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与填词生涯中

 闲之寻味 2023-02-04 发布于广东

原创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职业生涯与“易安”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清照的词也被后世称为“易安体”。那么问题来了,李清照的词作风格为何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二字与李清照又有何渊源呢?这还得从她与“易安”二字的渊源和她的人生际遇说起。

一、李清照与“易安”二字的不解之缘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早期生活优裕。她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李格非家中藏书甚富,在文学方面更是有很高的造诣。李格非崇尚陶渊明,而且刚直不阿,具有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个性。

李清照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她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好学,并在家庭的文学氛围熏陶下,为她后在诗词文学方面展现出的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饱览历代群书,从书籍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能够吸收文史资料的营养,铸就自己独特个性,可以说家庭的教育造就了李清照的个性和人格。

才貌双全的女子自然会赢得众多男子的追求,李清照的才华赢得了一个人的芳心,那就是学识渊博的太学生赵明诚。两人志同道合,加上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两人走到了一起。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和二十一岁的赵明诚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恩爱有加,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

赵明诚家学渊源,是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位潜心学问的学者,他对金石学很有研究。两人经常缩衣节食,购买金石字画研究,而且经常是和李清照一起研究。这不但增长了李清照金石学方面的知识,也给夫妻二人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去世,受党争的影响,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也受到牵连。经历了仕途的跌宕和家庭的双重打击后,夫妻二人于公元1107年离开北宋都城汴梁,回到家乡,从此屏居青州乡里达十年之久。

在青州故里,夫妻二人迫于生活多方谋求衣食。赵明诚自宋徽宗宣和三年至宋钦宗靖康元年先后知莱州、淄州。

广告95579交易软件下载怎么下载啊
×

闲居青州与出守莱州、淄州时期,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相濡以沫、共同研究金石学的最美满时期,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

在青州期间,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两人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

同时,夫妻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考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这样归于平静的生活反倒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李清照在青州期间更是追慕陶渊明,所以她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中的“易安”二字,所以她将自己的书房取名“归来堂”,将卧室命名为“易安室”,并自号“易安居士”。

该如何理解“易安”二字?从字面来看,“易”有改变的意思,“安”本意指有稳定住处,后来引申义为后院平静,后方稳定,如“安居乐业”一词。李清照自号“易安”,她的想法再简单不过了,她只是向往安逸的生活而已,换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居住而已。

这其实也似乎预示她的未来人生的不平凡,要希望找个安静稳定的地方住下来,告别那种风雨飘摇的日子。而李清照在青州时期虽然谈不上富足,但是“易安”的生活状态竟然成了她后半生魂牵梦萦的追求和思念。

广告古代战场,突然杀出8人现代战队,敌方铁骑全军覆没,全球震撼!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饱经沧桑,在1139年,李清照又遇到了丧夫之痛,丈夫赵明诚在这一年去世,生活的艰难和不堪都接踵而来。“易安居士”李清照由此一直过着寓居漂泊的生活,这之后的生活可以说是凄凉的,她内心渴望的“易安”也一直没有实现。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少女时期,是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两人度过了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即使在青州期间,尽管物质方面一度匮乏,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在共同研究金石学,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就像她的自号一样,是一种“易安”的生活。

如果说南渡前,尤其是在青州期间,李清照对“易安”是一种追求的话,那么南渡之后,流寓吴中的李清照对“易安”就是一种执念了,也成为她魂牵梦萦的渴望。

南渡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丈夫赵明诚去世,李清照一直过着寓居飘零的生活。

李清照毕竟是一位女子,她渴望的是幸福的生活,亦或是安逸的生活,这些对她来说就足够了。可是晚年的李清照流寓吴中,对故乡的思念,对“易安”生活的怀念就愈加浓烈。

提到李清照,亦或说提及李清照的词作,人们更愿意将“一代词宗”“婉约之宗”的标签提在她身上,这熠熠生辉的文化标签和符号,在词史上也是极其难得的。

广告全球更顶尖的几所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李清照天资聪颖,从小深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她勤奋好学,所以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文学修养,后来更是在创作道路上臻善臻美。

这一点,宋代词学评论人士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有中肯而贴切的评价:“(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南宋儒学大师朱熹也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李清照的词为什么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她在词史上为什么有这样高的地位,围绕这个话题,小话诗词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就是李清照有没有相关的词学理论;二就是历代词学家对李清照的评价;三就是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独特的风格。

二、李清照的词学理论

李清照兴趣广泛,她的生活不仅局限于深闺庭院、玉枕纱橱,她能溪亭泛舟、踏雪觅诗、品酒斗茶,她与丈夫赵明诚共同搜集鉴赏金石古物,与文坛名流也有诗书往来,如张耒、晁补之等人。正是因为李清照广泛的兴趣和她的视野,让她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李清照不仅在词的创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她还撰写了一篇《词论》,这是一篇词学理论的著作,她从理论上明确指出:词“别是一家”,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在《词论》中有这样一段话:“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广告如何在网上卖出自己的字画?

李清照明确指出了词的音乐性和词的创作理论。她还委婉地批评了苏轼等人以诗入词,词作不谐音律的缺点。李清照认为词是一种音乐性的文学,是可以用来歌唱的,与诗相比,词不仅讲究平仄之分,还强调音律。

在《词论》中,她强调词的婉约传统和艺术独立性。李清照认为:词须合乐,词应“典重”“故实”“铺叙”和“协律”。李清照还认为:词是音乐文学,一旦离开了歌唱的氛围,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李清照把前代词人分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她又对词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词不仅仅要配乐歌唱,还要唱出雅正的情感来。

李清照这篇短小的《词论》,可以说是她在词学创作方面提出的理论,而李清照在创作词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了《词论》中提出的理论,促进了词规范化的发展。

三、李清照的词学理论的地位

在宋代,李清照以“才女 ”“才妇”称名于世。如前文所述,李清照在青州生活期间曾自号“易安居士”,人们所说的“易安词”,就是指李清照的词。而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人们也将他的词风称为“易安体”

宋代许多词人称赞并效仿了“易安体”。辛弃疾等人还曾在作词的过程中模仿过“易安体”的风格。“易安体”独特的清新婉丽的婉约风格得到了后世词学家的肯定,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史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

广告steam首页欢迎来到steam

如宋末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评价李清照:“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南宋词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对李清照的词作也是赞赏有加:“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王灼对李清照词作中词句的生新、奇俊很是欣赏。

还有如词学评论家胡仔、黄昇、张端义等人,对李清照词作中的“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宠柳娇花”“寻寻觅觅”等句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正是因为李清照无论在创作实践中还是词学观念上,都坚持婉约词的风格,所以秉持传统词学观念的词人,把李清照的婉约词视为正宗。尤其在明代、清初李清照词获得了最高评价

明代词的创作逐渐式微,词学观念也迥异于南宋的崇雅,趋向于浅俗与纤弱,同时严守诗、词之别,提出“诗庄词媚”,崇婉约抑豪放,强调婉约词的“正宗”地位。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李清照,所写皆闺阁情怨,风格清新浅近,因而李清照与她的“易安词”在明代获得了高度赞赏,词史地位再次提高,被称为“自是花中第一流”

广告领导被处分,随行秘书只要一招不慎满盘输,其中凶险令人震惊

如明代文学家杨慎在《词品》中评论李清照的词作:“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杨慎还说道:“《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弇州山人词评》中把李清照的词作视为正宗的婉约词,并把李清照与李煜、晏殊晏几道父子、柳永、张先、周邦彦、秦观等宋代婉约词人放到同等的位置,王世贞认为他们(包括李清照)的词作才是“词之正宗”。

明末清初文学家徐士俊在《古今词统》中进一步提升了李清照“易安体”的词史地位,认为“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二安之外,无首席矣。

明末清初云间派词人陈子龙对南唐、北宋词也评价很高,他把李璟、李煜父子和周邦彦、李清照作为典范。

云间派后期词论家宋征璧列举七位北宋词人为标榜,以“曰易安,其词妍婉”,把李清照与欧阳修、苏轼、秦观、张先、贺铸、晏几道并列为一流之席。

李清照不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还开创了自己的词体风格“易安体”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婉约之宗”。从以上词话和笔记中对李清照的肯定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词学的发展是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的“易安体”在中国词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广告【已售字画】字画出售 字画销售 字画买卖 字画交易

四、“易安体”自成一体

以上叙述了李清照提出的词学理论以及她在词史上的地位,那么我再说一下李清照词作的独特风格。

李清照的词作之所以被称为“易安体”,是因为她的词风自成一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独一无二的语言和视角、人生际遇与词作情感水乳交融、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

首先,来看一下李清照独一无二的语言和视角。李清照是一位造词的大师,她十分擅长将普通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她会在词中运用各种很平常的词语,如方言、口语等,使得词通俗易懂,可读性增强,给人意蕴深厚的独特感受,这一点凸显了李清照高超的用词功力。

在抒发个人情感时,李清照也会采用通俗的词语。但是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常的词语,表情达意上却是细致深入且耐人寻味。

初读李清照的词作,感觉语言极为平常,无新鲜之处,细品之下,却含蕴丰富,这正是李清照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正是李清照词作在语言方面的独创性。如这首《菩萨蛮》,原词如下: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广告c盘清理工具免费版_智能检测_一键扫描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写出了爱美的女子在春天来临,急不可耐地卸去厚重的冬装,换上轻薄的春衫时那种轻松欣喜的心情。然而,女人心如天上云,说变就变,乍着夹衫的好心情瞬息即逝。

早春的微寒,鬓上的残梅,不禁令词人思绪万千,悲从中来。以至于在下阕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跳转到思念故乡的一怀愁绪上来。与其说是词人的笔触曲折跌宕,还不如说是一位敏锐女子心思复杂微妙、情感起伏不定的真实写照。

再如这首《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词中的“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两句,十六字中一气用了三个“旧时”,把强烈的今昔之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这哀婉痛切的感叹就是以一件“旧时罗衣”引发的:“起解罗衣”时,那金翠的莲藕花饰依稀可见,勾起多少前尘往事,可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一切都不可追回不堪回首。服装是女人的深爱,是女人性情、心绪的无言表达,即便一般顶冠束带的男子能够了解也难以感同身受。

李清照“易安词”的女性特质与词人的自我表达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有别于众人,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因于此。她在表现女性情感的真切、细腻、婉曲等方面有着与身俱来的优势。

广告一款比录屏大师好的屏幕录制工具,免费

其次,来看一下李清照是如何将人生际遇与词作情感标志交融的。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过着寓居的生活,但是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性地将词的本质特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

李清照后期词的主题多为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时代变迁和颠沛流离的痛苦。她这一时期的词作,既具有词的艺术特征,又符合时代背景,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如这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跟随其丈夫赵明诚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不幸的是,没过多久 赵明诚身染重病去世,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由于无依无靠,李清照只能投奔亲戚,后半生一直处在飘零的状态。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 (今浙江杭州 )时某一年元宵节所作。上阕写今,写当前的景物和心情;下阕则今昔对比,以过去的繁华反衬今日的孤寂。整首词运用哀乐对比的手法,言浅意显,抒发了自己在时代变迁之下的个人身世之悲。

李清照的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结合时代背景抒发的强烈的个人感情。

广告木瓜mu奇迹火热归来.

最后,来看一下李清照是如何将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应“典重”“故实”“铺叙”和“协律”,所以她在创作词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这样的创作理论,并一以贯之。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就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的写法,并连续七次使用叠词,不但强化了词的韵律感,又更好地、有效地烘托了词人的情感诉求。

李清照在运用历史上的典故时,会对其进行淡化,从而词句在表达时不会那么生硬,避免生搬硬套的感觉

如《多丽·咏白菊》一词,每当读者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即使不熟悉其中的典故,也不会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因为这首词字面意义是连贯的。

如果熟悉词中所运用的典故,就会惊叹于词人在创作时娴熟的技艺了,李清照在词作中善用、巧用典故的艺术风格既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文雅。《多丽·咏白菊》原词如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芳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笔下的白菊是人格化的。上阕连用典故“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是为了突出白菊的娇艳、娇媚与芳香,却又在典故前以“也不似”三字进行了否定。

紧接着则以屈原、陶令两位坚贞高洁的历史人物来肯定白菊的品格风韵。下阕又用“汉皋解佩”“纨扇题诗”“泽畔东篱”等典故,抒发白菊的哀愁和词人一片惜花怜花之苦心。

尽管此词多以典故堆砌而成,但词人对花的赞美与同情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一样,都是一目了然的。这首词音韵谐美,完全符合她在《词论》中提出的“典重”“故实”“铺叙”和“协律”的词学观点,由此也可见李清照在实践创作中词学理论的完美运用。

总结

李清照的词作有着真挚朴素的情感,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意境,她在词作中运用创造性的语言,多样化的写作手法,构词了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词作是对婉约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

李清照的“易安体”,流风余韵,绵延千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词学爱好者,可以说她的词作有着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李清照词中突出的个性和成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完善,尤其是她在《词论》中提出的词作创作理论,让她自成一家的词作得到了“易安体”的评价,奠定了她在词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