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赏联,喜庆吉祥,快来收下!

 昵称WTraySRJ 2023-02-0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元宵赏联
春灯焕彩
联韵沁芳

    刘太品先生在《对联新谭》中说:“除了春联之外,元宵联可以说是节令对联中应用最多、产生最早的品种。”从古至今,元宵节对联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据刘先生记载,最早见诸记载的元宵节对联,是元初刘埙在《隐居通议》中记录的一副用于灯门的偶句:“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明清时,元宵联习俗盛行。皇宫和民间,均有“灯联”。元宵节对联,既可富有浓郁的民俗色彩,又可具有文学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副关于元宵节的对联。

 点击下方,查看书法视频教程  
图片
图片

部分记录之联

明代乔应甲半九亭集杂咏

图片

    明代乔应甲《半九亭集》“杂咏”部分有这样一副联:

佳节上元,笙歌盈耳人争闹;

金吾弛禁,灯火薰天夜不寒。

    此联描写的是元夕景象。上联突出其繁华热闹,扣住“闹”元宵之意。下联则突出灯火之盛。“金吾”即禁卫军。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有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此联如一幅古代元宵风俗画,并无更深的含义。

图片

元宵节

深深

图片
    再请看今人所作的元宵节对联。

元宵节

深深

蟾精流素魄,豹髓透红缯,九衢携手襟期,天意人情一夕合;

灯影乱檐花,酒香传柏叶,三五闻谁夜语,春痕诗屑几重新。

    此联语言华美,不仅描绘了元宵风俗,而且加入了作者的感情。上联先描绘元夕皓月晶莹、人间红烛高照的景象,接着联系人的情感,写此夕为“天意人情”相合之良辰;下联则描写人们庆祝佳节之景,最终落到诗情之上。“蟾精”“豹髓”、“素魄”“红缯”、“灯影”“酒香”、“檐花”“柏叶”之对,工巧可喜。“蟾精”乃月的代称,扣合正月十五夜月圆的特点;“豹髓” 指名贵的蜡烛。《洞冥记》:“帝既耽於灵怪,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湻苏油和之,照於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

图片

庚子元宵感怀

王永江

图片

庚子元宵感怀

王永江

疫情关每寸山河,万物待春风,重转归光阴静好;

明月照大同世界,一方仍苦夜,谁勘破生死团圆。

    此联是在庚子年疫情发生的背景下所作。因此,联语就不仅仅是写元宵节,而是具有了特定背景下的特定意义。上联先写疫情关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寸”何其细致。接着,从元宵节过后春天即将来临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疫情将尽的盼望之情。下联则从元夜月圆的角度出发,以“大同世界”言月光均照下的世界,也暗含希冀;“一方仍苦夜”则深怀悲悯,关注到了每个看似微小的“一方”角落。结句的疑问,或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疑问,或含有无法勘破之憾。是诗人语也,是性情语也。

图片

上元节独游灯市遇故人

轻雪

图片

上元节独游灯市遇故人

轻雪

是何年曾约黄昏,万海千桑,却指烟花说绚烂;

算他日更无青鸟,初心旧梦,回看灯火渐阑珊。

    此联读来如一首抒情诗,语朴情深,韵味无穷。上联回忆往事,“是何年”写记忆之遥,“万海”句写相别之久,“却指”句有“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慨;下联则感慨年华逝去、未来相见之渺茫。其“何年”“他日”、“黄昏”“青鸟”、“却指”“回看”、“烟花”“灯火”、“绚烂”“阑珊”之对工巧自然。“万海千桑”“初心旧梦”自对工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