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2次题词刘胡兰,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主席:不合适

 澳古说历史 2023-02-04 发布于浙江

翻开新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先烈们的英勇让敌人畏惧,先烈们的选择让国人动容,先烈们的大义让今人敬仰,先烈们的热情温暖至今。

他们的存在,是荣耀的,是光辉的,是永恒的,是永远被铭记的。

先烈们的功绩,所有国人都不会忘记,伟大领袖毛主席更不会忘记。

毛主席曾为许多革命先烈挥毫题词:

给牺牲时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给决战前写下“诀别书”,率千余名将士与日寇血战到底,直至壮烈牺牲的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

给本可在欧洲享受高额工资待遇,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援助中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后不幸感染逝世的白求恩题写“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给“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

给“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创作出《记一辆纺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战争年代激励了无数人的吴伯箫题写“努力奋斗”;

给从小参加红军,战场英勇杀敌,后方兢兢业业,后因公牺牲的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

这些革命先烈,有家喻户晓的,也有鲜有人知的,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

毛主席为他们题词,大多数时候都是感慕英雄事迹,褒扬烈士精神,而自愿为他们题写的,有的甚至接连题词两次,比如刘胡兰烈士。

然而,有一个令人敬仰的革命烈士,22万人民群众为他曾共同向毛主席请愿,希望毛主席能为这位革命烈士题词,但一向不会拒绝群众请求的毛主席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

这位革命烈士,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时年仅19岁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同刘胡兰、张自忠、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等革命先烈一样,董存瑞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董存瑞生前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并获得“抗日小英雄”称号。

壮烈牺牲后,董存瑞被追授“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可是,面对这样一位全党、全军、全民都无比敬仰的战斗英雄,且还是22万人民群众的请愿,毛主席为什么会拒绝呢?拒绝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最后又是谁为董存瑞题词呢?

舍身炸碉堡的“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

1929年10月15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在察哈尔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响起,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男婴,男婴的父亲为他取名“董春睿”,后来“董春睿”改名“董存瑞”。

因家境贫寒,董存瑞没上过几天学堂,懂事的他为减轻家中生活的重担,早早便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与父母一起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贫困的生活,早早接触到世间冷暖,切身经历着穷苦人民生活的艰难,并十分渴望能改变自身的命运,使董存瑞比任何人都要更快、更容易接受革命思想。

抗战爆发后,董存瑞的家乡怀来县成了抗日游击区。

眼见日寇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屠杀无辜同胞,董存瑞义愤填膺,发誓一定要让日寇血债血偿,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土地。

没多久,他就把心中的抱负转为现实,13岁时年幼的他不惧危险,不顾自身安危,以远超同龄人的胆识,掩护八路军干部逃脱日寇的围追堵截。

后来,董存瑞又加入了当地儿童团,并以远超同龄人的表现成为儿童团团长,和其他英勇小队员们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竭尽所能为抗战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时,机灵、聪明、有胆识、有骨气的他,被八路军和当地村民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7月,随着年龄的增长,16岁的董存瑞终于得以实现年少时保家卫国的抱负,顺利加入八路军,成为了一名光荣且英勇的八路军战士。

此时,他扛起枪,冲锋在保家卫国最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加入八路军不久,董存瑞就在一次战斗中立下大功。

1946年4月,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董存瑞英勇无畏,机智果敢地夺下了敌人阵地上的一挺机关枪,大大减轻了后面冲上来的战友们的伤亡。

战斗结束后,英勇的董存瑞被记大功一次,同时被上级授予一枚勇敢奖章。

第二年,即1947年初,董存瑞又在长安岭阻击战中立下大功一次。

长安岭阻击战中,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昏迷的情况下,董存瑞挺身而出。

董存瑞带领着班里其他几位还能战斗的战友坚守阵地,顽强抵御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如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阻击任务。

同年,董存瑞以极其优异的表现,十分坚定地革命信念,顺利通过了党组织的严格考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他在入党宣誓仪式上说:“我把这辈子交给党了,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宣誓成为共产党员的那一刻,董存瑞无比激动,也无比振奋,同时心中也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地训练,更加英勇地战斗,如此才能不负党组织的信任,及人民的期许。

当时,我军各战区的部队响应毛主席提出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纷纷开展整训练兵活动,董存瑞所在的部队也不例外,在驻地平北开展了练兵活动。

此时已任班长的董存瑞除了带着全班战士开展严格的训练,对自身的训练更是严格对待。

为了掌握过硬的杀敌本领,董存瑞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会带着全班战士苦练投弹、刺杀、射击技术。训练之余,董存瑞还根据我军所面临的形势,着重练习爆破技术。

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尚处于发展阶段,尤其缺少重武器。

在攻坚战斗过程中,我军主要就是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来完成攻坚任务。

董存瑞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后,就带着全班战士苦练爆破技术。

为了提高自身的投弹的技术,董存瑞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攀连队的简易单杠,举屋前的大石头,用双手给老乡挑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后投弹比赛时,董存瑞名列前茅,并荣获“模范爆破手”称号。

在董存瑞的严格要求下,及全班战士的刻苦训练下,董存瑞和全班战士战术水平大大提高。之后,在练兵比武总评时,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首长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

英雄总是无畏的,总是无私的。

在生死攸关面前,英雄考虑的永远不是自身安危,而是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只要能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他们可以义无反顾,即使是牺牲自己也毫无畏惧。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上级命令董存瑞所在的6连拔掉敌人在隆化县城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隆化中学是敌人防守隆化的咽喉,也是国民党隆化守军司令部所在地。为了守住隆化,敌人花费大力气在这里布置了大量的暗堡和炮楼,妄图把这里打造成铁桶,阻止我军解放隆化。

在敌人的重金打造下,隆化中学四周暗堡遍布,炮楼林立,子母碉堡相连,暗沟暗堡遍及全校,火力可以交叉扫射到校内每个角落。

对我军而言,要想解放隆化,就必须拔掉隆化中学这个钉子。

奔赴战场前,在誓师大会上,当时已是6连爆破组组长、在部队比武大赛中夺得“爆破元帅”称号的董存瑞代表全连战士上台表决心,慷慨激昂道:

“我就是死后化成泥,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这句誓言,董存瑞做到了,但完成的代价却十分悲壮。

战斗打响后,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很好地掩护了战友的冲锋,大大减少了战友的伤亡,出色地完成了前期作战任务。

在董存瑞和爆破组的协助下,6连很快攻破敌人隆化中学东北角外围工事,敌人狼狈逃窜。

然而,正当战士们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隆化中学时,意外发生了。

6连刚准备继续冲锋时,此前未被发现隐藏在围墙外暗堡里的敌人突然开火。

暗堡内喷出六条火舌,朝着冲锋的6连战士猛烈射击。

猝不及防下,6连遭受严重伤亡,无数战士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为了拔掉这个暗堡,二班、四班战士接连两次对暗堡实施爆破,但由于暗堡所处位置四面开阔,暗堡内的火力都能覆盖到四周,所以战士们二次爆破均未成功。

令人更为痛心的是,负责爆破的战士也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

暗堡不拔掉,我军就不能继续前进,如若在此受阻,将极大影响到我军的整体战略安排。

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可能仅仅只是一秒钟的时间,就会发生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变化,故而拔掉这个暗堡势在必行。

在这危急关头,董存瑞再次挺身而出,为扫清部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向连首长请战:

“副连长,让我去干掉它!”

此时,董存瑞已经连续作战数小时,并已经出色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连首长不忍他们还未休整就再次承担如此危险的任务,于是说:

“你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要歇一会儿。”

董存瑞没有犹豫,当即拒绝首长让他休息一会儿的建议,再次请战,慷慨激昂道:

“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是解放全中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又哪里歇得下啊!”

看着董存瑞坚定且无所畏惧的眼神,连首长十分动容,只得同意他的请战。

得到连首长的批准后,董存瑞深知此去九死一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装着奖章和钱的小包,坚定地与连首长说:

“如果我牺牲了,奖章交给党组织;钱,算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

直到这一刻,董存瑞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

在他的心里,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纵使身死亦无悔矣!

交代好一切后,董存瑞眼神坚定无比地看着远处仍然在朝着我方射出无数子弹的暗堡,义无反顾地抱起炸药包,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暗堡。

前进中他的左腿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但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仍坚持冲到桥下。

冲到暗堡所处的桥底后,就在董存瑞准备炸掉暗堡时却发现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由于暗堡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一段距离,距离也超过董存瑞身高,无法直接放置炸药包。

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也无法放置炸药包,董存瑞试过几次,炸药包都因固定不住而滑落。

就在董存瑞环顾四周,查看哪里可以放置炸药包的时候,冲锋号吹响,6连再次发起冲锋。

此时,如果暗堡再不炸毁,冲锋在前的战士们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在这危急关头,董存瑞再也没有任何考虑,他毅然以自己的身体为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

引线点燃的那刻,董存瑞宛如是一尊雕像,笔挺地站在那里,没有流露出一丝恐惧之色。

没有人知道此刻董存瑞内心在想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轰!”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这座挡在6连冲锋路上,并造成6连伤亡惨重的碉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为6连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暗堡被炸毁了,战士们很快消灭了盘踞在隆化中学的敌人。

就这样,鲜艳的红旗在隆化中学升起,隆化解放了。

董存瑞壮烈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牺牲后,中共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毛主席:我写不合适

1954年,河北隆化县人民为永久纪念董存瑞烈士,不让后人忘记这位隆化解放的大功臣,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

2年后,经国家民政部批准,隆化县决定扩建董存瑞烈士陵园,修建董存瑞纪念碑。

依照惯例,烈士纪念碑落成后,会由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如此,隆化县决定修建董存瑞纪念碑后,负责董存瑞烈士陵园筹建工作的,在隆化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工作的冀兴坡,接受了去北京呈请题词的任务。

当时,隆化县政府和全县22万人民群众都希望由敬爱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为董存瑞烈士题词。

于是,冀兴坡带着县政府和全县22万人民群众的期望奔赴北京,同时随身携带着一封信,信中内容大意是:全县22万人民呈请伟大领袖毛主席给董存瑞烈士题词。

来到北京后,冀兴坡首先找到了政务院内务部,将隆化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请求告知了时任内务部部长谢觉哉。谢觉哉得知此事也十分重视,当即让优抚司邹司长具体负责此事。

冀兴坡找到邹司长后,向他详细讲述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和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具体情况。邹司长听后对此事也十分重视,让其等候消息,保证妥善解决此事,一定把此事反映上去。

在等待回复的过程中,冀兴坡也没有闲着。

当时董存瑞纪念碑还没有开始动工,恰巧北京又正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于是他就找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委员会主任李琛,希望他能给予些许帮助。

李琛在听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后,感动之余,当即表示一定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很快,一件“赠送隆化碑料一块”的手续被办好。

一个星期后,归属隆化县的大理石基本落实。后来,这块大理石就被用于董存瑞纪念碑。

1957年6月,邹司长将一张16开大的题词郑重地交到了冀兴坡的手中。

上书“舍身为国,永垂不朽”8个大字,落款为“朱德,1957年5月29日”。

看着朱德总司令亲笔书写的题词,冀兴坡万分激动。

但是,激动之余他也有些疑惑,全县22万人民全县是请毛主席题词的,为什么最后会是朱德总司令题词,毛主席不是给刘胡兰烈士题过词吗,为什么没给董存瑞烈士题词呢?

冀兴坡疑惑之时,邹司长也看出他的疑惑,当即给出了解释。

邹司长解释,毛主席说:

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所以他写不合适,还是请朱德总司令题词最为合适。

经过邹司长的解释,冀兴坡这才明白为什么是朱德总司令题词,正是因为毛主席感慕董存瑞烈士事迹,对董存瑞烈士的重视,才会由朱德总司令题词。

董存瑞是军人,是一位无比英勇的军人,是一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军人,这样一位军人的题词自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负责题写最为合适。

1957年10月18日,朱德总司令为董存瑞烈士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被镶嵌在落成的高14.5米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的正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