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旧俗新年(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3-02-05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旧俗新年
 文/慕宗彦(内蒙古)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除夕之夜打破了原有的拜年模式,略显单调。
往年的除夕,年夜饭后,家家户户互相拜访,大人、孩子络绎不绝。当然都是小辈给长辈拜年了。精神旺盛的小伙扑克、麻将会来个通宵。初一,即或也有拜年者,是上了岁数的人,因晚上不便,白天则会走走,去拜问更年高的长者。
除夕拜年,家家必到,必拜长者。倘若有落下的,会让人挑理的。特别是遗漏有名望的长者,会被指责为不敬。心眼小的还会记在心怀呢。
落人不落户。倘若去过未能相见,再遇见问声好就罢了。
这当属为年味了。
然而,一声好真的如此重要吗?
今年由于一入腊月,疫情猖獗,腊月几乎病了,虽然下旬疫情杳无踪迹,但还是有人提出少聚集的呼声。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在提高,生怕因为人流增加而出现新一轮的疫情。所以,观念的进步是值得提倡的。


今年的除夕是肃静的,打破往年的嘈杂。不是我独裁,这可以让自己支配时间,尽情享受家中美食,家人一起唠唠闲嗑蛮有另外一种风景。重要的是,不必仓促地、应景地、按规则地走过程。即或新年的晚会不是那么吸引人,倒理解诸年的里程已全部分解了晚会的色彩,让谁导演,也难免再变出新的花样。毕竟翻新太多了。即使如此,你却可以静静地品味生活中的五味杂陈。不管你眼睛在不在电视节目里,都不会像以往如魔似的再回看因拜年错过的晚会(往年未将晚会看完,便到了拜年时间),再想寻找新的奇特,找不到,惋惜;找到了,怕不足。
独立的生活是没有憾事的。
初一的光景,我还是不能打破约定俗成的惯例,必须去长辈家拜年。
新年的第一天,较往日稍加寒凉。我家在东头,户族在西头。往西迎风的冷冽让我曾有过的心脏病阵阵窒息,还好,每拜过一家,稍稍停留,便可缓解。已经没有以往的激情和热烈了。像已经欣赏过愉悦的新年晚会,再出台没有新意的晚会一样平常和平淡。
这是始料其中的,但规律不能轻易改变。
如果几年前每步入一家,主人会端茶倒水,再往兜里塞糖块,往嘴里送烟卷,莫免就太俗气了,一句客气,一次摆手,就完全理解主客的意思。
不俗不弃也是一种进步。
晚辈或小一点的孩子见到我也会朗声问安。心中温暖倒也不去在意孩子的倾向了,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平素每个人在彼此心中留下的印象。
这样走着想着,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还有最后一户我族辈份最大又最年轻的奶奶家。
说明一下,因户门大,我为长枝后代,末枝爷爷辈的小兄弟与我辈的大哥们岁数相符,于是,我们和这些小爷比较,年岁就相差无几了。而这些爷爷也有的分成大老爷爷和小老爷爷了。爷爷多,排列就有这种现象。
小老爷爷家住在最西头,离我家最远。家中小老奶奶主事,小老爷爷乐在其中。但问好咱不能落下。
小老奶奶家的院落别致,设计井井有条,别出新裁。一条条装饰彩带和彩灯尚在熠熠生辉,只有一副 大门对联黑字红底,更加夺目。题字:开门红财聚宝地,走鸿运富贵平安。横批:新春大吉。院内只有几个大红的福字也是红底黑字。不像以往旮旮旯旯都贴遍对联或福字,虽略感单调,却清淅自然,一展大方。暗暗思量,这会省却诸多繁乱。门神没有,也没见供神。正思之,小奶奶款款而出,拱手笑脸参拜。迎接入室,茶几上摆设多样果品和点心,屋内收拾干净利索。小爷爷年龄大了小奶奶一个年庚,对小奶奶多加训斥,嗔怪小奶招待不周,小奶偏如闻所未见。示意我沙发落座,并爽声扬言:这不知是谁留下的规矩。小爷则感刺耳,客气地赔着不是。我多少有点心凉。临出门时,小奶的一句话解我疑惑,叫着我的小名说:你也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吧!霎时让人心胸开朗。不是嗔怪我的拜访,倒有心疼孙子的意味。打开心扉,我为释疑,爽声问道:奶奶家的对联粘得少些,也没见有门神。
小奶朗声道:各路神灵皆在自己心中,我心有佛,则秋毫无犯。
我不禁佩服奶奶的先进思想了。
我们说,传统的风俗不能丢。但我们应该传承以往的积极思想,不必让那些庸俗的思想禁锢于人。疫情强硬解除了以往有过的惯例,不然,如果不科学地对待事物的发展,假如疫毒尚未消灭,就会无法控制由于这些习俗将疫情漫延。新的时代当有更新的科学、时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走出门外,面对送别的小老奶奶,笑着说:明年过年只等碰面再拜了。
小老奶也笑,说:无所谓,承认你是我孙子就够了。一向不苟言笑的老爷爷也笑出声来,并用眼睛嗔怒,口里慢言:竟说傻话。我却感到心里痛快。
小奶奶的洒脱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们不能否定传统习俗该有的年味,倒可以破除不该有的迷信和不必要的习惯。如果说以前除夕之后拜年涌动的人流可以消化入胃的美味,那是因为早先年代物质匮乏,将一年来好吃的都放在年后了,的确如此。那么现在过年的除夕摆在餐桌上的美味,很多都成样子,大可不必。同时,平素的佳肴已经不再让人大吃大喝了,保养身体才是最高的炫耀。小老奶的想法是明智的。
北方如此,听说南方已经没有在除夕晚上拜年的习惯。大家都在初一、二后走亲访友,这样挺好。
不忘老旧新友,不淡漠人间真情。年味的浓厚上升一个层次是对的。
回到家里,接到诸亲好友微信的问候,我也用微信的形式拜年诸亲好友。
旧俗新年,新年旧俗,就啰嗦于此。


 写于2023.1.29(农历正月初八)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