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胡香平:山 菊 花

 中州作家文刊 2023-02-05 发布于河南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022】  

山 菊 花

     胡香平





在豫西伏牛山中,贫瘠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中,每到金秋时节,到处都盛开着一簇簇、一团团金黄色的小花朵,给层林尽染的山林增添了一抹跃动的亮色,这便是山菊花。山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头状花序与菊花相似,故而得名,也叫野菊花。她的花期较长,一般从六月份一直开到十一月份,可以开5个月之久,并且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每到花期,特别是星期天、节假日,便有三三两两的采花人或结伴或独行,拿上袋子,到山中采集山菊花,拿回家放在通风阴凉处,凉干后或泡茶喝,或做药枕,做药枕可以明目醒脑、预防失眠,生在贫瘠之处,却有这么多功效,也算物尽其用了。

今年春天,小妹的朋友拉她参加了县城的骏马健走队,小妹走了几天,听着老队员述说健走如何地好,便过来游说我们姊妹几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便从今年春季开始跟着走了几个月,确实成效非常明显,原来的颈椎病和肩周炎所造成的头晕及右臂疼痛抬不起来,现在缓解了很多,右臂已经伸缩自由。感受到健走带来的好处后,便坚持每天去参加。

进入冬季后,健走时间调整到每天早上的八点以后,地点仍在灌河边的步行道,每天八点左右到了以后,先做一、二十分钟健身操等人,八点半左右开始排队走,然后加动作健走一个小时。几天前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我估摸着第二天是星期一,家长送学生上学,路上比较拥挤,所以定铃提早了半个小时,早上七点半就下楼来到车前,冬至已过,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加之我住的这条街上间种了几株黑籽树,成熟的黑色果实不断“扑扑嗒嗒”地掉落下来,一夜过后,车顶上掉了许多,黑色果肉把车染成一团一团黑印迹。时间尚早,我便拿出毛巾准备擦一下。拿毛巾的时候,看到车门内侧储物盒内有两团废纸,便顺手拿岀来,准备找一个街边垃圾桶扔进去。一抬头,正好看到一环卫工人正在人行道上扫树叶及垃圾,是个年老的女同志,正弯腰扫着地,她用的灰斗是环卫上统一发的,牛津布的袋子,袋口用一圈铁皮封口,既利于灰尘入内,又可以多装垃圾。我走到跟前,弯腰对准垃圾袋口,轻轻把那两团废纸扔进去,然后准备起身离去擦车,没想到正扫地的她竟开口说道:“你怎么这么好哇?”我-愣,不知她是否是在跟我说话,便立下看向她,她抬起头笑着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好哇!有的人扔垃圾,往地上一扔,管它扔在哪儿就走了,你专门扔到灰斗里,并且是轻轻扔的。”我也笑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动作,竟然受到别人的表扬,遂 对她说“你们很辛苦,多不容易,一天到晚在路上扫地,乱扔垃圾,多对不起你们”。


看我热情地接了话头,她笑的更灿烂了,高兴地对我说“不辛苦,不辛苦,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和我在老家比,我算掉福窝了,在老家,我在地里干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干这个工作,一个月不但有工资,还发衣裳”,她边说边抖了抖身上的环卫工作服,满意之情溢于言表,然后又接着说“早上和中午还管两顿饭,我算是享福极了!”听她这么说,又被她乐观的态度感染,便定下来认真地看向她,六十多岁的年纪,个子不高,黑黑瘦瘦地,脸上的笑容已经盛不住要溢下来了。看她这么心满意足,我便好奇地问她“你一个月多少工资呀?”“一千五!我真是感谢管这片儿的带班,我只是说了我也想扫地,问她有没有地方能干这个活,第二天就被领到这儿干活了。”她满足地说。“老家是什么地方的?贵姓啊?”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我老家是田关大岭村的,我姓王,叫王红侠。在老家,看个果园子也能挣钱,托人说了好几回,也没有说成,现在干这,比在老家看果园子挣的多多了。”显然她非常健谈,喜欢聊天,打开话匣子,便收不住了。我又问到“那你现在在这里住在哪呢?”“我住在儿子家,他有三个孩子,大的已经十岁了,小的也两岁多了”,边说边从兜里掏出手机,翻了一会儿,递到我面前“你看,这是我儿媳和三个孙娃儿。”。

照片可能是在公园拍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孩,身边围着三个孩子。“大的是个男孩,老二是女孩,小的又生了个男孩”,她介绍道。我看照片中没有她儿子,便问道“儿子怎么没参加?”她又笑道“儿子在外地打工,没在家,所以我在这儿帮媳妇照看孙子”,我抬头问她“你出来干活,孩子们谁照顾呀?”她笑起来“孩子都大了,我管不住,现在疫情,有时上网课,不正经听,没办法,只好让他妈在家管”。我看向她,在我所接触的人里,我没有见过一个这么满足、这么乐观、这么开朗、这么坚强的人。

我默想了一下自己的工资,退休之后不用劳心劳神地干这干那,每月工资按时到帐,但我何时这么满足幸福过?不知为何,我的心突然隐隐作疼起来:她比我还大,没有养老金,一个月在街上风吹日晒,领1500元工资,还这么满足,有些农民兄弟姐妹可能还不如她,老了以后失去挣钱能力,花一分钱都很艰难,问孩子们要吧,舍不下老脸,况且孩子们也不富裕,也有一家人要养。许多家庭大多数也是仅仅过了温饱线,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返贫。虽然这几年党的扶贫政策好,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不但种粮有补贴,也参加了农村医保,住院能极销,许多贫困线以下的人们应保尽保,享受到了低保;各乡镇都建了养老院,无儿无女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无所依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基本消除了贫困,可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民的生活离真正的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我愣在那儿,她赶紧说“我得去干活了,你也去忙吧”,我点点头,向她报以微笑,然后说“注意安全,街上车多”。


有了这次接触,以后几天下楼办事买东西,我便忍不住四处张望,寻找她的踪影,有时她轮班见不到她,有时她在远处扫地,只要看到那抹金黄色,心里便很安宁。


今天晚上迎黑儿的时候,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正在把街边固定垃圾箱里的垃圾桶拿出来,然后倒到大垃圾桶内,放到街边,准备第二天垃圾转运车来收集。倒完垃圾,她又细心地用抹布把固定垃圾箱的外围擦的锃亮,我笑着说“王大姐,又碰到你了。擦这么干净啊?”听闻,她抬起头,看到是我,脸上笑出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是啊,每天倒完垃圾,我都把它们擦干净,这样好看”,她回答道。我问她“昨天怎么没有看到你?”她笑道:“昨天我轮班”,“轮班可好好歇歇”,她又笑道“歇啥呀,我在家里砸石头呢!”我吃了一惊:“砸啥石头呀?”她又笑道“就是按规格把石头砸成一定大小,专门有人收,也挣钱。我们小区许多人都在干。”然后不等我回话,她又说道“我就是在小区干活的时候,见到这个路段的带班在擦垃圾筒,我上前帮她擦,并且问她,我也想干这种活,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干。她问我是不是真想干,如果真想干,把身份证复印一下,第二天交给她。我是真想干,回去跟媳妇儿一说,媳妇儿也没反对,我把身份证一复印,第二天交给她,当天就给我领到这儿了。这个带班的人真好,开始我不会干,这儿扫扫,那儿扫扫,到午饭时还没扫完,她就教我怎么干活,让我先从一边这头扫到那头,再到对面那头扫到这头。见我没吃饭,又给我买了饭,已经给我买两顿饭了”。她的眼中满是感激,接着说:“你说我多幸运,女儿刚下学那会儿,我问村上在县城干活的一个人,问能不能给女儿介绍个活儿,人家随后就把女儿介绍到新百利超市上班了,在县城上班好哇,别人给介绍个对象就在前面不远石梯刘营组”,她边说边指着东边的方向,我知道很近,向东走一公里多,过去东环路就是她说的刘营组,她接着说:“你看我多有福,我这个活儿也是随便问问,也成了,女儿在这条路的东边住,儿子在这条路的西边住,我在这儿扫地,离他们都近,你说有福没福?”我连忙回答:“有福,有福,真有福。”。

她见我真诚地祝福她,忽然用右手拉住衣服下角,拉直后左手抚摸右乳的地方,问我道:“我这儿动过手术,切了,你没有发现吗?”冬季衣服厚且宽松,我真没有看出来,她说“已经切五年了”,我说“没事儿,我认识一女同志已经切十几年了,现在仍然好好的,关键是心态要好”,她说:“是啊,我这没事,我想的开,往好处想,只当没有发生过。”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难过和悲伤,仍然挂着笑,但我从这笑中却看到了担心和无奈,我安慰她道:“对,什么也别想,只当没发生就好了。”。 
 
天色已经不早了,她推起大垃圾桶,说道:“检查的快来了,我得赶紧干活去了”。说完推起垃圾桶往街对面走去。


苍茫夜色中,望着她用力推垃圾筒的样子,我的心中既沉甸又无可奈何,在我国广大基层,象她这种忍辱负重、顽强生活的人又何止一个两个!看着那抹菊黄色,我忽然想到山野中那朴素无华却又坚强盛开的野菊花:在贫瘠的山野,只要有一席之地,便扎扎实实地生长,繁衍生息,从不言贫瘠缺乏营养、土地坚硬缺乏水分、深陷沟滁缺乏阳光,它们默默地站稳脚下的根,花挨着花,叶扶着叶,攒动着簇拥着快乐地成长着,开放着,芬芳着,开的那么烂漫,那么欢快,不惧偏僻,不惧孤独。当人们需要它时,又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愿它开的更加肆意,更加灿烂芬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