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瑾:诗歌中的立春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杏坛归客 2023-02-05 发布于山东

诗歌中的立春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王 瑾[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立春位于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迎春,迎接万物复苏,迎接新的希望;人们鞭春,激励自己在这个新的开始里,辛勤劳动,有所作为;人们戴春,将春天提前戴在头上,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努力的心情;人们咬春,将春天死死地咬住,在大好的春光里珍惜当下,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古典诗歌记录了这些生动的民俗,再现了中国人的生命精神,礼赞春天,礼赞国人的坚忍不屈。

关键词:立春 迎春 鞭春 戴春 咬春

立春位于二十四节气之首,时间是大寒节气之后十五天,约在公历2月4日,此时日行黄经315°,斗指东北维。所谓立,是开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2]往者过,来者续,立春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开始,草木萌生,朝气勃发,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故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朝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农人盼望春天,诗人歌咏春天。每年的立春日,君主和百姓都将其看作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立春日积累和传承着许多的民俗活动和庆祝仪式。文学作为现实图景的生动再现,书写、记录了许多立春的场景和习俗,记载了人们在节令日这个特殊时间的特殊心理,是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在此,我们跟随诗人的文字,去了解立春的习俗,以及习俗背后所反映的生活态度、生命观念,即其象征意义。

一、迎春——“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立春是一年之始,在周代就已经形成隆重的迎春礼,《礼记·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3]古人认为,春属木,主东方,《礼记·乡饮酒义》曰:“东方者春。”[4]所以在立春之日,天子率领群臣,在东方迎接春神。《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5]《祭祀志》云:“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6]“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7]春天是草木萌生的季节,故春主青色,所以古人不仅设置专门的迎春活动,还要在迎春时身穿青衣、头戴青巾帻,以表达对天时的尊重和遵从。此后的魏晋、唐、宋时期,立春的习俗逐渐增多,节日氛围愈加明显。一直到明清时期,从官方到民间的迎春活动都非常频繁,节俗丰富多样。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在这一天迎春,是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是充满阳气的季节,是光明、温暖和希望的象征。立春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意味着新的一年的降临,意味着新生。一到立春,春天就来了。在泥土里蛰伏了一冬的绿色将冲开一切阻力,破土而出,唤醒内在的生命力,将满目枯黄演绎成生机盎然;藏匿了一冬的生命也将从冬眠的巢穴中走出,将万物肃杀的大地点缀得活泼可爱。诗歌中的迎春充满了春天到来的明媚和喜悦之情。如唐中宗李显在立春之日以游园的方式迎春,写有《立春日游苑迎春》: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立春之日,虽时气仍寒,彩蝶、黄莺尚且未见,但已是春回大地之象,宋代吴琚《柳梢青·元月立春》有“拂面东风,虽然料峭,毕竟寒轻”的句子,春天虽还未真正到来,但梅花以香报春,向冬日冰封的大地传达春的气息;柳树抽出嫩芽,远远望去似烟波缕缕,这就是春日刚刚来临时万物复苏的生机。诗歌尾联用了一个“启”字,正是在说属于春天的希望正在慢慢开启。宋代张栻《立春偶成》一诗,虽未写迎春之俗,但同样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岁月轮回,秋去春来,天气有渐渐转暖的意思,冰霜逐渐消融。草木这些在萧条与复苏、严寒和酷暑之间历练过的生命,已比我们人类更早感知到了春天的消息。柳枝抽芽,小草绽绿,抬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到处都是春风萌动里万物复苏的消息。自然界的春天来了,人不仅要迎春,更应该做好春天的准备。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人日立春》,就写得昂扬积极: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朱自清先生《春》一文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每一年的光阴都是一个轮回,冬天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来年春天又是新的开始。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没有被寒冬打垮,我们没有退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足以让人欢欣鼓舞,在新年的开始,什么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着希望,人、事都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所以,我们才在经历了严酷寒冬的考验之后,站在春天的门槛,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梅花是新的,“我”也是新的。

二、鞭春——“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

在从朝廷到民间的诸多迎春庆祝活动中,鞭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宋代《东京梦华录·立春》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8]所谓“鞭春”,是指鞭打土制的春牛,故直到今日,民间仍称立春为“打春”。清代的《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9]在立春日鞭春的习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中就有“出土牛,以送寒气”[10]之说,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鞭春习俗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得更广,这一习俗也在诗歌中多次出现。如宋代文学家范端臣的代表作品《岭南鞭春》: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在岭南的春日里,鞭打春牛的场景热闹非凡,百姓争抢着鞭打春牛,抢夺春牛被鞭打之后身上掉落的土块,尘土飞扬,喜庆欢乐的气氛下充满着世俗的烟火气。元代诗人贯云石的作品《清江引·立春》也写到鞭打春牛的习俗: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贯云石的这首小令,以五行水、火、木、金、土写尽春日美景,树梢生出嫩叶,水塘泛起清波,气温开始回升,女子的装扮也改掉了冬日的厚重灰暗之调变得娇俏动人,金钗摇动,春燕斜簪,像春天本身一样活泼灵动。但作者在最后说:这春天,这样美好的春色,仿佛是土牛所带来的。春天的明媚、美好和希望,居然是土牛所唤醒的,可见这一习俗的确非常重要。而之所以要在立春这一天“打春”,也意在唤醒,有劝农之意。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起,东风解冻,万物复苏,大自然从冬日的严寒中苏醒过来,这个时候,牛需要苏醒,人也需要苏醒,击打春牛是为了打醒牛,让其以最佳的姿态进入春耕活动当中;击打春牛更是为了打醒人,从冬日的闭藏和休息中回神,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故《帝京景物略》这样记载鞭打春牛之俗:“立春候,府县官吏具公服,礼勾芒,各以彩仗鞭牛者三,劝耕也。”[11]在古代,诸事以农为本,鞭打春牛的劝农之意在诗歌中同样有所反映。生于北宋内忧外患、国破山河之际的诗人洪皓在《立春有感》写道:

强拟登台豁旅愁,五行今日到金囚。
土牛始正农祥候,彩胜初衔鬼隐谋。
司启空传青鸟氏,迎春不见翠云裘。
一卮寿酒何缘受,觅纸题诗死不休。

国家危亡、风雨飘摇之际,诗人的生活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这首诗应是写于诗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之际,当时诗人正处于困顿到极点的一种状态;但即便如此,春天总是会来的,希望和努力都不应该被放弃。诗歌的颔联“土牛始正农祥候”点出了鞭春与农事之间的联系。南宋留金诗人朱弁《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则明确将鞭打春牛之鞭称作“劝农鞭”:

土牛已着劝农鞭,苇索仍专捕鬼权。
且喜春盘兼守岁,莫嗟腊酒易经年。
东风渐入江梅梦,朔雪犹迷塞柳天。
      元会明朝定何处,羁臣挥泪节旄前。

几乎同时期的诗人赵公豫有一首《立春日作》:

春风有脚到柴门,最爱朝曦气自温。
养性颇知学是贵,涵情尤识道称尊。
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
惟愿四方成乐岁,投戈解甲牧鸡豚。

“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通过鞭打春牛的活动,农人应农时而投入农事劳动,从此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小小的一个习俗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勤劳与坚强。通过诚实、辛勤的劳动,一代代的中国人盼望着丰收、平安。于是,与鞭春习俗连缀在一起的,还有争分土牛肉。苏轼有“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的句子,这被称作“抢春”。之所以在鞭春之后还要抢春,是因为人们相信抢春可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年的吉祥好运,抢回春牛肚子里事先填满的谷粒,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用春牛的土块和水涂牛棚,可使六畜兴旺。其实不仅是抢春之俗,整个鞭春活动都有对美好、吉祥的企盼。民国铅印本吉林《海龙县志》记载了打春颂词,曰:“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收,六打合属官民人等一体鞭春。”[12]这些吉祥话反映了自古以来勤劳的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凭借的正是勤恳的、日复一日的,甚至是从春天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未懈怠过的辛勤劳动。

三、戴春——“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在前文谈及迎春之俗时,曾写到汉朝立春之时穿青衣、服青帻、立青幡这些特殊的节日衣饰风俗,经魏晋的发展丰富,至唐宋达到极盛。春幡、春胜、春帖都是唐宋时期的主要饰品。春幡是一种旗子,唐代出现了簪戴和悬挂用的小春幡;胜是古代妇女的首饰,春胜是胜的一种,唐宋时的春胜有许多种,如春燕、春鸡等,均与春天的节令相符;春帖是用于张贴的一种节日装饰,从晋“贴宜春字”发展而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13]后或用金丝彩线刺绣,或用金箔剪贴,形式和书写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周密《武林旧事》载其“绛罗金缕,华粲可观”[14],在寒意尚未退尽的立春之日,春幡、春胜、春帖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装饰,在草木尚未葱茏、百花尚未绽放之时,提前将春天的鲜妍明媚装点起来。宋时的一首词,作者已不可考,但写出了春日、春情及戴春之俗:

晓日楼头残雪尽。
乍破腊、风传春信。
彩燕丝鸡,珠幡玉胜,并归钗鬓。

残雪将近,春风带来春的讯息,所以妇女们才丝毫不嫌麻烦地将那彩燕、丝鸡、珠幡、玉胜一并戴在头上,是装点自己,也是装点春天。苏轼有一首《减字木兰花·立春》,同时书写了鞭春和戴春之俗: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系诗人在62岁时被贬海南儋州时所作,在如此高龄被贬至蛮荒之地,诗人的心境本应失落、无助、悲凉,但这首词却写得极为清新活泼,美丽的春幡、春胜,如同春酒一般醉人。辛弃疾的《好事近·元夕立春》还有“彩胜斗华灯”之句,春胜与花灯争奇斗艳,更添繁华热闹的节日味道。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对服饰是分外关注的,大多都集中在冬日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之时,最典型的就是春节,立春的戴春之俗本也在正月,后来逐渐与立春风俗合一。在这个时候戴春,一在于“新”,万象更新,除旧布新,用新的服饰迎接新的开始,彻底与过去的不安、不顺告别,未来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在于“彩”,在大自然尚未完全生机勃勃之前,提前装点起来,是为了迎接大自然的万紫千红,更是为了将自己装扮得更加美丽,将自己的生活装点得五彩缤纷。自然界的春天虽未全部铺开,人心的春天却已然到来。

节日与平时的日子相比,是相对特殊的,节日里的特殊装饰将原本枯燥平淡的劳动生活点缀得生机盎然,充满着浪漫气息,也表达着人们对充满色彩的美好幸福生活的企盼。今天的我们读着这些诗歌,想象着年轻美丽的姑娘们那么用心地用美丽的春幡、春胜装饰之后的样子,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美不胜收、摇曳生姿之态。然而,诗歌中除了描绘立春之日以戴春习俗装点春天外,也同样描绘了这些色彩缤纷的装饰的制作场景。大和进士李远有两首诗都写到了剪彩纸制作春胜的场景,一首为《立春日》: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
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
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另一首为《彩胜》: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岁岁逢春,每年的春天都要靠这些美丽的事物来装点,玉指翻飞,剪刀轻动,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对自己的祝福,对色彩缤纷的憧憬,全诉诸自己手中的剪子。唐朝宰相崔日用有一首《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虽是应制之作,但仅用了一个“妙”字就写尽了这种情感:

乘时迎气正璿衡,灞浐烟氛向晚清。
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
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

“剪绮裁红妙春色”,美丽的春天要靠一把剪刀来装点,春天也因为这把剪刀而妙不可言。从古到今,人们从未放弃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无论劳作如何辛苦,无论日子如何艰难,勤劳隐忍的中国人总会想着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给家人做一顿美味佳肴,让那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上一回餐桌;将自己装扮起来,让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息更浓重一些。而这些都离不了一双巧手——美好是靠着一双巧手装点起来的,色彩是由一双巧手所赋予的。

四、咬春——“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民以食为天,似乎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一个或几个与饮食有关的风俗,立春之日,人们要装春盘、吃春饼、卷春卷,还要嚼萝卜,这些被称作“咬春”。《燕京岁时记》中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15]立春之日的饮食风俗同样由来已久,唐代的《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16]《武林旧事》说宫里的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17]。在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吃刚刚长出嫩芽的新生菜蔬,有尝新之意,好像要把整个春天都吃下去,把整个春日的满眼新绿都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立春日》就写到了春饼: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馀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酒香浮蚁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新岁刚过,到立春之日,地气已暖,郊外的草木已遍青,挑当令的菜蔬做一道佳肴,卷一张薄饼,吃一次春天,就是难以写尽的春光,酒不醉人人自醉,这一个春天显得格外明媚。南宋女诗人朱淑贞也有一首《立春》,写得分外欢快: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诗人在立春之日挑生菜、卷春饼、剪春幡、戴春胜,挑的是春意,吃的是春味,剪的是春景,戴的是春情,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纵然过去有千般万般苦,也无须再去计较了,进入新年之后,定会诸事顺遂,百事和谐。元初耶律楚材的《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一诗更像是一份食单,让人读过之后食指大动:

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
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
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

粉丝、藉丝、葱白、萎蒿、韭黄、豌豆一应俱全,甚至还写了准备、烹饪的过程以及方法,仿若是在春天里吃得意犹未尽,这首诗也体现出了超出美食本身的意味。诗圣杜甫同样也写过一首《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食物最容易引起人的回忆,有时候是一样的味道,有时候是一样的形貌。在这一年的立春日,同样的春盘和初生嫩绿的生菜唤醒了杜甫的味觉,他不由想起了在长安和洛阳过立春日的情景:盘出高门,菜经纤手。可是如今,一切都成了过往的云烟,困居的自己眼前只有寒冷的江水高峡,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过一次那样的立春。抚今思昔,悲愁渐起,于是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如同杜甫这首诗所表达的今非昔比之情,年年春来,是迎接一次次的希望,也是一年年岁月的流转,是斗转星回,也是青春和岁月的无情流逝。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便写出了这样的无奈和叹息:

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
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
卧沙压玉割红香,部署五珍访诗肠。
野人未见新历日,忽得春盘还太息。
新年五十柰老何?霜须看镜几许多。
麴生嗔人不解事,且为春盘作春醉。

春饼做得薄如茧纸,菜切得极细,黄色的,紫色的,彰显着春的勃勃生机。可是,诗人却在岁岁新春里日渐老去,白发逐渐爬上了鬓角,连白色的胡须也日渐增多。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表达了几乎相同的意蕴: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春已归来,美人鬓发上有袅袅春幡,节日的餐桌上青韭堆盘,从此西风换了东风,已是温暖的春天。但是这春风从来不得闲,它不仅染红了梅花、染绿了柳条,还要将朱颜转变,将年轻的人儿带走,换成年老的。只是这年华老去的悲愁里,不只有岁月流逝的悲凉,还寄托着诗人收复中原的伟大理想,两种感情矛盾地交织着,带着一种生命的倔强。这倔强属于“抱英雄之志”的辛弃疾,也属于勤劳坚忍的中华儿女,他们在立春这一天咬春,将春天死死地咬住,充满着珍惜时光的一股韧劲儿。

因为有这样一股韧劲儿,所以中国人才从来没有害怕过,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们要把春天咬住,青丝如何,白发又如何,都在这个春天里共同拥有新生的希望。明代名臣于谦的《立春日感怀》写道: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这首诗歌里的感情是有一些矛盾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渐老去的自己更是渴望着阖家团圆;可是,外敌的威胁仍在,哪敢掉以轻心,一片丹心舍小家为国家,建立一番功业以对抗无情的岁月。时间之于人是最公平也是最无情的,生命的有限和死亡的必然来临是无可抗争的自然规律,以此为前提,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无数有见地的中国人选择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功业当中,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语

立春作为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已然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这个节气里的风俗虽然多种多样,但都表现出中国人对春的礼赞,对新的礼赞,对生命的礼赞。在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时,人们向往、追求充满明媚色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于是一边迎春一边以打春的方式激励和警醒自己;再以一双巧手制作出最美丽的装饰,以戴春装点生活、装点春色;最后,面对时光的无情流逝,又以独特的韧劲儿将春天紧紧咬住,珍惜时光,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今天,虽然很多节气和节日的习俗甚至节气本身都与我们产生了距离,但追求美好幸福的这股韧劲儿将一直陪伴我们,支撑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即将到来之时,我们满怀憧憬,拥抱生命,追求美好幸福的未来人生。

【注释】

[1]作者简介:王瑾,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博士生,文艺学专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