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句丽争夺辽东有多拼?300年18代王,单与慕容鲜卑,就死磕100年

 茂林之家 2023-02-04 发布于湖南

经过毋丘俭的打击,高句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力对辽东地区进行新的扩张,从高句丽中川王继位(公元248年,高句丽东川王二十年)至西川王末年(公元292年,高句丽西川王二十三年),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高句丽与辽东之间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一次。

1、毋丘俭战后的辽东局面

据文献记载,此战发生于甘露四年(公元259年,高句丽中川王十二年)冬,“魏将尉迟,将兵来伐,王简精骑五千,战于梁貊之谷,败之,斩首八千余级”。此后再无战事。

文章图片1

在此期间,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曹魏政权统一东北部分地区后不久,朝廷大权落在大族司马氏手中。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高句丽中川王十六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攻灭蜀国。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高句丽中川王十八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句丽西川王十一年),晋灭吴国。

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西晋统一了全国。继两汉之后,西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经营,扩大了对东北各族的管辖范围。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高句丽西川王五年),西晋在东北地区设置平州,郡治设于襄平,统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五郡,又在襄平设护东夷校尉,管理东北与朝鲜半岛各族,高句丽隶属于护东夷校尉的管辖之下。

中川王至西川王时期,高句丽与辽东地区基本上没有战事,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高句丽医治毌丘俭征伐留下的战争创伤、恢复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慑于西晋政权的强大,统一全国后的西晋政权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军事强盛,边疆稳定,高句丽没有找到对辽东地区下手的机会。

2、高句丽与慕容鲜卑的崛起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高句丽西川王二十一年),西晋皇帝司马炎死,惠帝司马衷即位,惠帝是个白痴,由外戚杨峻辅政,惠帝皇后贾南凤拉拢大族张华等人,消灭了杨峻及其势力,把持了朝政。

文章图片2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高句丽烽上王九年),贾后毒死太子,住在京城的赵王伦起兵杀掉贾后,不久即帝位,随后,西晋诸王展开争夺权力的混战,即著名的八王之乱,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灾难,西晋的统治也遭到严重削弱,统治者专于内事,无暇外顾,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能力。

在中原地区陷于动乱时,东北地区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慕容部乘势勃兴。

慕容鲜卑是鲜卑的一支,崛起于辽西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高句丽东川王十二年),司马懿率兵讨伐公孙渊时,慕容鲜卑的首领莫护跋曾出兵协同作战,公孙渊政权灭亡后,莫护跋被西晋王朝封为率义王;毋丘俭征高句丽时,莫护跋之子木延领兵从征有功,被曹魏封为大都督左贤王,木延之子因“全柳城之功”,被封为鲜卑单于,率部迁居于辽东北地区,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速度加快。

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高句丽西川王十五年),慕容廆成为鲜卑慕容部首领,嗣立为单于;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率兵大败夫余,掳人万余口;随后向南发展,徙居徒河(今辽宁省锦州市)之青山;到移居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稍西)时,鲜卑慕容部已经占有辽水以西大片土地,此后由辽西向辽水以东发展,招纳流民,发展生产,延揽人才,改革政治,实力大增。

在慕容廆崛起于辽水以西并向东扩张之时,曾遭受曹魏名将毋丘俭沉重打击的高句丽,经过了五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逐步医治了毋丘俭征伐造成的战争创伤,逐渐恢复了元气,东山再起。

3、为何打不过慕容鲜卑?

面对慕容鲜卑咄咄逼人的东进,一向觊觎辽东地区的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在辽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文章图片3

元康二年(公元292年,高句丽西川王二十三年)三月,高句丽烽上王即位,烽上王是高句丽第十三代王西川王的长子,“幼骄逸,多疑忌”,即位之初,残暴地杀戮有功之臣,安国君达贾遇害。

达贾是西川王时期的重臣,曾带兵打败肃慎的进攻,为高句丽建立了重大功业,在国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达贾被杀后,高句丽百姓和大臣非常震惊与不满,国内人心浮动,局势不稳,慕容鲜卑乘机发动进攻,直逼高句丽。

元康三年(公元293年,高句丽烽上王二年)秋八月,慕容廆发兵攻打高句丽,烽上王想去新城以避兵锋,慕容廆率军追赶,烽上王十分恐惧。当走到鹄村时,新城宰北部小兄高奴子率五百骑赶来增援,迎战慕容廆,烽上王获救。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高句丽烽上王五年)秋八月,慕容廆再次率兵攻打高句丽,兵至故国原,见到西川王的陵墓,令人挖掘,挖墓者有人暴死,墓穴内传出音乐之声,慕容廆以为有神相助,引军退走。

慕容廆连续两次对高句丽用兵,使烽上王十分惶恐,在国相仓助利的建议下,高句丽任命高奴子为新城太守,加强防御,安定民心。于是,“慕容廆不复来寇。”

这一时期,高句丽在与慕容鲜卑的军事斗争中,一直处于守势地位,始终未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高句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经过中川王、西川王时期的大力恢复,虽然有所增强,但同慕容鲜卑相比,尚有差距。

而烽上王不顾百姓困苦和大臣们的劝谏,大兴土木,无形中又拉大了这种差距,因而出现了军事上取守势的态势。

4、高句丽与慕容鲜卑的僵持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高句丽烽上王九年),烽上王死,烽上王之弟古邹加咄固的儿子乙弗即位,是为美川王。美川王即位之时,时逢西晋内乱,宫廷与诸王之间无休无止的混战,使西晋王朝无暇北顾,美川王在推行改革,恢复国力的同时,主动向辽东、玄菟发起进攻,与慕容氏进行较量,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进展。

文章图片4

太安元年(公元302年,高句丽美川王三年)秋九月,美川王率高句丽军队三万人攻打玄菟郡,“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高句丽美川王十二年)秋八月,美川王“遣将袭取辽东西安平”。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美川王十四年)冬十月,高句丽军队“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高句丽美川王十五年)秋九月,高句丽“南侵带方郡”。

建兴三年(公元315年,高句丽美川王十六年)春二月,高句丽军队“攻破玄菟城,杀获甚众”。

高句丽对辽东地区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使辽东地区遭受重大损失。美川王在国力日益强盛的情况下,不仅对玄菟、辽东用兵,还出兵侵扰朝鲜半岛地区乐浪、带方诸郡,西晋平州刺史管辖的玄菟、辽东、乐浪、带方等地,都面临着高句丽的武力威胁。

在高句丽对辽东地区的扩张取得进展之时,慕容廆的力量也得到了重大发展,他以智取胜,瓦解了西晋平川刺史崔毖与高句丽、鲜卑段氏、宇文氏三方结成的军事联盟,已完全占有辽东。

5、高句丽臣服慕容鲜卑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年)高句丽美川王为帮助崔毖复仇并夺回辽东,“数遣兵寇辽东”,慕容廆派慕容翰、慕容仁击败高句丽军队。

同时命慕容仁为征虏将军,镇守辽东,与高句丽形成对峙之势。

随后,慕容廆派将军张统率兵攻打高句丽占据的和城,活捉高句丽守将如奴子,“俘其众千余家,归于棘城”。

国在文献对高句丽与慕容鲜卑争夺辽东战争的记载中,慕容鲜卑攻占高句丽占据的和城,是其崛起后与高句丽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实质性的胜利,此后,双方久战,互有胜负,高句丽美川王被迫求盟退军。

文章图片5

东晋成帝咸丰八年(公元333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三年),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继位,兄弟之间为争夺王权发生内讧,其兄慕容翰逃往段氏,其弟慕容仁据辽东反叛。慕容皝为了师出有名,向东晋王朝称臣,东晋册封其为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后再拜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

在平定慕容仁,击败段氏后,慕容皝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七年)称燕王。置官设相,都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东晋成帝拜之为侍中、大将军、封燕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一年),迁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下辖辽东、玄菟、昌黎、乐浪、带方、辽西等郡。

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具有强大的实力,其管辖的地域为辽东、玄菟、昌黎、乐浪、带方、辽西等郡数十县,包括辽东、辽西乃至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这一区域经过数百年的开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东北其它地区。慕容皝即位后,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前燕政权继续对高句丽用兵。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九年),慕容皝“击高句丽兵,攻新城,高句丽王钊乞盟而退”。

咸康六年(公元340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年),高句丽王“遣世子朝于燕王皝”。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慕容皝亲率大军征伐高句丽。

这场战争,发生于高句丽故国原王统治时期。故国原王,也称云国冈上王,名斯由(或云钊),是高句丽第十五代王美川王之子,建兴二年(公元314年,高句丽美川王十五年)立为太子,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高句丽美川王三十二年),故国原王即位。

此后,高句丽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强军事力量,提高整体防御水平,咸和九年(公元335年,高句丽故国原王五年),筑国北新城;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修葺丸都城,又筑国内城,做了许多军事守备方面的基础工作。

6、慕容皝为何主动攻打高句丽?

慕容皝出兵攻打高句丽的主观动机,不外乎两个方面,一则实现称霸东北地区的野心;二则解除向中原地区扩张的后顾之忧。

慕容皝是一位颇具雄心的统治者,称雄辽东地区以后,时刻准备统一东北并问鼎中原。在慕容鲜卑政权周围的地方政权中,高句丽势力最为强大,如果打败高句丽,那么,慕容皝就可以基本上实现称霸东北地区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解除向中原地区进军的后顾之忧。

文章图片6

这次战争使高句丽遭受了重大损失,在前燕军队进军的南道(约在今苏子河上游),故国原王指挥的高句丽军队全军覆没,故国原王只身逃走,丸都城被毁,高句丽被掠走的人口达到五万余人,高句丽王的母亲和妻子也被前燕军队俘获。

在高句丽重点防御的北道(约在辉发河上游),尽管高句丽军队打败了前燕长史王寓率领的军队,使高句丽军队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但冷兵器时代的两军交战,双方近身搏杀,都会付出一定的伤亡,从客观上讲,相对于前燕来说,也许高句丽军队的损失小些罢了。

经过这次军事打击,高句丽一度中衰,被迫屈服于前燕。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三年),高句丽故国原王派其弟入燕国称臣,“贡珍异以千数,燕王以还其父尸,犹留其母为质”,双方确立了臣属关系。

但是,尽管高句丽表示臣服,前燕对高句丽的诚意依然缺乏信任,慕容皝将故国原王的母亲周氏扣为人质,就是很好的明证。

此后,为进一步打压高句丽,永和元年(公元345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五年)冬十月,慕容皝派慕容恪率军攻打高句丽,“拔南苏,置戌而还”,高句丽丧师失地。

至此,慕容鲜卑政权成为北方兵强势大的割据政权,其势力达到鼎盛时期。

故国原王后期,高句丽与辽东地区再无战事,双方维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上,高句丽在经受了前燕政权的军事打击后,军事力量受到削弱,无力侵扰辽东。

文章图片7

在客观上,前燕政权在定都邺以后迅速封建地主化,统治集团日趋腐化,不思进取,军事力量大部被牵制在与东晋的战争之中。同时,前燕政权已认同高句丽为前燕的组成部分,高句丽王是前燕政权的地方官吏,所以没有继续对高句丽用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前燕被前秦灭亡。

7、高句丽与慕容垂的大战

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十四年),慕容鲜卑前燕政权皇帝慕容皝之子慕容垂,乘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之机,摆脱前秦的统治,在荥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年号燕元元年,随后在中山(今河北省定县)称帝,正式建立后燕政权。

慕容垂是前燕政权时期颇有才干的军事将领,曾任前燕平州刺史、东夷校尉,管辖昌黎、玄菟、辽东、乐浪、带方、辽西六郡,在抵御东晋桓温的进攻中立下了卓越战功,后遭猜忌而投降前秦,淝水之战前曾撺掇苻坚攻打东晋。

淝水之战后,被苻坚派往邺城,借镇压丁零族翟斌起义之机,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占据了整个河北,随后,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的统治区域。慕容垂派王佐出镇龙城,经营东北地区。后燕政权对东北地区的经营,同高句丽对东北地区的勃勃野心形同水火,双方为争夺辽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军事较量。

太元十年(385年,高句丽故国壤王二年)六月,高句丽故国壤王派四万大军攻袭辽东,坐镇龙城的王佐急忙派司马郝景率军援救。高句丽军队打败了前来增援的后燕军队,乘胜攻占辽东、玄菟,掳掠一万多人口而还。同年冬十一月,后燕军队将领慕容农率军队收复辽东、玄菟二郡,随即派范阳人庞渊出任辽东太守,招抚流民,充实防务。

此次战争是高句丽主动发起的,也是后燕政权建立以后,高句丽对辽东地区发动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从高句丽使用军队的数量看,这次战争的规模是空前的,它是高句丽政权建立以来,在对外扩张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文章图片8

此前,在文献的记载中,咸康八年(公元342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高句丽曾有过用兵五万人的记录,但当时调动五万军队的目的,是抵御前燕军队的进攻,高句丽军队属于本土作战,而不是对外用兵,其军中甚至可能包括地方守备部队。

此次进攻辽东,一次动用四万军队,与在本土进行战斗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部队应全部为野战部队,其数量应为高句丽全国军队的半数左右。一次投入如此多的兵力进攻辽东,说明高句丽小兽林王以来实行的富国强兵政策,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军队的后勤供应能够得到保障。

文献没有详细记述战争的经过,但高句丽四万大军击溃后燕将领郝景的救兵;攻陷辽东、玄菟并掳掠男女一万余口;慕容农率兵收复辽东、玄菟二郡这些记载,足以说明此次战斗是十分惨烈的,在区区辽东之地,双方数万大军相互厮杀,辽东、玄菟两度易手,对辽东地区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由于后燕军队的坚决抵抗,高句丽对辽东地区的进攻,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辽东、玄菟得而复失,证明高句丽的军事力量虽然有所增强,但还不足以彻底打败后燕军队,双方对辽东地区的争夺进入了相持阶段。

8、高句丽如何占领辽东

此后十数年间,双方没有发生新的战争,高句丽依然以奉表称臣的方式,维持着与后燕政权的关系,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八年),“高句丽王安遣使贡方物”。

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高句丽广开土王九年),高句丽与后燕战事再起,双方短暂的和平局面被彻底打破。

后燕皇帝慕容盛,以高句丽广开土王“礼慢”为借口,任命骠骑大将军慕容熙为前锋,亲自率领三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一举攻占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户而还”,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一年),高句丽出兵攻打燕宿军,后燕平州刺史慕容归不战而逃。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三年),广开土王再次派兵进攻后燕,攻占辽东。至此,高句丽实现了太祖大王时期制定的占据辽东的基本国策。

为重新夺回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权,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四年),燕王慕容熙率军队攻打高句丽,双方在辽东城下交锋,后燕军队作战勇敢,战事十分激烈,辽东城危在旦夕。

文章图片9

但是,在辽东城即将被燕军攻陷的时候,慕容熙却命令将士“毋得先登,铲平其城,朕与阜后乘辇而入。”

后燕军队攻城的战斗被迫停顿下来,高句丽守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由是城中得严备,卒不克而还”。

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慕容熙昏庸无能,指挥失当,导致后燕军队对辽东城的进攻功败垂成。

次年冬十二月,慕容熙率领后燕军队袭击契丹,到达陉北,由于对契丹军队的战斗力心存恐惧,遂自行撤军。在回撤途中,燕军抛弃辎重,轻兵疾进,绕道三千余里,攻击高句丽木底城。

一路上,后燕军队餐风饮露,人困马乏,许多士兵冻死冻伤,军队作战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因此,当后燕军队抵达木底城下时,已经无法组织起一次像样的攻城战斗,其结果可想而知,慕容熙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后燕军队不克而退。

此后,在文献中,我们再也没有见到后燕军队回犯进入辽东的记载,说明辽东城已经处于高句丽的占领之下,后燕政权已经失去了同高句丽争夺辽东地区的实力。

文章图片10

高句丽攻占辽东,实现了高句丽自太祖大王以来十八代王长达三百余年的愿望。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