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师南侵古鄂州

 取经的兵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商汤在位30年,史料记载其是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且三十年中有前17年都在伐夏,直到公元前1599年左右,才靠着左膀右臂仲虺和伊尹的出谋划策平定了天下。

由于商汤征伐夏桀相当于是臣子打了君主,这在夏商时期是饱受诸侯国诟病的,尤其是商汤建国后还出现了接连7年的干旱,据说当时干旱使得河干井涸,草木枯焦,人民叫苦连天,一代雄主商汤用尽方法,却总是不能得到霖雨。

一时间商汤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的合法性便受到了质疑,虽然靠着武力征服了夏王朝,但毕竟治国理政不能一味蛮横无理的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

好在当时的丞相伊尹是个有基本工作经验的干部,便利用自己以前待在基层的丰富知识,亲自教人民在田头的地方开井,来灌溉农田补救抗旱。可是,中原大地的旱灾年纪太大了,杯水车薪的只能解决局部的旱情,对大面积旱情收效甚微。

就在这个时候,碰巧古鄂州之地的苗蛮部落也参与对夏作战,且随军还有巫师跟同,在历史上最为迷信的朝代,既然各种科学办法都行不通了,那么只有祈求天神了。可是,天神又是不能说话的,他只有请教一种专门会传达鬼神意思的人巫师们了,刚好古鄂州之地苗蛮的巫师就派上了用场。

按照古鄂州之地巫师传达的神明指示,商汤沐浴清洁剪去指甲,还装扮得像“旱魃”一般举行曝巫的仪式,并恭敬祈祷说:“上天降灾,一定是我做得不好的缘故。我愿意自己领罪,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不好,害了百姓的性命?是不是因为我的宫室造得太高太美呢?是不是因为小人谗言盛行呢?”不知是商汤用自己责备自己的方法得到了上苍的同情,果然不久就下了雨。

尽管商汤感动了上天和百姓,但是古鄂州之地苗蛮部落巫师却惹得商汤红了眼,此时作为天下共主的商汤已然膨胀了,他觉得像古鄂州之地这样能呼风唤雨巫师应该属于他商汤所有。

于是,公元1592年左右,全然不顾昔日同一战壕战友情的商汤不要脸的,公然出动六师约两万人左右南下,以当时的荆国为跳板开始了征伐古鄂州之地苗蛮部落。

根据史料《公羊传》记载:“二千五百人称师,天子六师。”《白虎通义·三军篇》说:“虽有万人,犹谦让,自以为不足,故复加二千人。”

也就是说商朝初年常规作战的兵力规模的最高军事单位是以师计算的,通常一师应在三千人左右,天子征伐以六师建制,合六师一万多人的规模。一般的战争便是以此少量的高度武装的精锐部队作战。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则师出无名!”刚得到古鄂州之地苗蛮部落的好处,转头就又翻脸不认人刀兵相见了,商王朝现在毕竟已经是上市的跨国公司了,不再是以前偷鸡摸狗的小团伙了。

思前想后的商汤便故意找茬编了一个借口,是一个什么样的借口呢?他找借口说古鄂州之地的苗蛮窝藏夏朝余孽,以清剿夏王朝叛逆势力为借口大规模陈兵与古鄂州之地对岸江汉平原上的盘龙湖附近。

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城一带,从近些年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物中大量的戈、矛、钺、刀、斧、镞等当时装备中最先进的武器来看,说明盘龙城是商王南侵的一个重要军事城堡,具有镇抚一方的军事与行政指挥功能的城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确实夏朝被灭亡之后,其曾经的功勋贵胄各就向四周迁徙开来,其中一部嫡系部落在鸣条之战后,护佑夏桀逃到了安徽南巢,在商汤南征有巢氏活捉夏桀后,这部分人护佑夏王朝宗室继续南逃,并迁徙到了江汉流域,典型代表就是楚人。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相传当时古鄂州之地的先人们擅长锻炼冶金,与商王朝同样拥有同时代先进的金属武器的生产技术。

对于商汤这么兴师动众大规模率军南侵,古鄂州的先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消息呢?于是,趁着商汤劳师动众立足未稳之际,古鄂州之地的苗蛮先发制人,通过联络当时江汉平原忠于夏朝的黄、养、江、樊等国,对盘踞在盘龙城的商师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打了商汤一个措手不及。

殷师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军队,一次突袭根本触动不了商汤基础,面对古鄂州之地苗蛮这个难缠对手,首战失利的他迅速调整了作战方针,制定一个打长久战的计划,也就是通过在盘龙城建立南侵军事据点——盘龙城,采用逐步蚕食的策略,把古鄂州之地的苗蛮这个大战略分割成众多小战略,先打弱敌,剪除夏的羽翼,一步步把苗蛮的同盟国,也就当时江淮四小龙的黄国、养国、江国、樊国,再继而针对古鄂州的苗蛮这个终极目标,依据不同时期的现有力量制定打击对象,在打击过程中,掠夺土地、财产、人口,不断壮大自己,再扑向下一个目标。

在军事打击古鄂州的苗蛮同时,还在外交上不断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和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打击威胁恐吓鼓动的策略下,江淮一带的四小龙陆续叛鄂而归顺商;另外,成汤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治理好了内部,鼓励统治区的民众安心农耕,饲养牧畜,为战争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及粮草基地。

经过与华夏部落近千年的相爱相杀,古鄂州之地苗蛮部落在兼容并蓄中不断成长进步,生活习惯基本和中原地区已趋于雷同,甚至在武器锻造技术和医术,以及巫术等方面比起华夏部落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别是当时苗蛮部落的首领们已经懂得顺势而为之,当看到古鄂州之地已被成汤布局通过荆国和盘龙城形成合围之势,可以说天下大势中商已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当即便止兵息戈的向商汤俯首称臣,说白就是给天下共主一个体面台阶下了,如果真要硬碰硬的打战三百回合,最后结果无非就是鱼死网破。

成汤也懂得就坡下驴卖了古鄂州南蛮部落们一个顺水人情。不过,前提是古鄂州的巫师们必须替商王朝祈福,这个条件对于古鄂州之地先民们也不算过分,牺牲一两个大巫师换来短暂和平还是值得的。

也正是因为古鄂州巫文化对商王朝早期的输出,使得这样一个尚武的族群竟然成了中国历朝历代中最信封鬼神的一个王朝,最后连国名称呼都改成了“殷商”。

此时,商汤心里也明白新生王朝刚刚建国,以古鄂州苗蛮部落为契机做个样子给天下诸侯看看,他成汤还是很得民心,应天命的。其实,他自己清楚,“墙倒众人推!”目前天下局势瞬息万变,一旦自己与古鄂州的苗蛮斗得个两败俱伤,那些被他灭了国的夏族旧部定然会趁机复仇,到时候商部落一定会死得相当性感!?

尽管,古鄂州的苗蛮与成汤达成了城下之盟的和平协议,但商对于古鄂州人戒心却一点都没有放下,为了监视当时古鄂州之地苗蛮部落的举动,商朝竟然在古鄂州之地对岸的临时据点盘龙湖大兴土木建造起了城郭来。

这个城郭名字应该就是近些年武汉发掘研究的盘龙城,据说盘龙城有内外两道城垣,城外有濠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城南面与东面是辽阔的水面,那些隔水相望的陆地,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屏障;城外还有5处宽约6812.8米、深约2.14.8米不等的城壕,用以防御外来侵袭。

不过,成也盘龙城,败也盘龙城!对于有着深刻忧患意识的古鄂州苗蛮来说,“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这就揭开了殷商四百年的历史中苦战于古鄂州的序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