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京金氏皮科:经验自拟方一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04 发布于内蒙古

一、内服自拟方(部分)

图片


1. 龙蚤清渗汤(神皮1 号丸、芩楼清利丸)

图片

组成:龙胆草10g,蚤休30g,黄芩10g,炒栀子10g,牡丹皮15g,鲜生地黄30g,赤芍12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苦参15g,六一散(包)15g。

(方歌:龙蚤清渗黄芩栀,鲜地丹芍白鲜饶,苦参六一地肤子,肝经湿热服

之消)

用法: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 次。如局部皮疹密集、色红痒剧,可同时取药渣煎汤待凉,用口罩浸透药液冷湿敷于患处,每日2 次,可较快减轻症状。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风止痒。

主治:急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药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组方特色:本方是由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来经验方。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风止痒之功。为治疗急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湿热蕴肤、肝郁化火型的常用方剂。金起凤教授认为湿疹、皮炎的病因以风、湿、热为主,应之五脏,与脾、心、肝关系密切。脾为湿土,常因过食辛辣油腻,运化失职,则湿热内生;肝为木脏,主疏泄,肝不疏泄,则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心主火,心肝经火旺,可导致血热;火热内炽,肝阴暗耗,则内风易动,湿热火毒交相郁搏于肌肤,发而为病。金起凤教授洞察病机,而拟龙蚤清渗汤。在方中以龙胆草、蚤休为主药,龙胆草能清肝胆实火而除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蚤休又名重楼、七叶一枝花、草河车,苦、微寒,入肝经,凉肝泄火,息风定痉,又有消肿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故既能泄风阳而清气火以消除皮损,又可以息风镇静而止痒,若与白鲜皮、地肤子、全蝎等息风止痒同用,则其效更著。黄芩、炒栀子协助主药清泻肝火,使肝热从下而行,有湿热可用,无湿热也可以用,这是因为肝居于下,属下焦,肝的热更应该从下而出。滑石清热、滑窍利尿,与甘草相配既能清热,又能滑窍,使停留的水湿排出体外,火热之邪从小便而解,而起到利湿清热泻火的作用;甘草调中和药。因湿热偏盛,内蕴血热,血热清,湿热方能除,故用鲜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味苦性寒,能燥湿清热,并有祛风止痒之功,三药合用可祛风泄湿止痒。诸药合用既可清肝经实火,又可除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

图片

方证要点:本方对肝胆湿热或肝郁化火所致的皮损红肿或有渗液,伴明显瘙痒的皮肤疾病最为相宜。而对于脾虚所致的糜烂、渗出或血虚风燥而引起的瘙痒(如皮肤瘙痒症)不宜用。皮损肥厚,无糜烂、渗液;但疹色鲜红或暗红,瘙痒无度者,亦可加减使用。

加减:若病人痒剧,则加全蝎、海桐皮以息风止痒;心中烦热显著,加黄连、淡竹叶以清心除烦;如渴善凉饮、脉滑数大,加生石膏、知母以清气分之热;皮疹色鲜红,舌质红赤为血热较重,加玳瑁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功。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如药后大便溏薄,加山药。

禁忌:服此方时忌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体虚、无实火热毒者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不宜久服。重楼有小毒,若摄入过量,可致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导致痉挛。

方剂来源:金起凤.对181 例湿热型皮肤病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85(3).



2. 神皮2 号方

图片

组成:乌蛇15g,皂角刺12g,白蒺藜20g,白鲜皮30g,生地黄30g,制首乌20g,当归10g,生槐花30g,炒黄柏12g,威灵仙15g,苦参10g。

功效:养血祛风,清利湿热。

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组方特色:金起凤教授认为神经性皮炎多由风湿热邪侵袭,拂郁肌肤,郁而生热化火,久则耗伤阴血,致血虚肝旺,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发。据此拟养血祛风、清利湿热之神皮2 号方。方中乌梢蛇味甘气厚,其性走窜,功能搜风散血中毒结,外达皮腠,而祛风通络止痒;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不守,能通行十二经脉,故可驱除在表之风,又能化在里之湿;白蒺藜、皂角刺祛风止痒。白鲜皮除湿止痒;苦参大苦大寒,纯阴纯降,善于清热燥湿而止痒;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络,祛除皮肤腠理的风湿毒邪而达消疹止痒之目的。生地黄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血分,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制首乌长于补肝肾、益精血而有养血润肤之功;槐花味苦,性属寒凉,善清泄血分之热,清热凉血,解毒疗疮;当归活血补血润燥。本方在组方上体现以祛邪为主;兼顾补充营血津液,疏通经络腠理。攻补兼施,表里同治,祛邪而不伤正,而可以用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方证要点:本方对风湿热邪蕴滞皮肤所致的皮损暗淡肥厚,顽固难愈,或伴有脱屑、瘙痒的皮肤疾病最为相宜。而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所致的红肿、糜烂、渗出不宜用。皮损干燥、肥厚,脱屑较多,瘙痒无度者,亦可加减使用。

加减:情绪波动瘙痒剧烈者,加钩藤、合欢皮;失眠者,加夜交藤、珍珠母;皮损肥厚者,加丹参、莪术;痒重加蝉蜕、全蝎;瘙痒夜甚,夜寐不安者,加柏子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伴有肠胃功能紊乱,加炒枳壳、白术、橘皮;伴有月经不调,加益母草、乌药、制香附。

禁忌:服此方时忌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孕妇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不宜久服。

方剂来源:金起凤.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粗浅体会讲稿手稿.



3. 消银解毒1 汤

图片

组成:水牛角片30g,板蓝根25g,蚤休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30g,生地黄30g,赤芍20g,牡丹皮10g,苦参10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全蝎6g,海桐皮12g。

功效:凉血化斑,清热解毒,泄湿消风。

主治:银屑病进行期。症见疹色鲜红、银白色鳞屑多,瘙痒重,新疹不断出现或扩大的患者。

组方特色:金起凤教授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发现银屑病在进行期大多数与心火血热关系密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火,又主血脉。认为本病主因血热毒盛,内蕴湿热,郁搏肌肤所致。据此由犀角地黄汤化裁拟定凉血解毒,清热泄湿,消风化斑之消银解毒汤,为其治疗银屑病进行期属血热毒盛证常用方。

方中水牛角咸寒,能入血分,清心、肝、胃三经之火,而有凉血解毒之功。水牛角配生地黄,二者均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但水牛角长于解血分热毒,凉血化斑;生地黄长于滋养营阴、凉血止血。二药配用,相辅相成,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力增。再配以牡丹皮、赤芍取犀角地黄汤之意,凉血解毒化斑。以金银花、板蓝根、蚤休清热解毒。其中板蓝根性味苦寒,归心、胃经,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善于清解湿热火毒,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胃、心经,为清心解毒之良药。心主火,心火清,诸火皆清。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脾、肾经。《本草经百种录》记载:“苦入心,寒除火,故苦参专治心经之火。”白鲜皮配苦参,清热燥湿而止痒。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偏凉,归肝胃经,擅长利湿解毒。故本方以入心经,清心火,入血分,凉血化斑药为核心,清中有散,兼以解毒利咽,消除其发病之根源。再辅以除湿解毒,消风止痒之品,标本兼治。

方证要点:本方对银屑病初发或复发,症见疹色鲜红、银白色鳞屑多,瘙痒重,新疹不断出现或扩大的患者最为相宜。而对于发病已久,皮损肥厚色暗,或暗淡不红的患者不宜用。皮损广泛、色红,瘙痒不明显的患者亦可加减使用。

(长按二维码,一键购买)

加减:渴喜冷饮,心烦发热,脉滑数,加生石膏、知母清气分炽热,以除烦止渴;疹色鲜红,舌绛苔黄,血热炽盛者,加羚羊角粉、生玳瑁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功;如皮疹色暗呈浸润斑块,兼舌质暗紫或暗红有瘀斑,属血瘀明显者,加丹参、莪术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如咽干乏液,舌红少苔则加沙参、玄参以养阴润燥;大便溏薄,加黄连、山药;食后腹胀,加炒鸡内金、砂仁。

禁忌:忌食辛辣动风以及温燥容易化火的食物。无实火热毒者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用;肝肾阴虚者慎服。孕妇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不宜久服。

方剂来源:金起凤.明察病机治银屑、活用消银解毒汤,当代名医临证精华[M],中国古籍出版社,1992(10).



4. 消银解毒2 汤

图片

组成:生地黄30g,玄参20g,麦冬12g,当归12g,水牛角30g,金银花15g,赤芍20g,丹参20~30g,紫草20g,白鲜皮30g,地肤子25g,蚤休20g,乌蛇15g,威灵仙12g,甘草6g。

功效:滋阴润燥,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主治:银屑病皮损干燥、脱屑,瘙痒较甚的患者。如银屑病静止期或消退期等。

组方特色:金起凤教授认为银屑病病程日久,热毒耗伤阴血;或热盛生风,风盛燥血,致使体内阴亏血燥,肌肤夫于濡养,则皮损干燥、脱屑,反复不愈。据此拟滋阴润燥,凉血解毒,祛风止痒的消银2 号方。生地黄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血分,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治疗温病后期,阴液已伤,余热

未尽之症。玄参苦甘咸寒而质润,功能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泻火解毒,常用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之症。本方选此二者相须为用共为主药,滋阴凉血润燥,兼清余热。当归养血活血,麦冬滋阴生津;水牛角、紫草、蚤休凉血解毒;丹参凉血活血,五味共为臣药,助主药滋阴凉血解毒。乌梢蛇味甘气厚,其性走窜,功能搜风散血中毒结,外达皮腠,而祛风通络止痒;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不守,为风药之宣导善行者,能通行十二经脉,故可驱除在表之风,又能化在里之湿,通达经络,可导可宣;白鲜皮、地肤子祛风除湿止痒。四药共同为佐,祛风除湿通络,祛除皮肤腠理的风湿毒邪而止痒。本方以养血滋阴为主,凉

血解毒清除余热为辅,兼以祛风除湿通络;表里同治,攻补兼施。

方证要点:本方对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皮损干燥、脱屑,瘙痒较甚的患者最为相宜。而对于反向型银屑病见皮损潮湿,或有糜烂、渗出者不宜用。对血瘀型皮损肥厚,无糜烂、渗液,疹色暗红,瘙痒无度者,亦可加减使用。

加减:如渴喜冷饮,心烦发热,加生石膏;瘙痒剧烈者,加蝉蜕、全蝎;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炒枣仁;伴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桃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皮疹以四肢为重加片姜黄、桑枝;皮疹以躯干为主加柴胡、郁金;皮疹以腰骶为主加炒杜仲、豨莶草;伴有关节肿痛,

加老鹳草、制川乌、制草乌。

禁忌:服此方时忌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湿邪较重,或者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气血虚弱者慎服。

方剂来源:金起凤.明察病机治银屑、活用消银解毒汤,当代名医临证精华[M],中国古籍出版社,1992(10).



5. 白3 号丸

图片

组成:水牛角片30g,生石膏30g,知母10g,玄参20g,黄芩15g,马尾连10g,生地黄30g,苦参10g,土茯苓30g,生甘草6g。

功效:清热除湿,凉血消斑。

主治:银屑病皮损有渗出、糜烂,或见有水疱、脓疱的患者。如发生于皱褶部位的反向型银屑病、掌跖脓疱病等。

组方特色:金起凤教授认为银屑病多因营血亏损,血热内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皮损以红斑脱屑为主。若患者素体脾虚湿重,或外感湿毒之邪,血热、湿毒壅搏肌肤,则可出现渗出、糜烂,或见有水疱、脓疱等。据此拟定清热除湿,凉血消斑之白疕3 号丸。方中水牛角咸寒,能入血分,长于解血分热毒,凉血化斑;生地黄长于滋养营阴、凉血止血;玄参苦甘咸寒而质润,功能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泻火解毒。三药配用,相辅相成,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力大增。生石膏味辛甘性寒,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泻火,甘寒除烦止渴;知母质润,苦寒而不燥,沉中有升,上行能肃肺气,中善清胃火、除烦热,下行能泻相火、滋肾燥,二药伍用,清泻肺胃二经气分之实热。苦参、黄连、黄芩大苦大寒,苦以燥湿,寒以泻热,为治湿热内蕴之常用药;土茯苓甘淡,解毒利湿;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苦寒并用,气血两清而达清热除湿,凉血消斑之功。

方证要点:本方对火毒内盛,湿热蕴肤所致的银屑病皮损有红肿渗出,或见水疱、脓疱者最为相宜。而对于银屑病消退期皮损以干燥、脱屑、瘙痒为主者不宜用。银屑病进行期皮损无糜烂、渗液者,亦可加减使用。

加减:如疹色鲜红、苔黄舌绛,血热炽盛者,加羚羊角粉、生玳瑁以加强凉血解毒之功;渗出较多者,加苍术、半夏、泽泻健脾除湿;大便溏薄,加山药;如食后腹胀,加炒鸡内金、砂仁。

禁忌:服此方时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动风化火之品,忌茶。体虚、无实火热毒者,以及脾胃虚寒者阴虚内热者不宜用;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不宜久服。

方剂来源: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方



6. 清肝消带汤

图片

组成:柴胡10g,龙胆草12g,黄芩15g,牡丹皮10g,栀子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元胡10g,乳香10g,没药10g,炙蜈蚣3 条。

用法:煎汤,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 次。

功效: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发病早、中期,肝火旺盛,疼痛明显的患者。

组方特色:此方由龙胆泻肝汤加金铃子散化裁而来。金起凤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其皮疹多发于肝胆经循行部位,且多有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为肝胆火炽,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所致;肝火灼伤络脉,络阻血瘀,则疼痛不休。辨证以肝火血瘀型居多,以泻肝清火,化瘀止痛为基本法则。

方中龙胆草能清肝胆实火而除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故是本方主药。黄芩、梔子协助主药清泻肝火。“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气郁化火,故用柴胡达之发之,透热出表,且有引药入肝经之功。肝为藏血之脏,火郁须防灼伤肝血,故佐牡丹皮凉血。金铃子散中川楝子苦寒清热,长于疏肝止痛,且可引导心包相火下行;元胡善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身痛。两药相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共呈清热疏肝,行气止痛功效。乳香辛温,善于调气,以行气活血为主,止痛力强;没药苦泄,破泄力胜,以活血散瘀为要。两药伍用,气血并治,共奏宣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金起凤教授善用蜈蚣佐入,虫类药蜈蚣辛温,归肝经,性善走窜,内通脏腑,外达经络,既可以息风止痉以止痛;又以毒攻毒,解毒散结以消肿。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集之处皆能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擅长解毒消肿,定痉化瘀而止顽痛。此方清中寓疏,消中寓通,清火与化瘀并用,兼凉其血,注重引经通络止痛。符合肝胆生理特点,共同发挥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作用。

方证要点:本方主要治疗带状疱疹发病初期皮损见红斑、水疱、疼痛剧烈;伴有急躁易怒,口苦,溲赤属于肝火血瘀型的患者最为相宜。而对于皮损以水疱、渗出、糜烂为主,红肿不明显;或疼痛不明显的患者不宜用。气虚乏力或脾虚便溏者慎用。

加减:若烧灼疼痛剧烈则加生石膏、石决明、全蝎、钩藤以平肝清火,息风定痛。皮疹水疱、渗液偏多则加茵陈、生薏苡仁、车前子清热利湿。老年病人皮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则加白芍、甘草、当归、黄芪等,白芍益阴柔肝,配甘草酸甘化阴以缓急止痛;当归养血柔肝;黄芪补益正气,托毒外出。

禁忌:服此方时忌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体虚、无实火热毒者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孕妇忌服。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不宜久服。

方剂来源:周德瑛.金起凤教授治疗皮肤病辨证思想探析及临床验案,名医经验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