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葱、辣椒和蒜——中医的终极奥义

 yzg1977 2023-02-04 发布于河南
个人简介:张郎中,90后中医,中医学硕士,社区医院坐诊,半日临证半读书,崇尚中医经典,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
相信每个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洋葱辣眼睛、辣椒“辣菊花”、大蒜“滋辣心”,都是辛辣的食材,为什么表现却如此迥异?
其实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却藏着中医千百年来的终极奥义——气味理论。
气味理论是中医认知中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气就可以简单理解为可以闻到的,这是属阳的部分;
味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放到嘴里品尝到,这是属阴的部分。
属阳的部分往上走,属阴的部分往下走。
咱们就根据这个简单的理论来分析一下洋葱、辣椒和大蒜。
1.洋葱
洋葱的气很大,辣的眼泪哗哗直流,但是嘴尝其味道却并没有那么辛辣。洋葱发挥作用的是它的气,其气清轻上行,善走孔窍。但是当把洋葱炒熟以后,就不再会有辣眼睛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在炒菜的过程中,气已经消散掉了。
所以解表的中药方剂,我们要求的煎煮时间都很短,就是防止其气散掉从而丢失走表的药效,这跟炒洋葱是一个道理。
2.辣椒
辣椒闻起来气味不大,但是尝起来却辣的让人咋舌,说明辣椒发挥作用的是它的味,味作用的层面就比较深,偏于血分。吃完辣椒同样可以辣的出汗,说明可以从血分鼓动津液外出;吃完辣椒第二天会感觉到“辣菊花”,说明可以入肠道。
从辣椒的味道以及进食以后的反应可以得知辣椒可入血分,过食辣椒可动血伤阴,也可以进入肠道引起胃肠湿热。
3.大蒜
大蒜有点介于洋葱和辣椒之间。大蒜的气不会像洋葱一样上行到催人泪下,大蒜的味也不会像辣椒一样下行到“菊部不适”。食用大蒜后最常见的感觉用土话说“滋辣心”,就是感觉胃部这块辣辣的不舒服。更让人难忘的是大蒜的气味,如果吃了大蒜,一天中都会“回味无穷”。说明大蒜的气和味都比较强。
中药中的薤白用的就是小根蒜,可以散胃部滞气,也可以宣通胸部痰浊,这跟我们口尝之后感受到的停留位置大体是一致的。
这种现象《黄帝内经》中也是讲到过“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却需要不断在生活中参悟才能有所领会。
洋葱、辣椒、大蒜都是最常见的食材,用鼻子闻了是什么感觉,用嘴巴吃了是什么反应,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把眼光放开来看,其实中药也是这个道理,不同的气和味,决定了不同的药物所到达的病位和运行方向。这种极其朴素的认知方式,才是中医能够登堂入室的敲门砖。只不过我们的中医教育已经偏离了太多太多,本应该是生动形象的中药性味,只能枯燥地躺在课本之中,记不住,看不懂,不会用。
当然,这套气味理论虽然朴素,但也绝不简单。
不过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气味理论只在《黄帝内经》中以及张元素的书中有着一些记载,深入探讨下去总有地方感觉难以理解,但是从中仍然有许多收获,接下来的篇幅郎中就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对这个理论的认识。
我们在上面讲了,气为阳,味为阴。在味当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辛甘发散为阳(气),酸苦涌泄为阴(味),淡味渗泻为阳,咸味涌泻为阴。
:辛、甘、淡;
:酸、苦、咸。
那么理论上属阳的辛、甘、淡应该具有阳的向上向外的属性;属阴的酸、苦、咸应该具有阴的向下向内的属性。
到现在还是比较好懂的,但是张元素又补充了这么一点:
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
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
是不是有点绕?意思是这样的,如果辛、甘、淡很明显,属于阳中之阳,是向上向外的,但是如果辛、甘、淡的气不是很明显,就属于阳中之阴,反而具有向下向里的反作用力。
举个例子,茯苓是淡味,应该属阳吧,但是它的味实在太薄弱了以至于几乎品尝不出什么味道来,所以它反而具有了阴的属性,可以利水、利尿。
如果酸、苦、咸很明显,属于阴中之阴,是向上向外的,但是酸、苦、咸的味不是很明显,就属于阴中之阳,反而具有向外向上的反作用力。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麻黄味苦,苦味应该属阴吧,但是苦味太不明显了,所以反而具有了散寒发汗的功效。
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麻黄不是辛味药吗,为何这里是苦味,郎中这里采取的性味依据于《神农本草经》,一切性味都以它为准,后世的性味不做参考。
同样有争议的一味药是柴胡,教科书中认为其性味为辛,本经中的性味为苦平。发挥作用的方式与麻黄类似,都是阴中之阳而具有发散的功效。
那么用这种方式理解中药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理解方式有什么区别吗,麻黄和柴胡最终作用方向不都是向上向外吗?
麻黄和柴胡,属于阴中之阳,他们的作用方向是先里后外,麻黄到达人体肌表,也不是一股脑外出,而是先往皮肤肌表里面钻一钻,然后再外出,从而达到祛邪的作用;同样的柴胡到达心腹以后,也是先往里钻一钻,然后再外出而散,这么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其实就类似于一个震荡的力量,祛邪外出的效果反而更好。所以再回过头来看本经原文,麻黄破癥坚积聚,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这种开破的功效也是拜这种震荡作用所赐。如果只是单纯的辛味,是很难有这种开破之力的。
这套理论同样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思考,辛味药也不总是向上向外的,微辛的药有先升后降的作用。酸味药也不总是向下向内的,微酸的药有先降后升的作用。其他性味以此类推。
总结:气味理论理解起来有些曲折,甚至有些问题郎中自己也还没有疑惑,但是气味理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也是确确实实能够指导临床和用药的。此文只是理论中的冰山一角,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