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梦集

 莲花再生缘 2023-02-04 发布于广西

网络顶级楹联作家,著有楹联20000副,楹联1001集。

图片
喜欢就关注我吧,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图片

1.兰亭

行云流水,更有古精神,当日何人沽美酒;

细雨斜风,自怜春态度,来年此地荐兰花。

前人有言“文章作到极致,无有它奇,只是恰好。”更何况入梦作联呢?兰亭,一直是风雅文人的向往之地,尤其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千古流传。更有爱好者依据三百余字的兰亭序进行集字成联创作,更是妙不可言。梦入此联的时候,老实说是喝了自家酿制的米酒,酣淳味道,后劲悠长,适合入梦。此联整体第一印象,就是风雅,不疾不徐的文人心态,契阔兰亭序的风流味道,逸然王羲之的书法气质。下面细细道来。

上联片意就是曲水流觞的典故展开,写到人文的精神。王羲之与好友们在兰亭聚会,以曲水流畅唱和诗词,故留下千载流传的兰亭序宝墨。人物已非,然今日想象却在眼前。上联写到人物,下联自然过渡到风物。细雨斜风何来,自有“春风大雅能容物”的态度,赞美可以为花中君子的兰花,契合兰亭的气质与人物。

《兰亭序》中写道“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此联上片为觞,下片为咏。联语大雅无痕,寓意积极,是诗又是画。在对仗方面,已经到抱朴归真的境界,无一字多余,无一字费力。在语感方面,读来自有“陌上花开,缓缓归来”的优雅,流畅而美。在句式安排,四五七的句式是非常适合此情此景,毫无违和感。

余以为入梦作联,讲究的是一个缘字,心诚则灵。何日有,何日无,尽在一个自然。为人处世如此,写联作墨也应如此。何况以梦为笔,仿佛妙笔生花。兰亭一联,因为其有古风的因素在其中,所以读来唯美极致,正是如笔者其一兰亭联写到“曲水流觞,列坐春风其次,舞雲修禊,安排古墨之间,大雅得陶陶,每晤兰亭同少长;崇山峻岭,招游古道当时,修竹茂林,怜惜幽兰小朵,清欢归乐乐,可观月影与群贤。”吾辈孜孜以求,文字风流,莫过于此。一梦兰亭,千载风流,幸甚至哉!

图片
END

2.牛年第二梦

真酒量天荒不老;

碧桃花人寿如年。

此梦联可以作为除夕以及春节作用,正所谓梦的恰好,太及时了。昨夜梦时,怕自己记不住了,竟然梦里几度思量,反复隐约其梦境,正是梦中我与我周旋的情景。早上醒来,已然听到大年三十的爆竹声声,复原出此联,心有所感,心有所喜,心有所歌。

上联:真酒量天荒不老。中国人的酒文化可谓渊源深久,在最早的诗歌作品里就有传唱,比如诗经里的《雅》中与酒相关的内容,大多体现了当时的宴饮文化。以酒寄祝福,如《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祺,以介景福”。以酒待贵客,如《小雅·鹿鸣之什·伐木》中就有描述,“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承宴以合好之意,如《小雅·鹿鸣》诗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南有嘉鱼》则有“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又如《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用美酒佳酿在宴席上款待嘉宾,使之尽兴。真正的酒量,真正的酒客,真正的酒文化,寓意就在天荒不老四个字。“饮一杯人间风月之酒,可以与天公抒发胸襟。”可以有真情,可以有抱负,可以有祝福。牛年,大家可以牛饮了。

下联:碧桃花人寿如年。桃花酒,可是历代诗词中的传说之酒,可以与杏花酒相媲美。自唐伯虎的桃花酒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没错 我又回到了江南唐伯虎的故乡,一品桃花的酿酒,以庆余年。“饮酒千年春梦客,种桃几度碧游仙。”桃花所赋予的诗歌含义很深,也很美。人寿如年,寓意每一个爱酒之人,度寿如过年。每一日都是一个风月主人的自信与契阔。桃花,又是春天的代表风物之一。可以想象其灼灼其华,夭夭其态,给牛年带来的红色感觉。而碧桃花更代表了一种周正的年文化名词。“万物以春为始,而春又以桃为序。”

整联结合起来的意境适合喜庆的牛年氛围,也适合诗人的自我升华。对仗上看,荒老,寿年,都是用了句中自对。用词不疾不徐,皆是寻常字面,却有品味其中。语感读来周正风雅,与世一体。意境上不负古人不负今人,自有中国人过年酒文化的内涵。从视觉看,可以适合抒写墨宝,细细品之。

过牛年,要牛饮,梦牛联,说牛话。联圣三少公众号在此,以此牛年第二梦联,竭诚祝福天下联友牛年牛转乾坤,不负初心,砥砺前行。并同时诸事如意,和和美美,牛年大吉大利!在此,我给大家提前拜个早年!大家好,牛年要牛牛牛!

图片
END

3.梦《归去来兮辞》集字成联

园庭自设琴书酒;云鸟不关归去来。

序:近日迷上集字成联,古人名篇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前赤壁赋》,陶渊明《桃花源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等,都被作者细细研究,真真集对。故而有洋洋洒洒集字成联700余副。昨日夜晚在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字成联。下面容作者讲述一番。

归去来,一词代表古人隐士的潇洒风神。曾在郑板桥的联中亦提到“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本身就是一篇名赋,里面许多精彩对仗句子,可以看做是我们今天对联的前身影子。比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等等。那么有读者问,既然有珠玉在前,作者此举集字是否有多余之嫌。作者答到:“不是的,前人的赋有对仗的神态,然今人的集有对联的美韵。”下面就以梦中所集一联来阐述。

梦境分析:在梦此联之前,我已经集了《归去来兮辞》篇中的对联若干副。比如下面十副集字成联。

经泉松菊容易寓,执杖田园将不归。

相遗诗赋以舒啸;不羡琴书涉绝游。

不荒三径尤存菊;就傲几时以赋诗。

易安昨日成吾愿;寄傲西畴是我乡。

去日尤舒春悦话;迷途未远不良人。

园门虽设不关鸟;庭日常来复引壶。

扶云出岫以寻酒;策我还乡独寄樽。

摇舟始羡春风入;酌酒不知倦鸟还。

以诗窈窕寻春日;自杖清流引趣泉。

关庭云鸟交春趣;遗世琴书消我忧。

这些集字成联,很大程度上呈现了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风格:近自然发心声,文字风雅,情怀高洁。读来自有文人风骨,读来如咀嚼橄榄在嘴中,自有余味。同是这些集字成联,某种程度上又是格言对联的风情版本,读来更有品味。又或者是山居对联的古代版本,读来自有襟怀。

梦境品读:奇妙的组合文字,自有奇妙的寓意视觉和精神享受。我在梦中自然而然的集到:

园庭自设琴书酒;云鸟不关归去来。

上联解读起来就是一个人间书生,有自己的小小园庭,如何度日呀。可以设置一张琴,一卷书,一壶酒。这些是古代文人的必备文化装备。上联就是一个经典的文化场面描写。

下联分析起来就是既然有如此良辰美景,可见诗人的自由心性。那又何必招游呢,自有白云,自有幽鸟,闻酒而来,听琴而来,近人而来。雅会之后,又可以自由离去。

梦联意境:整联没有正面写到诗人,却隐含了诗人的影子。园庭代表了身,云鸟代表了心。上联写风雅,下联写自由。尤其下联,你看连云鸟本身代表自由的事物都关不住作者的心飞向自由,那又何妨是人间园庭呢。整联写出了作者的淡泊风雅,心如止水。在对仗处,“归去来”对“琴书酒”,可说是妙对。以动词词组对名词词组,自有品味。从语感来读,联语缓缓道来,心如止水。这种人文环境,是任何一个文人书生的必向往之处。

梦尾之言:一副好的作品,于心于手,都是自然,更何况在梦境意识中呢?我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是一种做事态度,引申到文学创作中来看,自是一种文学创作态度。愿与读者共勉之,好梦好联。

图片
END

4.醉梦一联性情

小字曾经沧海劫;吾心不作太平奴。

序:二十年的网络楹联生涯,诸多感慨。一是感慨自己的青春岁月在文字中匆匆而过。二是感慨命运的车轮在生活中滚滚而去。二十年一弹指间,我从一个青春而立的书生到一个胡须荏苒的大叔,岁月的痕迹使得我肺腑涌沧海,使得我低眉成小字,使得我不当风月主。二十年,使得我九避喧嚣,以梦为马,在文字的国度中驰骋而行。二十年的概括,就以此醉中一梦七言联为结。

梦境分析:曾几何时,我写了第一个梦境之联:“欲把泰山研化墨;竟从沧海引来潮。”那时的我充满了青春气息,充满了疏狂不羁,充满了青年心事自拿云的气概。又曾几何时,我依然坚持者自己的文字创作,在喧嚣外独步而行,不党不孤,独自欣赏人间美丽风景,独自徘徊在文字的光阴走马图中。偶然一撇,那是人间最美的文字,那是人间最美的风景。二十年,依然有幸“小字”,二十年依然坚守“吾心”,二十年曾经“沧海”,二十年曾经“太平”。二十年,我还是那个我,依然生活里微笑的我,内心里坚持的我,文字中前行的我,文字中寂寞的我。

意境分析:

“小字”二字代表了我的光阴图卷,比如“三千小字低眉写;十二海棠及袖开。”比如“小字摩挲千古月;东风离别六朝人。”比如“两行小字女儿寄;一片春心花鸟猜。”比如“流光小字何人集;玉树红花细雨催。”等等。“沧海劫”二字代表了我的情怀境界,比如“沧海曾经明月照;小楼依旧玉人来。”比如“不知沧海归来晚;只笑桃花谢去香。”比如“相逢沧海一声笑;独立寒山万里秋。”比如“我挽春风诗几首;谁扶沧海月一轮。”。等等。

“吾心”二字代表了我的文字情怀,比如“耐得住寂寞,更觉其联心独苦;作弗来逍遥,常使那花酒满襟。”比如“无意再当风月主;有心且作藕莲人。”比如“日月双丸浮海上;风云一笔写天心。”比如“为爱山林真得计,自惭名利不关心。”等等。“太平奴”代表了我的文字观点,不媚于世,不俗于流。不党不孤,坚持真善美之文字宗旨。不吹不捧,不骄不横。远离一切名利的喧嚣,远离一切外界的干扰,只作一个人间的真实的我。只作文字的朋友,而不是文字的奴仆。

“曾经”对“不作”表达了我的网络楹联历程的风风雨雨与寻寻觅觅。正如天上一轮月,“沧桑几劫无人见,寂寞千秋有月知。”正如楼上一个人“无可消磨今夜醉;不须回首昔年狂。”又或如“十万东风无抗手;三千细雨自低眉”。整联有如格言联,又有如性情联,可以合而为一。

上联“小字”与“沧海”的对比,形成跌宕的情怀与归静的境界。“吾心”与“太平”形象略微的自嘲与坚持心绪。“曾经”有如走马光阴图,涟漪点点。“不作”有如初心,坚持的倔强。“劫”如缘起,“奴”如心屑。联语以真实的情怀语言,一如网络楹联最初的酣畅淋漓的笔墨性格。既有回忆,又有坚持,现实与虚拟的对比,更增加了语感与心境的分量。

梦尾结言:从联语来读,这不失去一个最为纯粹的网络楹联人的个性,又是一个坚守纯文学阵地的文字者宣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且行且珍惜!

图片
END

5.梦《兰亭集序》集字成联

每临流水生幽事;

自信春风遇古贤。

简单序言: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是书法爱好者们的最爱,也是楹联爱好者的小心肝。通过集句集字手段,把兰亭集序324字进行全面剪裁妙手衔接,从而成为一副副精美的山水或格言对联,可见其魅力。书法大家们也常有集兰亭集序对联作品问世。比如我学生时代最早看见的“一亭尽览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下面我就讲讲这副梦境中所做的集兰亭序字联。

梦境回忆:集《兰亭集序》字成联是许多学联爱好者的艺术追求。它的难点在于对于这序的背景了解以及人物了解以及风景了解。我昨晚忽然心生灵感,以此序集字成功集字成联八十幅,不知不觉间竟然把兰亭序的许多字都记忆在脑海中。带着这种记忆入睡,半夜梦里偶思有感成联:“每临流水生幽事;自信春风遇古贤。”

梦联分析: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无一字费力,无一处难解。”上联“每临流水生幽事”就是兰亭曲水流觞的解读版本,古代诗词之人,极为容易临水生幽,踏山访古。这是一句诗意的场景铺展,为后面的联句进行铺垫描写。由此可想象王羲之与好友在兰亭进行文墨活动的情景:三五好友,谈天说地,题诗吟句,饮酒抒怀,泼墨挥毫。下联“自信春风遇古贤”从联意上提升了整联的高度,因为此情此静,有若古人古风,如古贤在此兰亭小坐,视古论今。整联可以说就是兰亭文墨聚会的生动描写。

梦联优点:因为是集字成联,有如精灵带着枷锁跳舞,一样让人感觉美不胜收。从对仗上看,每一字的对仗都非常工稳,有如老话“寻常字面,经妙手剪裁,自出新意与境界。”从语感去看,以七字联语成型,整联行云流水,读来丝毫不停滞。从联意上看,得风雅之致,可以挂兰亭楹柱。“自信”一词古为今用,依然周正大方,有积极立意。从书法立意角度去看,我相信此联会有很多书法大家所喜欢。这些也符合兰亭集序的文化气质特点。

梦尾结语:我们说文学创作要我手我心,我与我周旋。有初情初心诚心诚意,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基础上,自然可以诞生出优秀的梦境成联作品。欢迎大家一起品鉴此联,年初十联圣三少在此祝福大家春节快乐!多作好梦,多写好联!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