困难,双腿双手抽筋,每日服用激素强的松2.5片治疗。易腹胀下坠,有时1天7次大便,每次不多。血糖高。舌暗苔白腻,脉细弱。

图片

中医诊断:痿证。

治法:补气健脾、舒筋通络

处方如下:

生黄芪 120g  党参 15g  炒白术 15g

升麻 6g  柴胡 10g  当归 10g

陈皮 15g  钩藤 20g  白芍 20g

木瓜 30g  枳实 15g  茯苓 30g

苍术 15g  槟榔 10g

14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二诊(2015年11月1日):患者腿抽筋减轻,大便次数较前减少,又见呃逆噫气多,尿频,闻水声则欲尿。舌红苔白腻,左脉弦紧,右脉无力。

上方加乌药 20g  益智仁 20g  竹茹 10g  丁香 10g

12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三诊(2015年11月17日):患者抽筋、呃逆、小便频数消失。爬楼易累,眼睛疲劳流泪,鼻干。舌红苔黄,脉偏数。

二诊方减竹茹、丁香,加山茱萸 45g  玄参 15g  天花粉 30g  枸杞子 30g  决明子 30g

12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四诊(2016年1月16日):自诉服上方诸证好转。舌红苔白腻,脉偏数。

继服三诊方18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后临床随访,患者痊愈。

按语:重症肌无力属临床慢性、顽固性疾病,多难速效。患者属老年气虚,四诊亦示为脾虚气陷之症,以健脾益气为主法,重用补气药生黄芪达120g是该方能取得佳效之关键。黄芪是入阳明最具代表性的一味药。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以及张锡纯所创升陷汤,皆以大剂量的黄芪补气升提,从而治疗各种痿弱下垂,功能衰退的疾病。补阳还五汤同样以大剂量黄芪配伍少量活血化瘀药,对于脑梗、脑中风初期所表现出的肢体偏瘫失用有极其显著的效果。亦是立法于脾主肌肉,一方面黄芪补气以生血,另外充足的气提供了精血津液达表的动力。本案将其肌肉萎缩及浑身乏力等状概视为“萎”象,以“独取阳明”立法施治,不至为繁杂症状掣肘,实归经典之功。




医案二

患者,男,37岁,长沙人。

初诊(2010年7月1日):腿软乏力,不能远行,逐渐加重3月余,右腿较甚,伴足踝灼热,胫前皮色暗滞。舌苔黄腻,脉弦数。

中医诊断:痿证。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如下:

苍术 10g  黄柏 10g  秦艽 10g

川牛膝 20g  防己 6g  萆薢 10g

当归 10g  龟板 20g  薏苡仁 20g

虎杖 15g  赤小豆 15g  知母 10g

1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0年7月12日):行走好转,右足时有灼热。舌苔薄黄腻,脉弦略数。

拟前方去虎杖,1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10年8月2日):双腿逐渐轻便,可久立,足灼热消除,小腿肤色转淡。舌苔薄黄,脉细。

原方去知母、赤小豆。再服15剂,以收全功。

按语:久处湿地,外感湿邪,留滞经络,郁而化热;或过食肥甘辛辣,湿热内生,湿热浸淫筋脉,气血营运受阻,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弛缓不收,发为痿证。诊查所见,腿软难行,伴足踝灼热,胫前皮色暗滞,舌苔黄腻,脉弦数,皆为湿热浸淫肢体筋脉之象。雨季发病,感受风湿,郁久化热,湿热留滞肌筋,阻滞经络,发为痿证。治当清热利湿,疏通筋脉,取加味二妙散,且加虎杖、赤小豆,通经活络,知母可清表里之热,药到邪除,症解病愈。熊继柏教授诊治痿证,遵《黄帝内经》之旨,综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强调中医临证要按中医的诊疗思维方式,以整体关联的视角,以虚实互见多态模式的思维,以关系平衡的思维认知自然和生命,其关键在于辨证论治。肺热叶焦、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不足、痰瘀络阻均可致痿证,《素问·痿论》将痿证分为“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五脏功能病变皆可致痿,治疗当“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分经治之”,并强调“治痿独取阳明”还重在细求成因,治分标本,常将原发病与继发症同治。如痹证日久转变为四肢逐渐萎废,肢体功能障碍,用药应以治痿为主,以温肾充养宗筋为要。然病由痹而起,故祛风通络、通利营卫亦必不可少,是为“间者并行”,标本同治。

I 文章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下方,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邹桂芝,郝建军,张介眉.张介眉教授运用“治痿独取阳明”临证心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9):124-125.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76.

  • 黄子天,刘小斌.国医大师邓铁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及学术传承[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1):182-185.DOI:10.13359/j.cnki.gzxbtcm.2018.01.036.

  • 席燕,李江帆,李芳菲,钱会南.浅析张锡纯对《内经》痿证理论的发挥[J].环球中医药,2018,11(05):755-757.

  • 刘惠杰. 《黄帝内经》痿病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 李文龙,高永翔.基于经典从治痿独取阳明之再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9):9-11.

  • 林贞慧.痿病治验四则[J].光明中医,2001(06):41-43.

  • 李点.熊继柏教授辨治痿证验案5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272-3274.

  • 刘玥,张允岭.浅论“治痿独取阳明”[J].环球中医药,2014,7(09):713-715.

  • 张邵青,邱美榕,吴追乐.“治痿独取阳明”的古今研究及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02):9-12.DOI:10.13424/j.cnki.jsctcm.2016.02.003.

  • 熊为锋,贺娟.“治痿独取阳明”涵义解析及临床应用[J].现代中医临床,2021,28(06):72-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