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人、从、众

 一中大语文 2023-02-03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

“人”,强调自我,小我,是特立独行,也会孤独寂寞。

“从”,表示相随,相伴,我追随人,也有人跟从我。

“众”,指多人组成一个群体,可万众一心,也可能盲目从众。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该题从汉字形体入手,背后却是对于时代的隐喻,很是巧妙,写作时候,关键在于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目。写好作文的前提保障是审准题立佳意。所以先细读材料,审清题意确定题旨。材料主体有四段构成,每一段为一行,都属于对汉字的注解内容,后三行是对第一行中三个词的具体阐释,可见是总分关系。立意若是综合而言,取自第一行(段):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但开口太大不好写,所以可以适当放宽审题,从四段中哪个角度立意都可以,学生的角度可能会五花八门,关键看行文。

1.从“人”立意——个人的作用

选第一或二则“人”的立意,谈独自、特立独行可以,但单写独立,谈孤独寂寞的价值就偏题了。因为第二则材料是从褒贬两个角度辩证而言的,原文语境也是“个人"与“众人”的比较中谈“人”的。这里的“独”应是”众”的反义词。应该从特立独行和孤独寂寞两个角度辩证而言。

2.从“从”立意——谈如何从,如谈盲目从众

“从”这个立意,谈“盲目从众”这个小切口论题可以,但”谈盲从”就扩大内涵了,有些偏题。”众”没有了。

3.从“众”立意:——众人的作用(万众一心)

从“众”的内容关系:“万众一心”和“盲目从众”——可单独立意,也可以辩证而言,如万众一心好,但也不能盲目从众。

4.从“人”与“众”二者的关系立意——但行文中能谈清二者辩证关系的文,要高于割裂谈的。如独也好,众也好,各有各的好,就结束了。

人与众的关系,写成谈量变与质变、谈积累——也偏题。

5.从“人”“从”“众”三者的关系立意——立意切口太大。行文中要谈三者的辩证关系,不能三者是独立的,各是各,仍然割裂。

如果仅仅是各写各的好,没有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再好最多40分。

【解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写好作文的前提保障是审准题立佳意。所以先细读材料,审清题意确定题旨。

材料主体由四段构成,都属于对汉字的注解内容,后三行是对第一行中三个词的具体阐释,可见是总分关系。立意若是综合而言,取自第一行(段):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但开口太大不好写,所以可以适当放宽审题,从四段中哪个角度立意都可以。

1.从“人”立意——个人的作用

选“人”的立意,谈独自、特立独行可以,但单写独立,谈孤独寂寞的价值就偏题了。因为第二则材料是从褒贬两个角度辩证而言的,原文语境也是在“个人”与“众人”的比较中谈“人”的。这里的“独”应是“众”的反义词。应该从特立独行和孤独寂寞两个角度辩证而言。

2.从“从”立意——谈如何从,或谈不可盲目从众

“从”这个立意,谈“行事不可盲目从”这个小切口论题可以。

3.从“众”立意——众人的作用(万众一心)

从“众”的内容关系,“万众一心”和“盲目从众”——可单独立意,也可以辩证而言,如万众一心好,但也不能盲目从众。

4.从“人”与“众”二者的关系立意——行文中能谈清二者辩证关系的文章,要高于割裂开来谈的。如独也好,众也好,各有各的好,就结束了,这样的文章显然没有把内容糅合到一起。语文阅刊(yuwenyuekan) 

人与众的关系,写成谈量变与质变、谈积累——也偏题。

5.从“人”“从”“众”三者的关系立意——立意切口太大。行文中要谈三者的辩证关系,不能三者是独立的,各是各,仍然割裂。

如果仅仅是各写各的好,没有写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参考立意】

1.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2.盲目从众不可取。

3.万众一心,大事可成。

4.既要融入集体又要有独立的自我。

【佳作展示】

小我也有巨大的能量

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古之有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我看来,人多才有的力量,归根究底源于个人,即便是小我,也能够发出巨大的能量。

其能何巨?小我虽小,日累成巨。我们认为一个退休的教授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70多岁的退休教授肖鑫,连着数十年省吃俭用,将涓涓小流汇成达70万余元的巨流,付诸医学教育事业;我们认为一个盲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盲人按摩师朱丽华,坚持免费教授残疾人技艺,免费为军人提供按摩治疗,日以继月,帮助了千余名残疾人,千余名为人民服务的军人;我们认为一个退休的装甲师士兵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正是退休数十年的陈荣超,与妻子一同省吃俭穿,将平日的苦涩化作两所希望小学学子们的甘甜。他们都是平凡的小我,但他们都选择尽力做些什么,于是小小的力量变得巨大,为社会撑起一片绿荫。

其能何巨?小我之巨,在于先驱引路之贡献。在那个非洲人们饱受苦难的时期,是史怀哲抛弃优越生活,去非洲行医与疟疾抗争,“非洲之父”带给了非洲人以希望;在民国刚刚建成,民众饱受封建思想荼毒时,是鲁迅以一人之力发出呐喊,指明精神与文化的方向;在中世纪欧洲人普遍信奉“染色盘式”遗传时,是孟德尔多年种植豌豆,开拓了遗传学正确的先河。还有达尔文、伽利略、邓小平……他们都是敢于开拓的小我,无论是社会文化、科学政治,总要有那么一个小我先挺身而出。这样的小我,背影是巨大而伟岸的。

当然,小我也有小我存在的问题,小我行之不当也会导致大错误。伟人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犯错;建立不世之功的韩信,因为被名利蒙住了双眼而犯了错,而具有不世才能的希特勒,更是因为种族主义、纳粹主义而犯下滔天大罪。由此看来,小我也会犯错,所以独立独行之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不免落入深渊。语文阅刊(yuwenyuekan) 

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国家从一片热闹喜悦中沉寂下来。可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一些人能够以小我之力带领众人穿越困难。从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赶往武汉,到张伯礼院士行大医之道传承中医药文化,从铁人张定宇奔波在战役一线,到陈薇院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豪迈与力量……没有这些小我的巨大能量,怎能安定民心?

从则有伴,众则有力,但我独爱人之小我,即便是小我,也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安能言萤火之微不能及皓月之辉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