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郴州 || 欧阳朝夕:《主角》君从故乡来 —— 论陈彦笔下守望梨园忆秦娥不能承受之痛

 华中文学 2023-02-04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欧阳朝夕,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郴州市文艺评论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共桂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在各类报刊网络主流党报党刊APP新媒体等发文百余万字,出版长篇诗歌集《镰刀与锤头的百年交响》,即将出版个人评论集《微腔》(30余万字)。




《主角》 君从故乡来

—— 论陈彦笔下守望梨园忆秦娥不能承受之痛

文/欧阳朝夕

现阶段能静心读完一整部长篇小说的人真不多了,尤其是我有好久不读长篇了。陈彦的《主角》,煌煌巨著八十万字,我用一星期的时间逐句过目,读完后还觉得小说怎么没有写完就结尾了?一句话,读完八十万字的小说两大本,还觉得不够长!《主角》真不愧是矛盾文学奖的力作,是长篇小说辈出的陕西文学界又一颗闪亮文学星座,陕西文学给当代中国文学贡献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等饮誉中国文坛的一批作家。文学是有“根”的,文学之“根”深植于民族传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文学如果割断传统,失落气脉,只是从他处“横移”一些主题和手法,势必是无源之水,很难有真正的生机和血气。陕西著名剧作家陈彦拿出《主角》、《装台》、《喜剧》、《西京故事》等多部动人心魄的扛鼎之作再次为灿烂的陕西文学竖起一座丰碑。
因为对中国历史的喜好,自小就对陕西、西安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个能够产生并养活十三朝古都的地方,该有多么的神圣和伟大!尽管现当代以来,以陕西文学为代表的西北文艺硕果累累,但是用活体演绎厚重的能有汉唐古韵的陕西秦腔的文艺记录作品不多,而要真正深入这方天地,读者才会在秦腔古老浑厚略带悲怆的唱腔唱词和与西北粗略的饮食起居文化格格不入的秦腔精美的戏服里领略盛世汉唐的背影和关中地区市井小民的悲喜人生,陈彦老师的《主角》就是这里的风情风俗的忠实记录者。他看似随意拾掇的民间谚语,本土口语和对各种人生突如其来的应承应激反应与生活生存之道,都是作为作家的亲历,信手拈来得正是时候恰到好处,特别是我在读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后,又日夜兼程把在喜马拉雅广播里的说书《主角》也听完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黎春老师纯正的关中地区的说话风格,把无声的小说演绎得声临其境、活灵活现,对我体验小说的内容更加准确和丰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他的《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中说“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对照这个说法,陈彦的《主角》显然做得很到位,很恰当,很及时。莫言说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并且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的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量。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也。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陈彦的《主角》与其他陕西文学大家惯常关注的三农场面与社会不同的是,这次作者陈彦以扎实细膩的笔触、极尽能事地叙述了秦腔名旦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表际遇、婚恋育儿、起废沉浮和伴随她的婚恋人物的百态人生,及其与秦腔和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让人深思、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一个剧种的兴衰际遇必然伴随着一群剧种守望者的情怀,剧种的修炼程度和技艺精进的高度,社会包容接纳程度和地方政府支持的力度。小说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深得古人说书时预设曲折跌宕的悬念,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戏曲舞台的熟稔流程,道具乐器的精准描摹,秦腔剧团的角色分配,陕北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更是牵引着读者的情绪和思维,能读出眼泪的情绪和不忍卒读情节竟然层出不穷。作家的化身是《主角》中的主角,他的文辞和思想,人生三观和处事方式就充分展示在小说中戏与人,诗与酒,性与情,爱与恨,真与假,虚与实、理想与现实、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焦灼和矛盾中,并在对这种纠结的理解中熔铸自己个人人生的理念和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铸就了醒人精神和热爱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文脉,于人世的大大静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大动,写出了人间百态的嬉笑怒骂,写出了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写尽九流三教的大悲大喜,《主角》一书瞄准主角花旦忆秦娥一个人所有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与她相关联的各色人等的命运悉数涌现在他的笔下。
忆秦娥半百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心路历程史,就是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入世之道的现代活法,也是代一大群生长在农村移民到大城市生存发展的白领们重要参照:即使内忧外患、身心俱累、无法完全忘却生己养己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走入道观寺庙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消极避世或佛系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自励与奋进中吸纳佛道慰人的精神,三三两两的渐变为醍醐灌顶,迷茫的人生顿时有了终极依托。主角忆秦娥早期剧团世界里的钱,主调与颜色是灰蒙蒙的思想和意沉沉的心思,作家也很少有笔墨描绘丽日晴空下的窗明几净和绿水青山,多的是灰色的天空与剧团院子里的明争暗斗,骂骂咧咧的真情,虚情假意的问候,荷尔蒙充斥着剧团的每个角落,人性与兽行,祸心转嫁,酗酒伤人,挖坑害人,指桑骂槐,不要脸的和不要命的全都在一个简陋的院子里,在一台又一台样板戏中磕磕绊绊中磨耗度日,忆秦娥人世的凄凉、悲苦、无奈之身躯,却在这个人精扎堆的院子里出其不意地升腾出前行的希望和人生精进的力量。小说在作家飘飘乎如凭虚御风的精微讲述中把忆秦娥进化得遂成浩浩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具有生命大气象的人间奇迹。她一脚踏入这个剧院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夕,刚刚开启改革三四个年头。外面的世界,几乎是被“全民言商”的生态混沌裹挟着。任院墙再高,也难封闭于那个环境之外,我行我素的忆秦娥每日穿着色调单一的练功服,走着与时代渐行渐远的“手眼身法步”;演唱着日益孤立无援的古老腔调;完成了五年堪称艰苦卓绝的演艺学业。“当这群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的孩子,以他们扎实的功底、靓丽的群像,演绎出一台走遍大江南北,甚至欧洲、北美、亚洲、港澳台地区都饱受赞誉的大戏时,世人不能不用“少年英雄群体”来褒扬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说他们是“少年英雄”,其实一点都未拔高。像忆秦娥一样,他们在最离不开父母时撕裂了父爱、母爱的关怀;在最需父母关心、呵护之时,他们忍受着钻心刺骨的痛疼,每天两点一线的单调、枯燥耗守漫漫长夜的寂寞,无论三九天的寒冷与三伏天的酷暑,多少个冬练与夏练,终于让几近濒临失传的秦腔绝技,点点收集于身,“卧鱼”“吐火”传统绝技走心入脑。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官贪、商奸、民风凋敝等普遍失范时,他们却以瘦弱之躯,坚守本心不言放弃,杜鹃啼血般地演绎着传统的忠孝、诚信、刻苦、自励,公道、正义、仁厚、孝悌等等这些社会通识,“通过修复起《铡美案》《窦娥冤》《清风亭》《周仁回府》这些古老血管,让其汩汩流淌在现实已不大相认的土地上。”,以他们的年岁,或许对这些储满正义与能量的角色与台词懵懵懂懂地机械背诵和表述,他们也本不该牺牲青春,去承担他们不该承担、也承担不起的这份责任。但他们却以单薄的躯体、稚嫩的眼神、并不沧桑的声音,全权担当起呼唤生命伦理、世道人心、惯常价值得传承和普及。成功的演出立马被舆论化作拯救传统的附体,他们成了不是英雄的英雄!
《主角》忆秦娥的命运完全是一个个偶然的因素合成的必然,从羸弱孤单的放羊娃小招娣到在剧团厨房烧火方中成就秦腔花旦必具的基本技艺时,易青娥还没有做主角的自觉、意愿与奢望。她一遇事甚至屡屡准备回去放羊,安心被安置在厨房给剧团做饭、跑龙套。对舞台主角,她是有一种天然怯场与反感的。但时势造英雄,就那样硬是把一个能吃苦的孩子、一步步逼到了主角的宝座上。开始时她时而觉得新鲜刺激,时而懵懂茫然;时而深感受用,时而身心疲惫;时而斗志昂扬、时而深恶痛绝;站在舞台的主角能够呼风唤雨,能够撒豆成兵;杯弓蛇影的惊吓和草木皆兵的余悸,造成忆秦娥自卑、胆怯、忍隐、焦虑的习性,她的生存之道就是忘记眼前的一切,投入到没有目的的训练和排练之中,做一般人难以坚持三两分钟的的“卧鱼”或者翻背,公开场合是尽量躲在角落里不露头脸,与人交流时用手遮住嘴巴嗤嗤微笑,伴随左脚的脚趾頻踢右脚的后跟,这种局促的腼腆让她无意间化解多少的尴尬和仇恨。演出有一定名望时,忆秦娥“时或欧美环球,时或乡野草合;时或扶摇直上,时或风筝坠落、头脸抢地”。其命运与社会相勾连、也与大千世界之人性根底相环扣。意想不到的成功和观众的热烈是忆秦娥不曾奢望的富有,本来不想让生命的风帆张扬快航和猛烈转动,但是时代的狂风会暴催逼着这艘尚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认识的风车加速旋转,忆秦娥不想被社会声名利诱所困扰,但是这些人间的俗物却不请自来,由不得你的意愿和坚持,将你五花大绑、吆五喝六地押解而去。忆秦娥知道是她早几年吃了别人吃不下的苦头,遭了别人承受不住的痛与罪,才有今天她享了别人(如同乡楚嘉禾)享不到的名分;她获得了梨园圈子的顶尖赞誉、也饱受了这个圈子带来的无尽毁谤(也是同乡楚嘉禾恶意而为)。连同死死缠住她的花花公子刘红兵,这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官二代,除了搞女人就是赌牌喝酒,北山地区就没有他搞不定的女人和关系,直到遇见秦腔花旦忆秦娥,天生尤物,色艺俱佳,但生性愚钝,不解风情。引得花花公子欲罢不能,欲得难遂的痴迷不醒。面对现状,忆秦娥进不得,退不能 、守不稳,停不住、罢不成。总之、摊上这个主角,就意味着非常态的人生,无法消停,难以苟活,难得安生。好在她有发泄的舞台,有寄托的精神家园,对封潇潇的爱恋和暗恋,就是两人在县级剧团时排演《白娘子》贴身的拥抱和封潇潇对她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照中迸发朦朦胧胧的爱的火花,每当大幕卸下,忆秦娥才不得不承担起舞台需要的主角压轴,她知道这是骨感的社会,做梦醒了也得有主角来占中、压台、撑场子,再自卑和压抑的灵魂要当王用就须得学会隐忍、受难、牺牲、奉献。《主角》忆秦娘就这样光鲜靓丽、誉满人世谤满坊间,香艳一时代,臭名昭著一大片的颠覆式中过日子,这日子得多大心胸开阔之人才能走下去?起起伏伏的人生本身就是不逊色于剧本的活本子,所谓无巧不成书,忆秦娥苦难辉煌的人生经历对她作为主角演绎舞台的角色自是比同行业者更具深刻的体会和神韵的扮演。无论古今,一个面容娇媚、五艺神通的花旦是最能招蜂引蝶的,她的这面棱镜定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形形色色,人性的扭曲和人性的光辉,传统伦理文化的伟大和力量足以成就一个毫无基础和背景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注定成就越大的主角承受的苦难就越多,人生经历的波澜壮阔涉及社会上上下下的多个方面和百态人生!看看伴随着忆秦娥成长的四位存字辈的秦腔师傅,对忆秦娥的演艺事业的影响是怎样的深刻?假如没有这四位身怀绝技的老师,忆秦娥也就是一个终身围绕灶台打转的烧火妹,顶多也是个县级秦腔剧团的花旦,那会有后来“色艺俱佳”名动三秦的秦腔花旦!?
俄国作家契科夫说过,少了戏剧我们会没法生活。俄罗斯人把戏剧舞台看做人生的天堂,说那里是解决人的信仰、信念,以及有天音心悯、同情、爱心问题的地方。《主角》忆秦娥,在她一生历经大喜大悲后,也曾有过皈依佛门的念头,恰恰是佛门住持告诉她真正的佛门不是个人逃避世道的避风港,而是能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另一个人生舞台。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忆秦娥的悲喜人生最后消融在人类所有艺人的共同结局上:褪去了辉煌的炫目的光华,暗淡了如雷贯耳的盛名,衰败的容颜如紧箍咒一般锁紧了不甘平庸和躁动的心绪,慵懒而蹒跚的步履,迟滞的转身和呆滞欠缺神韵的眼睛,一切都昭示着自然功力的到来谁都无法抗拒,尽管你体验了人间世无如伦比的嘉奖、赞誉、追捧,或遭受过常人没有的苦难、屈辱、打击,你总得承认一个事实: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从忆秦娥对自己养女宋雨的矛盾心态和面对秦腔剧作家秦八娃倾尽心力的绝笔之作,失落、痛惜、嫉妒等等极其复杂的心情没人能够理解,是主角的心魔主宰自己的情绪和举止,回到生养她的故乡九岩勾后猛然发现,唱戏其实也很简单,一鼓,一角,一灯,一拨看戏的老人,在自家的院子里,也是热闹非凡,活色生风,唱出的感觉居然出奇的合拍和特好,老舅的鼓点精准有序,忆秦娥的清唱如出天籁,有舅的老话为证“秦腔唱到这个份上,我的敲鼓与招弟的演唱竟能如此默契,死了也值!” 忆秦娥不再作过多的欲念和妄想,一切随着岁月淡淡而去,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秦腔的人和鬼,是三秦大地人民的戏魂,她的时代使命已经完成,是回归的时候了,小说最后以她自己填写的一首词《忆秦娥.主角》作为小说人生的杀青:易招弟,十一从舅去学戏,去学戏,洞房夜夜,喜剧悲剧。转眼半百主角易,秦娥成忆舞台寂,舞台寂,方寸行止,正大天地。
任何小说文艺的创作其实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描述,手段只是观察社会的角度或路径,本质上都是关注人心、人性,世情、世风,民生、民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是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上的忠实而深刻的观察者。尽管难以做到全方位的立体再现,但所记所想所写终归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敏感的读者定能窥斑见豹,一叶知秋,文艺是记录历史真实最能直通人性的手法,比专业历史工作者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主角》中的主角忆秦娥伴随着演绎事业的高歌猛进,天生丽质的独特魅力自是招蜂引蝶,尽管自身的廉耻意识和正确的三观一直坚守本心直到事业的顶峰和人生的末端,但是社会的大染缸,形形色色,真真假假,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有小人得志的猖狂,有一朝掌权便面目全非的双面人。演艺圈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名利场,对主角的向往和追慕,祈盼和占有,是那么的急切和不择手段,在得不到时的嫉妒、仇恨和诋毁,将要得到时的迫切、担忧和狠毒,一切手段和方式都是那么的极致极端,一切意愿和倾向都是那么的嚣张和跋扈,满脸的横肉满腹的祸心,所有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主角登峰造极后的万道荣光集于一身,享受的千般宠爱的恩泽,骄傲的头颅昂扬在万人中央,芸芸众生的膜拜和盲目的呼喊极致的满足她虚荣、好胜、掌控欲等所有的稀有稀罕的个人独有的情绪。他想象帝国的皇帝那样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一个随意的眼神,一声自然的咳嗽,一惊一乍的瞬间情绪的发泄,一个激动的挥手都让臣服脚下的臣子和亿兆黎民心绪起伏成波澜壮阔的惊悚之状;她想诺大一个后宫万紫千红中就她一人包揽美色,三千佳丽就服侍她一人尽享……欲望横生的主角执念使她多年的固守日月累,是与时俱进的欲念叠加。演艺圈子里的角与角之间就是静水深流下的暗流汹涌,表象的岁月静好包裹着刀光剑影的恶毒攻击,笑恶之间竞然相处得毫无疑窦,矛盾着的对立方显得那样的貌似统一,和皆的表象之外是那样的虚情假意,真真假假让人飘飘乎觉得十分宁静。
小说读懂了读通了,也看出作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或疏忽。如写一个地方剧团,财政问题、内部职工的派系斗争问题、干部提拔问题、演出主题导向问题等等都是绕不过去的面对,宣传、财政 、纪委、文化等部门都会有精彩的描述和记录,都会有各色人五人六的精彩表演和对话,有解决矛盾的心里盘算和斗智斗勇,有坚守正义和讲规矩的悲壮苍凉的牺牲和付出,有机关算尽的勾心斗角和丑陋的阿谀奉承乃至出卖灵魂与肉体……,然而惶惶八十万字居然只有片言只语,有甚者只字不提!以陈彦老师对人世的见识和见解,写作的精密和精细,布局的精明和高明,处事的地道和厚道,头脑的清醒和明白,只能是一种解释,那就是有意识的回避了。他投鼠忌器,不去惹事,不去取辱,不去招非!他知道这样的布局和安排对自己而言是安全了省事了,读者群里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和弯弯曲曲,但是就整部小说而言,整个故事情节骨架不丰满,已有的骨架也缺钙,故事的讲述是匍匐的,最多也是佝偻而行,略显担当和忧患双重缺失意识。尤其是当代的文艺创作,一切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的意识形态的范畴,稍有政治意识和觉悟的读者自然会想到这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成为“剧中人”,让人民成为历史的“剧作者”和审美的“鉴赏家”,努力做好还戏于民的创作导向,朝着以民入戏、为民写戏、为民演戏、演百姓爱看的好戏这一方向走下去,这个也是当下我国戏曲界最重要、最迫切和长期要面对的问题。显然目睹和经历了不少文艺圈子的风雨雷电和酸心刺骨的事情后,作家略显世故,避重就轻的在忆秦娥的人生轨道上画出如孔雀开屏般的效果,正面的孔雀色彩鲜艳,造型绝美,难得的人间奇观让人大饱眼福,而孔雀的背后,恐怕没人想更没人愿过去看看!作家在自己认为需要浓墨重彩的地方毫无保留和顾忌,极尽能事的着笔恣意渲染和铺陈,如对忆秦娥每一次取得空前的成绩时的内心世界的描述非常准确传神精准地体现了忆秦娥当时所处的年龄、环境和身份,她的自卑、任性、顽固是天性如此,没有人能够改变,哪怕是面对事业成败的关口,哪怕是婚姻的转折处,哪怕是生死攸关的大道口!“人来了,唱开了,几多把式唱没了;人去了,唱散了,悲欢离合都齐了;上场了,退场了,大幕开了又关了;”,作家的讲述就是主角的派遣使似的,必须顺着主角的逻辑、话锋、腔调、语气和层次走下去,与其说是作家在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寻觅还不如说是小说主角忆秦娥的个性、演艺水平和思想在精进成长中一步一步逼着作家写向成熟和顶峰!
按理小说完满收官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总以为笔触需要走出剧团与秦腔的象牙塔,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各阶层,是可以充实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可以让读者充分满足社会对丑陋和邪恶有彻底的苔挞和惩处,又比如对楚嘉禾造谣生事恶意借助网络攻击忆秦娥的违法行为有一个有法必依的交待,对省秦腔剧团以宋雨为主角的新一代也有一个预见性的描述,对秦腔这个古老剧种以小说主角忆秦娥半个世纪的舞台经验得失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提升意见和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还可以把小说扩大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的背景之中,多写一些关联着文艺院团命运沉浮就的人物,让个性化的戏院和戏院里大大小小的角色展示出鲜明的多样化的人生作为改革开放中成败得失的缩影,时代风云与大小一干人物命运的的纠葛,传统习俗与多变的现状的斗争,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的交汇碰撞,农业农村与飞跃的城市的反哺变迁,民主与法制的交融演变,领导与民众的焦灼交锋,财富与梦想的执着较量,意气与理性的撕裂坚持,成功与失败的两难面对,古今中外的差异化心理失衡,失落的现实与禅宗的解脱,人生的消极避世与入世的积极向上作为等等都是作家可以深入拓写的选项。站在一个好的选题面前,在己有规模和影响的基础上又向上向前猛烈进一步,天地必然扩展到作家难以估量的巨大。如果作家再发挥自己诗词歌赋的专长,辅以诗意的生活描摹,说不好又是一部当代《红楼梦》,百科全书式的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讲述又该给这个时代写下完好的注脚,给当代文学创作立下又一夺目的丰碑!毕竟这是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舆论引导的责任和匡扶传统与正义的功能,关键是作者在省级的戏曲研究院和领导剧院几十年,有一般研究者没有的经历和感受,是得天独厚的最佳教员!毕竟秦腔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传承和繁荣这门艺术的关键在于活体传承,是用人的身体去传承前人的艺术。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陈彦老师应该有很多贴心的话可说的。
华中名家
做客栏目往期回顾
☆桑恒昌
桑恒昌作品精选
☆梁   平
论梁平“冷幽默”中的自我抑抗
☆李发模
著名诗人李发模作品选
☆华万里
我的爱情像野花一样盛开(组诗)
☆麦   豆
青年诗人麦豆专辑
☆王小妮
王小妮近期诗作精选
☆臧   棣
臧棣《诗歌植物学》诗选
☆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作品选
☆雷平阳
雷平阳作品精选
曹谁
通天塔的诱惑(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