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脚步丈量美丽北京(五十九)

 新用户8926AVU2 2023-02-05 发布于北京

                  胡同的故事     8

        前永康胡同7号院    将帅故居


  雍和宫大街南段1130米,历时17个月的建筑复古,道路改造,焕发了古城古韵,走在街上有一种时空穿越感,一杆多标识也是改造亮点。

杆上标识四块牌,应该是三个意思:全路不能停车,前方是北新胡同,胡同里有公厕。北京大街上胡同与公厕同时标识一个方向到处可见,原因是胡同内每个大院住多家人,又没卫生间,只能在胡同公共厕所解决方便问题。城中心胡同人家就是这样生活,腾退改造任重而道远。


通过北新胡同去前永康胡同,是一条最近的步行线路。



前永康胡同全长567米,东西走向,西端窄而曲折。

前永康胡同有一处知名的四合院一一前永康胡同7号,相传最早为清末大太监李连英为其妹妹修建的住宅。这座清末的建筑规模宏大,当年除7号院外,还包括5号院和9号院。整个四合院的大门在7号院,大门外有八字影壁。院内游廊中的10幅《红楼梦》壁画在北京四合院中都少見。

这座四合院后来又被另一位太监一一小德张占用,甚至今天此处仍称“小德张故居”。当年小德张进宫时,李连英和崔玉贵分别为大总管和二总管,后来小德张成了崔玉贵的徒弟,跟李连英势不两立。很多电视作品中,慈禧老佛爷呼“小李子”是指李连英,呼“小德子”就是小德张。慈禧去世后,小德张攀上隆裕太后,逼走李连英,一万两银子强买前永康胡同这座院子。

1949年后,徐海东将军和陈毅元帅先后在前永贵胡同7号院居住。



徐海东(1900年~1970年),湖北大悟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徐海东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任红25军军长期间与马鸿逵宁马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作过战。徐海东和25军经过10个多月,艰苦斗争独立走完长征路,到陕北与刘志丹红26军会师时,战斗人员达到3400人,比长征初2900人还增加了500人,是唯一一支兵员未减返增的红军长征队伍。长征途中一二、四方面军第一次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分裂红军,徐海东旗帜鲜明站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一边,维护了红军的团结。1935年冬中央红军到达延安,毛泽东主席向红25军借2500块大洋,以解决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给部队留出1000块,以解急需用钱外,派供应部部长查国祯送去全部5000块大洋,并划出一个骑兵团直接归中央指挥。毛主席说: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是有大功的人。

    抗日时期,共产党领导的18路军三个师的番号115、120、129都是红25军消灭东北军部队得来的。

红军东渡抗日,徐海东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因长年战争摧残了他的身体,身上枪伤17处,其中有8颗子弹贯穿伤,最后病倒在指挥战场上。1940年起,徐海东将军因病缺席了以后的抗日作战、解放战役和社会主义建设。15年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名字仅列粟裕之后,排第二位大将。

1968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主席亲自过问徐海东代表选举,大会期间特邀徐海东上主席台,并提名徐海东同志连任中央委员。(徐海东是挂着氧气袋,坐在轮椅上出席的九大会议)

上世纪五十年代,徐海东全家搬入前永康胡同7号院居住,直至1969年去郑州。


陈毅(1901年~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长期任党、国家和军队主要领导人。

1928年朱毛红军会师井岗山,陈毅相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自觉宣传毛泽东思想,不折不扣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两人是战友,是诗友。

陈毅同志去世后,毛主席托着病体,参加了追悼会,并对陈毅夫人张茜同志说:陈毅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据说建国后,毛泽东主席仅参加过任弼时同志和陈毅同志追悼会。

1971年陈毅因病,请示批准后,从石家庄回北京治病,居住前永康胡同7号院。




门前这两颗古树,见证了一百多年主人的更替,社会的变迁。



前永贵胡同9号院




前永康胡同5号院




移植的刘老师这个视频,全面解读了前永贵胡同7号院的历史。

               摄影与编撰:杜卯世

                      2021.1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