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日赏:2023年2月5日

 花间一酒壶 2023-02-05 发布于浙江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元夕、上元节。于是,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元夕的词,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的诗。

先说这首词的词牌青玉案。近年来,很多人说“青玉案”的“案”应该读作wǎn,因为它通我们吃饭用的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碗”字在小篆中是这样写的:

图片

《说文解字》上说:“碗,小盂也。从皿夗声。”盂,是盛放饭食和液体的器皿。碗,就是小一点的盂,这和我们今天对于“碗”字的解释是一样的。

《说文解字》对于“案”的解释则是:“案,几属。从木安声。”几是象形字,本义是象古人席地而坐时倚靠的器具,如几杖;后引申为放置物品的低矮小桌,如茶几。所谓“案,几属”,意指案是和几同类的东西。这里说得非常清楚,又怎么会和“碗”混在一起呢?案的本义,是指古代端食物用的矮脚木托盘。

我们有个成语叫作“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意思是说,梁鸿每天劳作完毕,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孟光就已经将饭菜都准备好了,放在托盘里,然后将托盘举得像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敬重。于是,后人就用“举案齐眉”来表示夫妻之间互相敬爱。

因此,碗是碗,案是案,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孟子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贤者是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会去使别人明白;今人是自己都还没搞明白,就想着去使别人明白。我觉得,孟子所谓的“今”,放在我们今天也同样适用。有些人就是特别喜欢用这种另辟蹊径、别出心裁的方式来指责纠正别人,显得自己很有学问的样子,其实是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搞懂。

至于青玉,它是河南南阳的独山一带的特产美玉,所以又称为“独山玉”或“南阳玉”,它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所谓“青玉案”,就是指用青玉制成的案,最早出自东汉张衡《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而张衡正是河南南阳人。这,就是青玉案这个词牌名的来源。

下面,我们来欣赏词的正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三句描写了元夕灯火的灿烂。对于这里的“花千树”和“星如雨”,有两种常见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指烟花,烟花放时如千树火花;烟花散时如满天星雨;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指彩灯,花千树是指树上缠绕的彩灯,星如雨是指空中飘着的彩灯。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合乎情理,所以不予细究。

“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雕车,指的是富贵人家的豪华马车。香满路中的香,有两个来源,一是宝马雕车上的装饰涂料所散发的香气,二是宝马雕车内的女子脂粉所散发的香气。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泛指笙箫等乐器;玉壶,是指光洁的明月;鱼龙是指鱼形、龙形的彩灯。

整个上阙,词人极力描写元宵佳节热闹欢腾的场景。道路的两旁放着烟花,挂着彩灯,中间有宝马雕车驶过,散发出一路的芳香。伴随着乐器演奏的声音,时光在欢笑中流逝。月亮不停地移转,从东升移转到西斜。鱼龙彩灯飞舞了整整一个通宵。

到了下阙,词人开始由景及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这都是古代妇女过元宵节时所戴的头饰。黄金缕,则是插在头饰上的金丝线。盈盈,是指女子的仪态美好。暗香,是指女子身上散发的幽香。这两句是说,一群女子在词人的面前经过,虽然她们有好的装扮,好的笑声,好的仪态,好的芳香,但她们都不是词人所要寻找的那个人。于是,词人就让她们这么离去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就是人群中。千百度,就是千百次。这一句和上阙的“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是可以呼应的。一整个晚上,月光在移转,鱼龙在飞舞,词人就在人群中寻找。可是寻找了千百次,都没能找到。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就是突然,猛然。阑珊,就是零落稀疏的样子。词人要找的那人,既不在宝马雕车里,也不在笑语盈盈中,而是在灯火阑珊处。宝马雕车代表什么?它代表在形势上明显高出词人的权贵集团,所以它散发出来的香味是极其强烈的,是可以香满路的。即便车马离去了,路上还留着它的香味。但是,如果词人要想与宝马雕车里的人亲近,是需要高攀的,是需要仰望的,是需要牵住宝马的缰绳的,是需要拉开雕车的帷帐的。对于词人而言,这种人不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对象。笑语盈盈代表什么?它代表在形势上与词人平等的同僚集团,所以它散发出来的香味就没有强烈,只是暗香,而且是会随着人群的离去而散去的。如果词人愿意,是可以融入到这群人中去的。可是词人不愿意,因为双方有着不同的理想和节操。在这笑语盈盈的人群中,词人找不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最后,词人蓦然回首,他发现他的志同道合者,他千百度寻找的那个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为什么“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词人自己平常就在灯火阑珊处。一个在举世颓废的时代坚持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在举世污浊的时代保持高尚节操的人,必定是倍感孤独的,必定是不容于人群的,必定是只能长期独处于灯火阑珊处的。如果他有知音,那么这位知音也必定是个坚持崇高理想和保持高尚节操的人,因而也必定长期独处于灯火阑珊处。所以,词人在灯火阑珊处看到的“那人”,既是他的知音,或者根本就是他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