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早班车 小时候,母亲会带上我回外婆家。外婆家在现在看来算不上太远的山塬上的一个村子。但当时对于交通不便和出远门较少的我来说,则感觉老远。 我不太愿意去外爷外婆家,一是不愿意睡热炕,二是有晕车的毛病。我坐车一般坐不多久就脑子痛胀,胃里翻搅,作呕想吐。印象很深一次,从外婆家坐班车刚到县城一下车,就再也抑制不住已经顶到喉咙口的半消化物,吐在了路边。这次侥幸没有吐在车内,因此记得很牢。怕睡热炕是我的另一个毛病。塬上农村人,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有扯上一笼麦秸,塞到炕洞燃一下的习惯。但无论冬夏,我都非常怕睡过热的炕面,尤其觉得外婆家的炕烙人,晚上睡在上面会翻来覆去地不停折腾。 我和母亲坐班车通常坐到乡政府驻地街面的十字路口下车,然后,母亲牵着我走一阵、背一阵地穿过果园和旷野中间的泥土路,经过临近村庄,行上五六里路回到外婆家。上小学后,如果周末要去外婆家,礼拜五下午,母亲会向班主任说一下,便带上我少上一节课匆匆赶上班车去外婆家。 确切记得,一次我因为要和堂弟玩,不愿意去外婆家,母亲便只好连堂弟一块带上。堂弟小我四岁,我很喜欢他。当时是冬天,下了厚厚的雪,我们闷在车里,听着铁链条裹着轮胎韵律地咯噔咯噔一下一下嵌进厚厚的雪里,摇摇晃晃地七转八拐爬到塬顶之上。当时,因为有堂弟作伴,倒也不觉得路远。只是这次我们没有在距离稍近的乡上下车,而是选择路途更远一些的毗邻镇子路边的烟点下车。因为从这条路过去,基本上全是柏油路面。一路上堂弟蹲下,我在前面背对着拽着他的手拖着他在雪地上滑一阵,再由他反过来拉着我滑一阵。这个场景,我虽好久不曾想起,但终生难以忘记。 在外爷外婆家,我跟表哥表弟星期六玩上一天,到星期天晚上就发愁了。贪玩作业没做。记得当时有次一家亲戚坐在炕上,大表兄腿上盖着厚厚的被子,靠在叠好没有打开的方块被褥上问二表兄现在上到四年级学小数了没有。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小数,但却奇怪地记住了。记不清,不知哪次晚上二表兄还帮我写过忙假时的生字作业。只不过他天生字写的好,太不像我的了。 我先来外婆家的时候不愿意来,但到了星期天下午却踌躇起来,有些不想离开。有好几次,我和母亲因为下午走的迟,不得不经过倒车才能回到县城。后来外婆村子有户人家做起跑车的生意,我们干脆挨到星期一早上,才紧张赶车返回。一大早天还发黑我就被叫起来,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戴上口罩帽子,风像刀子刮在脸上,跟着大人来到四队街头附近巷子,搭先要到镇上拉人的车子去县城。外婆告诉我们人家辈分高,管人家叫爷。表弟很听话,如果早上也跟着外婆送我们的话,必定会喊司机一声“爷”。往往我们到的要略早一些,我不记得,是我们一定等司机自己起来,还是我们会喊起他来。只记得,他们厦房的黄灯泡先亮起,再是屋内传来洗漱的响声,然后便见到中年司机走出屋来发车。清晰记得他拿着长长的金属长杆摇把,要使劲三番五次地发好长时间车。到镇上有时要等好久才客满,往往,等我着急背着书包跑进学校时,早操已过,到处传来呜哩哇啦的早读声。 这是我童年很深刻,很怀念的场景。有好几次,我想将它们写下来,但终究没写出来。这次,心里有一些波动,却将它写了出来了。想起从前,想到过去,小孩子的往事是很让人念旧的。我没有百草园,没有城南的旧事,也没有上过旧式的私塾,但我有我自己的童年记忆,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的相似,我深藏我的童年,它有时甚至无法完全地用语言文字讲述和描述。 ![]()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程强,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人。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