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碌碌无为、意志庸俗,入朝二十余年,大明岂能不败?

 gudian386 2023-02-03 发布于山东

任何一个朝代走向衰败,都是历史的必然,大明王朝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个厄运。

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崇祯帝煤山自缢身亡,宣告大明统治终结,中国历史在动荡中进入下一个王朝孕育期。有人说,大明亡于崇祯帝的刚愎自用,也有人说,是亡于阉党祸乱。还有更深层次的分析,站在唯物历史观,把大明败亡的祸根逆向推到万历、嘉靖、正德时期,通过大量事实和推理,得出大明败亡的证据,无疑是认真负责的。

其实,任何事物走向败势,都是内部矛盾交织的结果,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背后却缠绕着十分复杂的综合因素。

大明有这样一位高官,虽读书不少,却不顾礼义廉耻,在朝二十年,碌碌无为,从不谋事,更不知老臣谋国的古训,尸位素餐,昏昏欲睡,最后竟全身而退,本人无一丝羞愧之意,朝廷也无些许责罚之举,实在有悖于常理。

这种现象已成为大明统治的常态,如此怎能拥有盛世中华的幸运?最终以皇帝惨死、王朝轰然崩塌而惜别历史长河,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文章图片1

这个人就是大明第十六位内阁首辅万安,入仕四十年,在朝二十载,独立担任首辅整十年。他收获了一个响亮的称号:“万岁阁老”、“泥塑阁老”。

万安,四川眉州人,进士出身,算得上是一位读书人。但他读书只是利己,几乎无一丝为天下担当的责任感。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十一岁的万安中进士后,被授予庶吉士,在翰林院编修史籍。从时间推算,万安应该经历了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挫折,“午门血案”、北京保卫战、于谦蒙冤被杀、“南宫复辟”等重大事件,他应该是亲眼目睹了的。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在一个官场政治人物心目中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时刻提醒他们,从政为官,切不可苟且偷安,盲目瞎混,否则就会朝不保夕。

文章图片2

然而,纵观万安一生,看不到他积极作为的一丝影子。他不惜出卖做人的原则,攀附富贵,丧失人格尊严,谋求自己仕途平安,贪图享受。

趋炎附势

成化初年,万安擢升为礼部左侍郎,从翰林院出道,正式入朝为官。成化五年(1469),朝廷任命他兼任翰任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与他同年中进士的詹事李泰,是宦官永昌的养子,比他年轻许多。当时,宦官永昌正得势,地位显赫,权势熏天。万安屈尊身价,人前人后称呼李泰为哥哥,侍奉得非常贴心,很快,万安被推荐入阁,成为人人敬仰的阁臣。

文章图片3

毕竟万安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每天只是些请托之事,既不得皇上信任,又不被其他官僚真心拥戴,万安接受不了这种寂寞。

皇帝朱见深有一个十分宠幸的乳母贵妃万贞儿,人称万贵妃。于是,万安灵机一动,主动向万贵妃献殷勤,对外放风说自己是万贵妃的同族,子侄辈。恰好,万贵妃也愧于自己出身贱微、没有显赫家世背景,便欣然接受了万安的自投家门。从此,两人平凡往来,相互映衬 ,万安常常会得到宫中的消息,地位不断攀升,感觉良好。

尸位素餐

文章图片4

成化七年(1471年)冬天,天空有彗星掠过,天象异常。朝廷就传言是君臣隔绝,皇帝和臣下不讨论朝政,不体恤民间,惹得天怒人怨。大学士彭时、商辂也是一代名相,于是力主皇上召见大臣,朝廷议事,平复天下。但是,司礼监的太监怕被架空,一再叮咛大臣们要与皇上简短对话,少说为佳,以免引起皇上发怒。

彭时、商辂他们便禀报皇上,天象异常,国家恐有不测。皇上悉心听取,并叮嘱大臣们各自办差,尽心而为。彭时奏请,有御史上疏要消减京官们的俸薪,担心武将们有意见,影响国防安全,还请遵守旧制。皇上答应了彭时的请求,彭时正要再奏,却见万安突然跪拜,高呼皇上万岁,引导大臣们退朝。彭时、商辂他们只得顺从大家,一并呼喊万岁,叩头退朝。

文章图片5

万安遵从太监们的意图,带头呼喊万岁,反遭太监们的嘲弄,“你们曾说不得皇上召见。这回见到了,只知道呼万岁吗?”万安“万岁阁老”的声名开始传开,皇帝朱见深从此也闭门不出,很少接见大臣。

正直有为的彭时病逝、商辂离职,善于谏言的尹直入阁后,提出要面见皇上,君臣直接讨论问题。万安却说到,“从前彭公请召对,一语不合,即叩头呼万岁,以此贻笑。现在我辈凡每事都尽言,由太监选择向皇上汇报,皇上无不应允,这胜过当面应对好多了。”

文章图片6

就这样,万安把朝中诸事都交给太监,进行选择性禀报、打理,自己倒落了个清闲自在。这种尸位素餐的日子,万安过了整十年。

损公肥私

有一年,云南边疆爆发了动乱,当地守臣非常恐慌,南总兵官沐琮紧急奏报朝廷,要明廷迅速安排,平息动乱。

兵部尚书张鹏主张,立即对边境的暴乱武装头目采取武装镇压,防止事态扩大,影响边境安全。但内阁首辅万安却极不同意,主张对孟密吐司采取抚谕的策略,派遣大明官员进入边境夷区,调停孟密同木邦之间的争执。

文章图片7

实情是,万安私下里接受了孟密吐司的贿赂,收了他们送来的宝石,便极力反对朝廷出兵。明宪宗朱见深最终接受了万安的意见,派遣官员前往孟密勘察调解。当地动乱分子继续贿赂大明官员,使明廷对孟密吐司失去控制,最终导致他们加入外邦。

万安在朝掌实权二十年,每遇科举考试,便令他的门生或党羽任主考官,因此他的子孙、外甥、女婿、族人亲信多数登第。儿子万翼,任南京礼部侍郎,孙子万弘璧,是翰林院编修。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道德败坏

明宪宗刚到中年就因病逝去,儿子明孝宗继位,万安草拟登基诏书,禁止言官风闻奏事。万安弄权专断的做派早已引起朝堂的不满,弹劾他的奏疏接连不断,但明孝宗碍于情面,始终不得罢免他的阁老尊位。

偶一日,明孝宗于宫中得到一小,里面的奏本都是谈论房中术,末尾还署名曰“臣安进”,也就是万安进献给明宪宗的密奏,全是传授房中术的技巧。明孝宗非常气愤,命令太监怀恩抱着这个小匣去找万安。

怀恩到内阁后,打开匣子,对年事已高的万安说到,“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难道是一个近臣、万人之上的首辅好意思干的?”万安羞愧难当,只有跪在地上埋头不语,直流虚汗。

文章图片8

然后,明孝宗让怀恩当场宣读诸臣弹劾万安的奏章,一本接着一本,万安长跪不起,仍然没有辞谢内阁首辅的意思。怀恩不得不动手摘掉万安腰上的牙牌,毫无羞耻心的万安才不得已提出致仕,解甲归田。

在历史的长河里,万安只是一个个例,一个小人物。但他身居高位,掌握着大明王朝几十年的朝纲政要,关乎到民间疾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明统治的前进方向。作为读书人,一个朝廷命官,万安利欲熏心、意识庸俗、处世消极,长期背负着“泥塑阁老”的嘲讽和骂名,无疑会对大明统治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作用,把大明衰败的罪名加在万安之流的头上,其实一点也不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