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LSE/KCL,我选择去香港大学读数据科学

 shenhaoyun 2023-02-05 发布于上海

大家好,我是Ivy学姐,本科是华东师大的统计学专业,GPA3.6/4,排名12/70,托福101,雅思7.5,GRE318。背景的话有一段海外交流的经历,一段算法实习和一段券商的实习,也有一段科研经历。

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的数据科学专业,当时申请了香港和英国的学校,主要方向是数据科学,当时还有香港科技大学的offer、英国的KCL和LSE。最后考虑到回国就业就选择了香港的学校,然后考虑到学校地点,港大离市中心更近,方便实习,而且港大是1.5年制的,能参加大陆的两年秋招,港科大是一年制的,要参加入学当年的秋招有点赶时间,遂放弃了。

图片

01

港大数据科学的就读体验

港大的数据科学是Statistics and Actuarial Science 和 cs系一起培养的,硕士一共三个学期。一学期5门课负荷刚好拉满,一学期6门课统计+计算机真的超负荷(我第一学期选了6门,后来还选了PF)难度不可怕,但任务量大、小组合作多,时间确实不太够。

三学期制的上课时间:每学期3个月,9月-11月和2月-5月,暑假学期从6月初到7月中,6-8月可以全职实习。考虑到part-time学生,上课时段多在工作日晚上周五下午,及周末。

上课本地老师都有一些港式音调,非常像东南亚的英语口音哈哈可爱;课间老师答疑也用提问学生的语言,普通话问就普通话答(前提是老师会说)。CS系的老师有些英音和欧洲口音。因为我本科有交换经历,听3小时的全英文课也会听不懂或走神,但是港大都有录播放在Moodle上,非常友好。

图片

港大师资非常强,统计系和计算机系的老师都有。每每一查名字都感叹啊“原来大神本科是XX的,博士在XX读的!“老师大多数都很友好,RA能力强也有机会做的,得主动一些机会还是很多的。对以后要申请博士的同学还是很有帮助的。

同学背景的话,整个专业一共45个同学,一般大陆学生一半香港local,其中一部分是part-time。大陆学生大多数是985院校的本科生,专业都是相关的理工科,比如计算机、数学、统计专业的。GRE不是必须的,所以1/4的同学都没有GRE成绩。同学之间都很友好,开课前就有各种组队,一起完成小组作业。

职业发展的话,如果是留在香港的话:港大离中环很近,才三站地铁,去中环实习上班超近啊,之前我睡到8点半也不会迟到。而且香港的工资普遍很高,我第二学期末拿着一万三的实习工资上课,真的太舒服了。(毕竟在香港的售货员都有1w5的工资)金融行业的毕业生都是3w起的正式工资。

留在香港的数据科学专业的同学,大多数是从事金融行业的,还有好几位留在学校继续读博士的同学。70%的大陆学生会回国,大多从事互联网行业,有从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也有在金融公司做分析师和IT的。

图片

02

给学弟学妹的申请建议

给读数据科学或者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的建议,不论是否留在香港,一定要多多实习,可以的话在大四申请结束后再参加一段实习,优先选择公司title大的。争取在香港实习,大胆试一试。不仅能积累工作经验、体验多元的工作环境,并且也是留学过程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未来也能够在考虑是否留香港的时候给自己一个选择权。而且刷Leetcode也很重要,除了内陆面试会碰到,香港的金融公司量化岗位同样也会遇到。对于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同学来说,Leetcode是非常好的提升编程能力的工具。

关于选校的话,首先是知道自己更看重什么,比如未来打算就业,更看重实习,那可以优先考虑交通方便的学校,方便实习。如果考虑未来读博,可以优先考虑导师再考虑学校,地理位置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总之,一定要先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