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彭德怀)杜鹏程《保卫延安(节选)》、丁玲《彭德怀速写》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2-05 发表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报告!”陈兴允轻轻地走进窑洞,低声喊。

“哦,你来咯!把湿衣服脱掉。”彭总走到床边,提起一件自己常穿的破旧棉 衣,说:“披上。”

彭总,中等以上的身材,普通工人的脸相,两道又粗又黑的浓眉下一对不大的眼睛闪着严肃刚毅的光芒。这位天才的军事家像普通劳动人民一样质朴、淳厚。他和陈兴允谈了几句话以后,又注视作战地图,扳住指头在计算什么。有时,他来回轻轻地踱着步子。看来,他总是全副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冷静地深思着。彭总让陈旅长走到地图边,要他看其他战场敌我态势以及敌人在陕北的分布情况和动向。有时候,他回头看陈兴允的眼睛,仿佛在观察:“他是否懂了这一切呢?”陈兴允觉得彭总那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在这样眼光下,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正像眼睛里不能有针尖大的灰尘一样。

彭总沉静地站在地图面前,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使你感到冷淡,相反的,这是耐心的启发、等待和父兄般的关怀。

虽然将要进行的战斗,是部队在陕甘宁边区作战的第一次攻坚战,虽然部队攻坚经验很少,可是陈兴允一站到彭总面前,他就觉得蟠龙镇一定会拿下。

彭总深思着,偶尔和陈兴允说一两句话。

陈兴允,在这第一次和彭总接近的时刻,彭总的举止言谈使他微微感到奇异。他回忆起自己每一次对干部交代任务的时候,害怕他们了解不清,总是反复地给他们讲,要他们中间某些人复诵。可是彭总老是冷静地、精神非常集中地谋虑着,而很少说话。彭总不长篇大论地讲话,可是他的话里,压缩着宝贵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他的话,会让你联想起很多的事情。他的话,一投入你的脑子中,你那很多模糊感觉到而说不出的凌乱、片断的经验,便联贯起来了,系统了,明确了,提高了。这时,你会惊奇地对自己说:

“啊!事情原来这样简单、明确!可是以前我怎么觉得它是那样复杂和没有头绪呢?”

陈兴允正寻思,三个小娃娃,跑到彭总住的窑洞门口。这些个娃娃最大的有六七岁,最小的只有四五岁。警卫员一边瞪眼吓唬,一边低声喊:“小鬼,别乱跑,回来!”娃娃们根本不理睬,连跳带蹦地闯到彭总住的窑洞中去了。

彭总弯下腰,轻轻摩着娃娃们的头,问:“噢,你们有什么军国大事要来讨论?”娃娃们傻呵呵地互相瞧瞧,一对对的黑眼珠,像那荷花叶上的水珠一样滚转。他们憨溜溜地笑了。接着,他们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一拥上去抱住彭总的腿,有的向彭总要子弹壳,有的向彭总要一支很小很小的手枪。

彭总给一个小娃绑好鞋带,给另外一个小娃擦了擦鼻涕,然后又跟他们有趣地谈了一阵,最后说:“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娃娃们跳着往出走,彭总用手照护着他们,一面走,一面说:“好,到外面去玩。对你们是不能讲原则的。小心。不要跌跤!”

彭总望着走远了的姓娃们,故意踏着泥水,倒退着、跳着向他招小手,他坦然地笑了。

(选自《保卫延安》,有删改)

文本二:

彭德怀速写

丁玲

“一到战场上我们便有一个信心,几十个人的精神注在他一个人身上,谁也不敢乱动。就是刚上火线的,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不懂得害怕。只要他一声令下,我们就找不到一个人不高兴去迎着看不见的死而勇猛地冲上去!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

这是一个24岁的青年政治委员告诉我的。当他述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发红的脸上隐藏不住他的兴奋。他说的是谁呢?就是现在我所要粗粗画几笔的彭德怀同志,他现在正在前方担任红军前敌副总指挥。

穿的是最普通的红军装束,但在灰色布的表面上,薄薄浮着黄的泥灰和黑色的油,显得很旧,而且不大合身,不过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感觉得到。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有许多被寒风所摧裂的小口布满着,但在这不算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还有一张颇大的嘴,充分表示着顽强,这是属于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顽强的神情。每当遇到一些青年干部或是什么下级同志的时候,看得出那些昂奋的心都在他那种最自然诚恳的握手里显得温柔起来。他有时也同这些人开玩笑,说着一些粗鲁无伤的笑话,但更多的时候是耐烦地向他们解释许多政治上工作上的问题,诚恳地显示着对一个同志的勉励。这些听着的人便望着他,心沉静了,然而同时又更奋起了。但一旦他不说话沉思着什么的时候,周围便安静了,谁也唯恐惊扰了他。有些时候他的确使人怕的,因为他对工作是严格的,虽说在生活上是马马虎虎;不过这些受了严厉批评的同志却会更爱他的。

拥着一些老百姓的背,揉着它们,听老百姓讲家里事,举着大拇指在那些朴素的脸上摇晃着说:“呱呱叫,你老乡好得很······”那些嘴上长得有长胡的也会拍着他,或是将烟杆送到他的嘴边,哪怕他总是笑着推着拒绝了。后来他走了,但他的印象却永远留在那些简单的纯洁的脑子中。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自己常穿的破旧棉衣”的细节、文本二中“最普通”“不大合身”等表述,都体现了彭德怀衣着简朴的特点。

B.文本一没有直接描写彭总与陈兴允关于战斗的具体对话,借助陈兴允的心理活动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

C.文本二开头以青年政治委员的话倾诉爱戴,文末写彭总留给百姓的深刻印象,别具匠心,都运用侧而描写手法。

D.文本一着重刻画彭德怀眼光的严肃、刚毅和深沉,文本二突出其眼神的活泼、天真和顽皮,角度虽异,传神则同。

7.关于文本一中彭德怀与娃娃们交谈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娃娃们闯进彭总窑洞,折射出彭德怀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爱戴。

B.彭德怀摸娃娃头的动作,与“军国大事”的问话反差鲜明,尽显幽默。

C.“荷花叶上的水珠”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娃娃们的天真无邪。

D.彭德怀对娃娃们充满爱心,但“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凸显其原则性。

8.文本二说:“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9.文本一和文本二是如何塑造彭德怀形象的?并据此概括“速写”的文体特征。(6分)


6.(3分)

B(“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不正确,主要是刻画其沉静的力量和智慧。)

7.(3分)

D)(“凸显其原则性”错误,这是与娃娃们开玩笑。)

8.(6分)

①①彭德怀“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令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对工作十分严格,令部下在战场谁也不敢乱动。所以“我们是怕他的”。②彭德怀关心同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甚至有点天真顽皮,能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指挥作战镇定自若,举重若轻,在军民中富有崇高威望。所以“我们更爱他”。(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9.(6分)

第一问:①文本一通过与陈兴允讨论、与孩子们交谈这两个场景展开,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细节富有想象力,描写具体细腻。(2分)②文本二抓住彭德怀最本质的性格特征进行简笔勾勒,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纪实性强,描写简明凝练。(2分)第二问:速写具有纪实性、篇幅短小、简练生动的特征,强调用具有概括力的笔墨描摹人物、叙述事件、复现场景。(2分)(意思对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