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出口将滑坡式下降,我国全球贸易份额长期缩减趋势或难避免

 星星知我心yeS 2023-02-04 发布于四川

近期,我国和世界各国陆续公布2022年12月贸易数据。数据显示,去年12月和四季度我国和全球都出现贸易显著下滑的现象。而我国出口在面临全球需求衰退、美国贸易遏制、外贸订单转移和东南亚国家产业竞争的共同力量下,可能在中长期都面临趋势性向下压力。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近期大量数据指向2023年全球贸易衰退,我国出口贸易或亦“难逃一劫”。

1月19日,我国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382亿元,同比下降6%。2022年12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下降9.9%,中国进口同比下降7.5%,贸易顺差780.1亿美元。

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在2022年全年出口仍保持正增速——全年累计出口金额 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但增速持续大幅滑坡,且从11月就开始进入同比负增长,按此趋势,2023年出口大概率同比持续会在负增长区间低位徘徊。

文章图片1

2021-2022年我国各月出口金额增速

但我国出口下滑情况并非个案,需求衰退现象已经在全球蔓延。2022年,全球贸易在经历上半年的高增长后,下半年明显增幅放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2022年三季度全球出口总额5.6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为7.4%,较二季度继续下降1.8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全球贸易增速也将继续回落。

文章图片2

市场比较关心的,是几个和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关系较大的几个东南亚国家,它们出口状况如何呢?事实是,12月,过去一直保持出口强劲增长的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出口显著放缓现象。数据显示:

1月24日,泰国商务部公布数据,2022年12月海关出口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同比萎缩,同比下降14.6%,降幅大于预期。不过2022年全年,泰国的出口额达到了287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增长了5.5%。

2022年12月29日,越南统计总发布数据,12月货物出口额达296.6亿美元,环比增长2.2%,同比却下降14%。 2022年全年越南进出口总额有望达732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5%;其中,出口增长10.6%;进口增长了8.4%,贸易顺差约112亿美元。

1月17日,新加坡企业发展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非石油类本地产品出口(Non-oil Domestic Exports)继去年10月同比下降6.1%,11月下降14.7%后,于去年12月同比下降20.6%。

可见,在全球需求放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大趋势下,几乎无人可以独善其身,这是对我国今年出口形成压制的第一力量。

第二,贸易订单转移现象加剧,我国未来面临出口长期抑制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

除了上述全球贸易下滑的趋势性力量,我国还面临因外贸订单转移带来的出口长期抑制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

其中,最大的出口抑制力量来自美国。2021年初,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中表示“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

2022年12月30日消息称,美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尔表示,中国是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中国不仅有能力改变现有的世界秩序,而且还将通过持续增强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实现目标。

近年来,美国在“共同安全观”的价值观主导下,启动了一系列打造关键产业回归国内、重要产业迁向盟友、一般产业迁往非“竞争对手”国家的产业链新战略,同时,联合中国周边的日、台、韩等国打造平行供应链体系,具体动作包括供应链峰会、印太经济框架、芯片四方联盟、《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美国这些政策和措施正是在积极谋求与中国进行经济脱钩,这就除全球贸易衰退大周期下,对我国贸易形成抑制的更为重要、且可能持续时间更久的力量

在此力量下,我国的贸易格局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美国和欧盟,以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大量减少;同时,欧盟承接大量中国对美订单,也就是原来对美国出口订单开始转移向欧盟。

文章图片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持续下滑

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口主要的伙伴国是东盟、欧盟和美国。三者累计占中国出口42%。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分别向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是中国整体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主因,其中出口给美国的部分是下滑幅度最大的

那么,美国只是进口中国产品减少了,还是对所有贸易国都减少进口了呢?数据显示,美国从墨西哥、加拿大和韩国进口的增速明显与中国不同,均高于中国。

例如,2022年11月,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速降至-23.75%,同期从韩国进口增速仍保持在23.23%。

2022年四季度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制成品的比例加速下滑,同时美国从欧盟进口的比例迅速上升。分商品来看,中国对美出口减少的产品,对应的恰好是欧盟本土的主要出口产品,造成美国进口结构变化幅度小,这些就是我国对美出口订单转移至欧盟的证据。

这证明,美国降低出口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并把部分产能转移至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欧盟和东亚盟国韩国等国家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我国转移的进口订单,并不局限于所谓的芯片、手机等机电产品,而是扩大到了皮革、橡胶、塑料、玩具、家具等化工制成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说明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遏制是全方位的,并不局限高新技术升级。

而且,虽然欧盟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低端产业的转移,但是本土依然出口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如2019 年欧盟纺织品、纺织服装出口份额分别为21.8%和27.8%,中国为39.2%和30.7%。这就给美国的贸易订单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美国和欧盟未来的贸易联系将更为紧密。

文章图片7

美国从不同地区进口比例(%)

此外,我国的订单转移力量,除了美国主动脱钩外,东南亚邻国的竞争也形成的较大压力。印度、越南、新加坡等对我国形成的产业竞争,也在抢占我国的全球贸易份额。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印度、新加坡和越南的出口占全球比重都有显著提升,而我国却在下降

从大趋势看,2015 至2019 年间,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基本稳定在13.0 %左右,2020 年至2021 年全球疫情爆发期间,我国依靠强大稳定的供应链优势,使得出口保持强劲,贸易占全球份额分别上升至14.9%、15.3%。但在2022 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回落至14.6%,相比2021年同期降低0.44 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回落幅度可能达到0.5 个百分点。

因此,我国出口在全球需求衰退、美国贸易遏制、外贸订单转移和东南亚国家产业竞争的共同力量下,可能在中长期都面临趋势性向下压力

文章图片8

主要经济体出口占全球份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