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2-04 发布于上海

作者:甘武进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三江源地区注定是刀戟搏击、战争高发的边防要冲,“更在青海湖以西”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极大影响着中原官员、文人士子们对此地的环境认知与文化表达,也加深着内陆士人对蛮荒边塞的恐惧与逃避。这里没有连绵的农田,严寒干燥,满目荒凉,在富庶而温文的中原人士眼中,这里当然不是实现社会生命价值的理想处所,更不可能成为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多年来,人们对三江源自然和地理环境的认知,始终局限于“亚洲水塔”之类的概念,以及来自官方和旅游者的新闻报道、旅游攻略;但我们一直忽略了,作为一种空间文化现象的三江源:那是一个动态的、原初的、高古的、变易不居而令人悲欣交集的文化空间地带。在《江河之上:三江源的历史与地理》这本书中,作者刘东黎从历史、地理、人文的角度,进行钩沉梳理、深入探寻,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

刘东黎,文化学者,近年来致力人文地理和自然文学创作。三江源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也是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它对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河西走廊、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者对三江源牧区、河流、自然环境进行了深入观察,引领读者奔走于悬崖荒野,捡拾失落的文明;同时微观呈现汉藏民族的历史记忆、生活史、风物志,与三江源辽阔的知识场域和文化地理空间相得益彰。

对“源”的探寻,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寻根。作者描绘了中国古人对江河之源探索的史诗。黄河上源一带的地理状况,汉以前为戎羌诸族所占据。随着人们对河源的追寻,汉朝在黄河的“源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晋博物学家张华指出了黄河相对具体的发源地:“河源出星宿,初出甚清,带赤色,后以诸羌水注之而浊。”至隋代,世人认识到黄河河源在青藏高原。到了唐代,“河源”常出现在诗文之中,如“箫声去日远,万里望河源”“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等,表现了当时诗人对河源的情感与态度。

作者实地考察了三江源的历史地理与人文风物,为读者呈现出立体状、多层次的当地社会风貌,以丰富的故事与丰沛的情感打通古今,讲述三江源地区所承载的爱恨悲欢。玉树,那里是三江源的核心区域,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00多座,境内东西昆仑山及其支脉巴颜喀拉山屹立于北,可可西里山、祖尔肯山屏障在西,唐古拉山绵延于境南。这里是“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也是大山之源、冰雪之源、江河之源,是一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土地。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几十年间,三江源地区4000多个湖泊中半数以上枯竭,冰川干涸,这对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亚洲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是,政府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原本已经变成沙土的草原重新绿了起来,野生动物开始频繁出现。这一切,都有着三江源移民无声的付出。不过,无论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地方政府并没有通过移民将三江源地区的民族文化边缘化,三江源移民与这片土地,依然唇齿相依,难以分离。

每一个人都像一条潺潺的溪流,渴望看到大海、融入大海,尽管很多探求最终沉入沙土,无声无息。然而,江河标记了一个人故乡的所在。作者说:我看着远山远河的起伏,用文字记录人与河流容与共的画面,感受时代浮沉,经受洗礼。或许这种想象性的书写只是一种幻象或徒劳,但同时似乎又具备着某种未知的吸引——江河与根系中涌动的源头活水,会把两样东西永留于世,那就是精神的翅膀与文化的根。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