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人再善良,遇到这“三事”,都不能轻易让步

 谢耳朵馆长 2023-02-03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在小的时候都听过“九色鹿”的故事,它讲述的是王妃重金悬赏捉捕九色鹿,想要拿它的皮毛做衣服,有一个人为了得到奖金,假装自己落水快要溺死,九色鹿不忍心看他失去生命,便在紧急情况下将他救起,自己却惨遭陷害。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当中,从记事起就被规训要“为人良善”,哪怕是人到中年,奔波了半生风雨,也始终将善良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
但有些时候,不加区分的善良反而成为了刺向自己的刀,给一些阴暗险恶的人以可趁之机,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再不敢轻易动用自己的善良。
生活总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教会我们成长,中年人在善良,遇到以下三件事,都不能轻易让步。
一、面对他人的轻视欺压时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自原始社会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便在人类社会当中存续下来,哪怕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体内的基因也仍旧是充满攻击性和掠夺本能的。
在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当中曾经写到:“善良的确很重要,但你的善良必须是成熟和现实的,因为盲目的善良会使你的人生跌跌撞撞,历经挫折。”
当善良过了头,就会被他人视为软弱,善良不代表可以允许他人予取予求、任意欺压,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磁场的,一个人的神态、举止、言行都在向对方传递着信息,对方会依此判断自己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你相处。
对于道德低下的人来说,一旦他察觉到了你的软弱可欺,就像是鬣狗嗅到了腐肉的味道一样,会激发他们内心欺软怕硬的一面。
二、面对他人的强人所难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人对我们提出的请求暗含着威胁,如果我们不按照他们内心的想法去做,他就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惩罚措施,或者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首指责我们。
面对类似的情形,如果我们足够清醒,我们就应该发现这一类人其实是在强人所难,将他们自己的意愿强行加诸于我们的身上,我们对待这种情况应当理智地说“不”,就像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常说的:“不含敌意的坚决拒绝”。
为自己设置一个底线,当察觉到别人的无理要求企图跨越你的边界时,无论内心是如何的害怕、心软,都要果断明确的表示拒绝。
这些善于强人所难的人,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
他们通常都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与攻击倾向、自认为高高在上、缺乏同理心和利他主义的精神。
因此也不必与他们争论对与错,只需要表明你的态度、划清自己的界限。
三、面对他人的得寸进尺时
在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请求一些家庭主妇允许自己将一个小牌子挂在她们的家门外,大部分主妇们都答应了。
半个月后,他再次登门,想要再挂一个大点的牌子,不出所料,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都再次同意了他的要求。
由此他得出了实验结论:当一个人答应他人第一个请求之后,有很大概率会同意他人接下的第二个请求,他将其命名为“得寸进尺效应”。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的善良、同情心和耳根子软常会被得寸进尺的人看作是不会拒绝、愚蠢、老好人,并对此加以利用。
不断打破我们的心理防线,一步步侵入我们的私人边界。人都是受到利益驱动的动物,但在人情社会当中,我们讲求的是一个礼尚往来、互利互惠。
得寸进尺的人心里却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只会一味地索取,巴不得将对方的一切都据为己有,榨干对方才好。
相声大师郭德纲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当中说到自己早年时的辛酸经历时,这样总结道:“世上的坏人都是好人惯出来的,小人永远是小人,他不会因为你的宽容和仁慈而改变。
你把身边的坏人都得罪完了,也就没什么人可得罪了。”
话糙理不糙,在中年知天命的年纪,相信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人生感悟,把握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把内心的善良留给那些值得的人和事。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