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游记:芦洋村观烟台黄渤海新区“渔灯节”

 胶东故事会 2023-02-04 发布于山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自古以来,当地民众就多以渔盐舟楫为业,由此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其中,尤以正月“祭海”最为典型。

总体而言,胶东沿海县市区或多或少都能见到祭海活动。就烟台市区周边来说,盛行在芦洋、初旺、八角一带的“渔灯文化”堪称代表。

笔者久闻“渔灯”之名,但此前只是见过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而未曾亲睹其盛况。直到今天(正月十四),方才一偿夙愿。

芦洋、初旺、八角,旧时分属蓬莱、福山两县,现皆归烟台黄渤海新区管辖。今年黄渤海新区的渔灯节,主会场设在芦洋,分会场设在八角,两处皆有相应文化展演,均吸引众多观众,场面热闹非凡。

此次笔者是前往主会场芦洋参观。自烟台市区沿荣乌高速转向西港区疏港高速自芦洋立交驶下,不多时便可抵达该村。

(▲芦洋村附近的山和海)

芦洋村依山傍海,山在北而海在东,山势高而海湾阔,堪称“形胜之地”。这一点,很早就被古人认识到。明嘉靖年间编撰的《筹海图编》就曾提到“(登州)芦洋”之名,当地历史之悠久、区位之紧要,可见一斑。

渔灯节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在芦洋村海边的广场。此广场即以“渔灯”命名,称“渔灯文化广场”,广场旁边还建有一座龙王庙。该庙始建于旧时,后来重新修葺,民间自发之祭海仪式,便在庙前举行。

所谓“渔灯”,可以粗略通俗理解为“渔船上的灯”。它与内陆区域的“送灯”习俗,在本质上有相近之处,皆是表达“崇祀祈福”之意,但在外在形式突出了“渔船”和“大海”这两种特殊背景,视角冲击效果也因此更强。

刚才所说的,只是“渔灯”的原始内涵。而“渔灯节”中的“渔灯”,如今已泛指与沿海渔村有关的民俗文化。此次“渔灯节”活动现场,这些文化就得到很好展现——大秧歌、威风锣鼓、踩高跷、渔家号子等项目的演出,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每到精彩之处,观众们在鼓掌之余,还纷纷高举手机拍照留念。自后方远眺,只见前面人头攒动、屏幕林立,蔚为壮观。

开幕式及文化演出之后,便是祭海仪式。对于这一项目,观众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有人喜欢看锣鼓及大杆号表演,有人愿意研究领祭流程,笔者则对供品种类感兴趣。

按传统民俗,重大祭祀需用“三牲”。帝王诸侯祭祀,常用“大三牲”(牛羊猪);民间祭祀,多用“小三牲”(猪鸡鱼)。而渔民祭海,总体属后一情形。在挑选供品时,他们对“鱼”尤为重视(毕竟本身就打鱼),通常都是挑选个头最大者,以示虔诚。其余供品,则有大饽饽、点心、水果等。

百闻不如一见。整场活动目睹下来,笔者很有感触,简单总结大致有两点。

其一:此次黄渤海新区的渔灯节活动,主分会场涌入大量观众,上至八旬开外的老翁,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赶来参观。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只要用心加以传承、发扬和雕琢,就很有希望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品牌”。

其二: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想要得到较好的传承,不能仅凭情怀,也需有相应的经济基础。黄渤海新区的村庄,大多具有一定的产业支撑。此次主会场所在的芦洋村,在渔业和养殖业方面就较有实力。“渔灯文化”能在当地实现良好延续,与此不无关系。如果概括的话,民俗和经济之间的这种关系,似乎可以概括为“仓廪实而存(知)礼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