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娜丽莎的下半身,原来长这样?

 教授的拐杖 2023-02-03 发布于北京

作为世界级的名画,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描绘的《蒙娜丽莎》,

可谓是众人皆知.

由此衍生的书籍和影视内容数之不尽,

甚至还有许多专家专门研究这幅画作,

艺术家们用不同形式向这幅经典画作致敬,

以至于各种版本的蒙娜丽莎层出不穷。

文章图片1

更别说还有很多以《蒙娜丽莎》为创作灵感,表达出自己理解的“蒙娜丽莎””风格式作品。

比如冷军的超写实画作《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在2021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这幅作品最终以8050万成交,也创下了冷军的拍卖新纪录。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主席Alex Rotter说过:“安迪·沃霍尔的《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波提切利 (Botticelli) 的《维纳斯的诞生》(Birth of Venus)、达芬奇 (Da Vinci) 的《蒙娜丽莎》以及毕加索 (Picasso) 的《阿维尼翁的少女》(Les Demoiselle d’Avignon) 可以并列艺术史之巅。”《蒙娜丽莎》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数百年间不同的画家对《蒙娜丽莎》不计其数的再创作后,最近又出现了全新的再创作版本。

不过,创作新版本蒙娜丽莎的人,并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

一位名叫丹尼斯·希里亚耶夫的博主,就特别使用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制作了一组“延伸”名画,这组利用人工智能制作的延伸名画,就是利用这些名画为摹本,再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对其进行联想延伸绘画。

文章图片5

这种延伸绘画很好理解,像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只是半身像,利用人工智能延伸绘画,绘制出蒙娜丽莎的下半身。

不少人看到由人工智能绘制《蒙娜丽莎》的下半身后,都表示如果不说这是人工智能绘制的,会以为达芬奇的原画就是这样,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创造力之强。不过,这些由人工智能衍生的名画作品,也没有获得一面倒的好评。这些画作中还是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人工智能绘画依靠算法和程序,正在高速发展,未来它的作用和价值,没有人敢轻易下结论,它或许会替代许多数字艺术家,也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下面这些ai延伸创作的名画,

你觉得怎么样呢?

梵高的《星月夜》

文章图片6

人工智能延伸创作的

《星月夜》

文章图片7

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文章图片8

人工智能延伸创作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文章图片9

弗鲁贝尔的《天鹅公主》

文章图片10

人工智能衍生创作的

《天鹅公主》

文章图片11

希施金的《松林的早晨》

文章图片12

人工智能衍生创作的

《松林的早晨》

文章图片13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文章图片14

人工智能衍生创作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文章图片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