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流浪地球2》剧情,好评和差评的分歧原因是什么?

 火岩山 2023-02-03 发布于浙江

本来写过《流浪地球2》的观感了,没有必要再写了。

但看见一些对《流浪地球2》的差评,还是忍不住有些意见。

不同的人口味不一样。

《球2》的特效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所有人都觉得好。

分歧点就在于剧情。

科幻迷看得特效片多了,并不是没见过世面。再惊艳的特效,没有好的剧情支撑,也不会有好评。球2的震撼,恰恰在于特效是完美服务于剧情。而剧情饱满扎实,看得酣畅淋漓,观影之后还能回味。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就我的判断,《球2》在剧情叙事、剪辑节奏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世界科幻片领域也是超一流水准,甚至可以说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新的科幻类型片,可以名之曰:“近未来编年体科幻史诗”。

这和美国的科幻类型:太空歌剧,灾难片,披着科幻外衣的家庭伦理片、超级英雄片是不同的。

但一些人不能欣赏。他们甚至觉得剧情还不如《球1》。

当然其中有大量贬损之辞是《满江红》水军传播的,尤其是某流量明星的粉丝。在各种春节档电影相关地方重复刷评论,说看《球2》看得睡着了,说上了多少次厕所云云,以此误导大量还没看的观众。

但必须承认,也有一些真实看法。

偶见一篇微博影评。作者陈君乐,标注的身份是上海五星体育台的主持人,

他把《球2》归结为“三横三纵的网格式叙事”,时间跨度上是三段历史,空间跨度上是三条主线。然后评论说“这让整体观感产生了割裂。每一个段落都在你投入情绪,却常常还没找到出口就进入了下一段。”

又说吴京作为开头人物,半途就被刘德华的角色接管戏份。重要的剧情转折,转移到了刘德华那边,这种切换破坏了故事流畅性。而编剧又没有魄力让吴京彻底休息,只能用家庭苦情戏充数,用没有必要的逆行来体现存在感,后面吴京每一次出场都游离在紧迫的倒计时之外。

此外他还质疑“那位对剧情没有实质性推进价值的女新闻官为啥要给那些戏份?”

应该说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说出了相当一部分对剧情有意见的观众心声。

然而彼之毒药,我之美酒。

他不满的地方,正是让我激赏的地方。

我想了一下,如果按他的意见去修改剧情,那这就不是我想看的《球2》,可能不过是一部特效出色的爆米花片。

《球2》的剧情模式,按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准,其实是反套路的。这却也是它最精彩的地方,能进入电影史浓墨重彩写上一笔的地方。

你能想象好莱坞大片中的主角参与了事件,结果对事件的最终解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在其他人的保护下,灰溜溜撤走了么?

显然是不能的。但《球2》就是这么拍了,刘培强在月球上就是无功而返,老队员牺牲,他撤走。

其实电影在具体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已经和原著毫不相关。

但我看《球2》时的震撼和感动,居然和当初第一次读刘慈欣原著时的感觉,如此相似。看完小说时那种如同任督二脉被打通、真气流涌、心神震动、毛发耸立的感觉,看电影时,又体验到了。

从这点上,倒可以说《球2》还原了刘慈欣原著的神髓。

那这个神髓到底是什么呢?

不妨回顾一下刘慈欣《流浪地球》原作。

按理小说必须要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

刘慈欣是怎么写的呢?

原著里的“我”,这是个什么人物?

表面上交代了他的一生,实际上却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人。

流水账似的上学,恋爱、结婚。前面他充当的只是一个展现地球发动机宏伟景象的移动摄像头,或者解释流浪地球设定的解说员作用。

氦闪前的叛乱事件里,先忠于联合政府,后来又随人群临阵倒戈。

对小说中的大事件大剧情,不存在任何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

有他没他都一样。

这个“我”,没有超人一等的智慧,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没有至死不渝的感情,他老婆加入叛军死了,都看不出任何感情波动。他既不是坚守到底的烈士英雄,也不是最先起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反叛者。

你说不出这个人物的过人之处,也说不出他的什么个性特点。

按主流文学的标准,连人物都没立起来,这当然是失败的

按通俗小说的标准,也是失败的。主角不能游离在情节之外充当旁观者,必须是事件的推动者,是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那个人。这样才有所谓的爽点,才能让读者代入主角,心潮澎湃。

可奇怪的是,《流浪地球》原著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感动却又是无与伦比的,是远远超出于具体的人物之上的,这种感动是超出于大部分纯文学小说和通俗小说之上的。

这种感动究竟来自何处。

回答是来自宏大科幻设定下的人类整体。

可以说刘慈欣科幻小说,真正给人震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

他的写法,恰恰和他最终要传递给观众的感动之间,是有必然的关系。

只有这么写,读者的聚焦点才能真正放在科幻设定下人类整体本身上面。

这和一般通俗小说的套路模式完全不同。

但刘慈欣就是这么干了,而且他也成功了,他确实打动了读者,让读者为之震撼。

《流浪地球》原著那个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确实太普通了,确实对大事件看不出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他却是人类前仆后继,持续2500年,一百代人的传承环节当中的一员。他上学,恋爱,结婚,参战,临阵倒戈,诅咒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科学家,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连参加叛乱都是落后的。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构成了2500年历程中的一分子,构成了文明传承的一个因子。两相对照之下,这种震撼感才能拉到满格。

给人带来的感情冲击就在于此,给人带来的震撼就在于此

原著最感人的精魂就在于两个字:传承。

延续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才能完成的星际远征,这是怎样的壮丽史诗。

要完成这样的史诗,靠任何个体的神勇伟力、英明睿智都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代代前仆后继的薪火相传才有可能。

这也是《庄子.养生主》中表达的道理,生固然有涯,然通过薪尽火传之形式,有涯之生可以延拓至于无涯。

当坚持真理的科学家被处死后,继承他们的就是原先群情激奋诅咒他们,朝他们吐唾沫,扔冰块,把他们处死的人。

小说里的“我”,无法起到决定性影响的个人,构成了传承力量的主体。

在看《球2》电影时,原著中的感动又回来,因为电影真正抓住了“传承”的神髓。

刘培强恋爱,结婚,妻子病死,他的逆行也没有影响剧情,没有能改变什么,似乎是徒劳的。

但他和沙溢扮演的老航天员张鹏,构成了传承。

同样周喆直和郝晓晞构成了一对传承关系

而马兆和图恒宇,图恒宇和数字生命构成了传承关系

三对(四对)传承关系,凝缩代表了整个人类的传承。

持续2500年的远征,一百代人历程,没有这种薪火相传的前后传承,是不可想象的

《球2》还没有把原著里最极端形式的对立传承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却已经把握出了原著这个神髓。

这才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感动,最让人震撼的地方。

一些人认为没必要的情节,恰恰对于传达流浪地球最感人的灵魂主旨,是必不可少的。

刘培强那种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英雄主义,蹩脚得有些尴尬的恋爱表白,结婚,生孩子,妻子生病,面试因为无法克制情绪而失败,参与解决月球危机,但实际上又在老宇航员的保护下灰溜溜撤走,没有起到作用。这些普通人可能有的历程,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这些,这电影是不完整的,给人带来的感动和震撼,就是缺格的。

在真正的历史中,怎么可能某个人出场就都能影响到事件进程,剧情走向?

那只会让电影蒙上了悬浮虚假的气质。

契诃夫以前,戏剧的传统观念是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要为戏剧冲突服务,那样才是有意义的。但契诃夫觉得这样的戏剧太假了,人们不可能总是说聪明话,干紧要事,更多情况是吃喝,干没意义的事,说蠢话。他主张写出这样的剧本,人物做着琐碎的事,说着无聊的话,因为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契诃夫自己写的剧本《樱桃园》之类就是按这样的理念来写的。

电影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契诃夫这样的观念来创作,太无聊就没人看了。

但能让主角的行为并不总是决定事件走向,同时依旧让观众震撼感动,做到这一点,既有历史质感,又保持了观赏性,就很了不起了。

《球2》在这个方向上至少可以说做的不错。

刘培强在《球2》的作用多少是靠近原著里的“我”。不是充当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角色,恰恰是表现出历史洪流下,普通人可能的经历。

他是大历史中的一个缩影,是前仆后继的传承中的一环。

如果和某些人设想的那样,他出现就要影响事件进程,就要决定剧情走向,就要力挽狂澜。那这个角色才是失败的,必然拉低影片整体的格局和档次,给观众的感动也会降低,回味余地会降低。

原著真正的主角是人类整体。

电影的真正的主角也是人类整体。

原著里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生,第一人称的视角引领读者来领略人类整体的史诗历程里的一个片段。

但电影其实是没办法这么拍的。

如果和原著一样,表现一个完全平庸人物的生活经历,对大事件毫无影响,那大部分观众更无法接受了,要骂娘了。

电影则巧妙的用三条人物线来引领观众进入这个宏大的整体中。

三条线交织,定位出的真正主角是科幻设定下的人类整体。这是纯粹的科幻之美。

周喆直和郝晓晞的 UEG线让观众能切入宏观大局的视角,缺了这条线,就没有纵览全局的枢纽。就如拍摄二战的电影,缺了顶层博弈的内容,就只是一个小格局的战争片,而不是史诗片了。

刘培强和韩朵朵这条线亲历一些大事件的现场,但却又不能影响事件走向。开头太空电梯被袭,刘培强和韩朵朵虽然都参加战斗,但方舟空间站还是坠落。后面刘培强和韩朵朵结婚生子,韩朵朵患癌,刘培强面试太空站宇航员失败。月球危机爆发后,被紧急征召,也没能真正影响事件,在老宇航员保护下灰溜溜撤离。

历史大潮裹挟下,个人身不由己的无奈感和悲凉感传递给了观众,又有薪火相传的历史感

马兆和图恒宇,图恒宇父女那条线表现人类文明另一种可能的传承形式。

这三条线不仅在情节内容交叉互补,同时又都紧扣文明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原著神髓。

就如在一个空间中三线垂直交于一点,就等于建立了三条坐标轴,空间中的一切图景就都清晰起来。

三条线就建立了一个空间参考系。观众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个三维空间的壮观,为之激动兴奋。

但有些观众却自己禁锢于一维,他用一维的标准来衡量三维景象,结果当然就是牛嚼牡丹,毫无滋味了。

他会莫名其妙,怎么电影一会儿是这个人,一会儿又跳到了另外一个人。

他会烦躁不安,这个人物明明对剧情没有直接推动作用,为什么还要表现。

开头就出场的主角没有起到力挽狂澜的关键作用,真是憋屈。

他的视野局限在狭隘的一隅,无法领略到更宏大更壮丽之美。

他所抱怨的那些点,其实恰恰构成了这部电影科幻史诗的质感。

就如同把一个人领到泰山顶峰,原本是让他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看看在平地上无法见识的山河壮观之美。

这个人却睁大眼睛抱怨说,到了山顶上,分散了注意力,各种景象凌乱交错,地面上的花朵和小溪都看不清了,真是没意思。

《球2》整体剧情给人的感动,和原著给读者的感动,是高度相通的。这不是局限在具体个别人物上,而是对科幻设定下人类整体表现的感动。

仅仅以剧情模式而论,《球2》就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这点,许多习惯于传统好莱坞商业电影套路的人,却没办法感受到。他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固有的欣赏格式和套子。

这不是看过多少科幻电影的问题。

有些观众可能原本并不看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但他(她)们也能感受到《球2》传递的内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好看、震撼。觉得剧情很流畅,三横三纵的剧情模式,互相配合呼应,形成整体。

如同交响乐一般震动心神,酣畅淋漓。这种快感,是听一个乐器独奏所没有的。

而有些人可能看过的科幻片也不少,但感受力缺了一些,或者脑子里的固有套路牵掣力太强,看电影时,自觉不自觉地用这些固有的套路一一对照,发现《球2》的剧情完全不符合商业电影应该遵循的标准,就阻碍了他能感受到电影的感情传递,那他的观影感受就是磕磕绊绊,就是不流畅的 。

作为科幻迷来说,我是希望郭帆不要回到套路化模式里。虽然目前球2的票房没有拿到第一,但收回成本应该没有问题了。球2的影响力也必定会比那些不敢越雷池半步,叙事模式完全规行矩步的电影会更大。

电影创作着应该是引领观众,提高观众的审美欣赏能力,拓宽观众的眼界。

这样电影和观众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电影创作水平才能越来越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