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陶瓷馆宋代陶瓷(五)钧窑瓷

 与照耀同行 2023-02-05 发布于北京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故宫陶瓷馆宋代单元汝官哥定四大窑瓷,都或青或白,而到了钧窑一下子就色彩绚烂了,红、蓝、月白、灰紫交相辉映,如梦如幻。

不要小看这种色彩的变化,中国瓷器从此就由单色变成五颜六色的彩瓷了,因此钧窑不仅是五大名窑,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钧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原禹县城北门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因在金代属钧州而得名钧窑,也称钧台窑、八卦洞窑。

钧窑瓷器分为陈设和日用两大类,即所谓的官钧和民钧,收藏界的钧窑一般指官钧器,主要有出戟尊、花盆、花盆托等。

传统认定钧窑始于北宋末年,国家博物馆的钧窑标明为宋代,故宫陶瓷馆宋代单元多件钧窑标为北宋,另一些标为北宋至金。

不过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在建国后才有,翻着文献往前倒,最早明代中期才有钧窑记载,指出窑址在金时钧州,但并未说明具体烧造年代。

清代时,才有人指出陈设类钧瓷烧造于北宋,更有说是北宋末年。相比之下,在宋代同期,就有汝窑和官窑的文献记载了。

民国后,因为外国收藏家对钧窑非常感兴趣,钧窑的地位和价位不断上涨,古董商们更咬定钧窑自北宋末年的说法。

上世纪50年代后,不大相信中国古代文献的外国学者开始质疑北宋钧窑,国内研究也没发现年代可靠的北宋钧窑实物,只能确定金代出现民钧。

近年运用被广泛认可的热释光技术对出土的钧窑残片进行测年,断代为明代,算上误差也只能到金代。

2004年在禹州考古中,从元代到明初地层出土了一批陈设类钧窑器,有的器型与故宫传世品一模一样。

另外,在北京发现了明代残碎宫廷瓷器灰坑,出土了钧窑碎片。如果钧窑真是北宋的古董,不应该有残损就扔掉。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民钧始于金代,官钧始于元代,甚至一直烧到明初。

故宫现在仍用北宋钧窑说法,于是有人用故宫的权威性来证明钧窑的北宋说。

其实故宫内部在元代青花釉里红与青花红彩、珐琅彩与洋彩等问题上都有争论,不同时代的主流看法也不同,故宫陶瓷馆只是延用了传统。

虽然我的认知水平已经让我相信钧窑是八百年前的,但还是希望它来自那个天青色的朝代,反正也是中国五大名窑。

明清故宫旧藏大量钧窑精品,目前陶瓷馆展出16件,是宋代单元五大名窑中,数量最多和最有气势的。

16件钧窑中气势最大的,就是打头的这件月白釉出戟尊,是典型古代宫廷陈设用瓷,2013年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此件出戟尊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上扁鼓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

尊内外均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的胎体呈黄褐色。

官钧器的外底均刻划从“一”到“十”的数字,说明是成套烧制,每套有10个型号,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这件尊的圈足内壁有烧前刻划的数目字“三”,是成套中比较大的一件尊了。

传世官钧应均为宫廷旧藏,但北京故宫这件出戟尊据说是1978年从私人手中收购的,花了几千人民币,当时算是天价了。

还有回忆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琉璃厂出过一件钧窑出戟尊,也许就是这件吧,不知是不是从宫中流出去,最后又回到了故宫。

钧窑被认为代表了宋金时期瓷器的最高水平,从工艺上讲仍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但不同于五代后就盛行的耀州窑,也不同于著名的汝窑。

分析认为钧窑釉是一种含有少量铜的乳浊釉,因此色泽近于蓝色,被称为蓝色乳光釉。

北宋钧窑月白釉玉壶春瓶。

瓶口微撇,细长颈,溜肩,垂腹,卷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月白色釉,圈足外墙和足端无釉。

玉壶春瓶出现于隋代,以撇口、细颈、垂腹、卷足为特点。此件钧窑玉壶春瓶造型别致,釉质莹润,堪称钧窑瓷器中胎、釉质量较好的作品。

钧窑中的月白釉就是这种近蓝色青釉,正常灯光下显出月白色,但改变光源,或是对照片用修图软件加强白平衡,就能看到明显的蓝光。
国内外流通的钧窑多为瑰丽的铜红窑变釉,月白釉显得朴素,但其实主要作为礼器而更加名贵,当然也绝少流通了。

北宋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这件花盆呈渣斗形,底部开有5个渗水圆孔,因此是件造型很难得的花盆。

花盆撇口阔颈,扁圆腹,外撇圈足,胎体厚重,内外均施月白色釉,足底露灰色胎。

外底和圈足内壁均刻数目字“二”,看来这是成套中的第二大花盆。

通过传世器和考古研究,认为每件陈设器都配有托,标上数目字,会便于器和器托配套使用。

还一个问题,就是钧窑是怎么产生的。

近年五大名窑考古不断有新进展,发现早期钧窑器物的造型与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汝窑器相同,而且都采用支钉承托烧制的工艺。

北宋钧窑天蓝釉鼓钉花盆托。

花盆托敛口,深弧腹,平底,下承3个如意云头形足。口部饰弦纹两道,口沿及腹下部各饰鼓钉一周,上部23枚,下部19枚。

内外均施天蓝色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外底局部抹酱色护胎釉,周缘有24个支烧钉痕,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露灰色胎。

两足内壁和外底均刻数目字“一”,但一足内壁刻字笔画较粗且深,应为原刻,底部和另一足内壁刻字笔画较细而浅,可能为清代宫廷所刻。

根据考古研究,有看法认为钧窑出于汝窑,或与汝窑同源。

大概是这样吧,乾隆皇帝就多次搞错天青釉的汝窑和月白釉的钧窑,民国以来古玩界也一直有汝钧不分的说法。

北宋钧窑天蓝釉长方花盆托。

花盆托呈长方体形,敞口、折沿,委角,腹壁较浅,平底,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形足。

内、外均施天蓝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抹酱色釉。

花盆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刻划数目字“九”,标明其为同类花盆中较小的。

钧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鼓钉洗、出戟尊、花盆为代表的陈设类官钧,被认为是宫廷用瓷。另一类是以盘碗杯瓶罐为主的日用器皿类民钧。

民钧精品同样精彩,也能博物馆占上重要一位。

北宋至金钧窑天蓝釉板沿洗。

洗一侧出菱花瓣状折沿,折沿下置环状柄。通体施天蓝色釉,满釉支烧,底部留有3个支烧钉痕。 
这种板沿洗在金元时期南北方广为烧造,钧窑板沿洗残片在禹州神垕镇刘家门遗址曾有发现。

也许这件标为北宋至金的民钧,在历史上比那些标为北宋的官钧还要早吧。

北宋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

花盆呈六方体形,折沿,深腹,平底底下承以6足。内、外施天蓝色釉,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刷酱釉,有7个渗水圆孔,并刻划数目字“八”。

外底中心清代宫廷刻的“养心殿”和“长春书屋”。

养心殿是清代雍正以后皇帝居住、办公、学习之处,长春书屋是乾隆皇帝的私人书房。这件花盆在清代应摆放在养心殿的长春书屋中,显出乾隆帝对它格外喜爱和珍惜。

下面就该到钧窑最著名的窑变了。

钧窑独特的含铜釉色,使釉色常显现出蓝、红、紫等,工匠们敏锐地发现了这种特性,大胆地在青釉上施以含有多种着色金属氧化物的铜红釉料。

于是,经高温炉烧后,前所未有的玫瑰紫、葡萄紫、海棠红等色呈现出来,形成色彩错综缤纷、花斑千变万化的花釉,也通称为钧釉。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花盆通体呈12瓣菱花式,折沿深腹,盆内满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底部开有5个圆形渗水孔,刻划数目字“三”。

钧窑花盆有长方、六方、菱花、葵花、海棠、仰钟式等,一般与盆托配套使用,是宫中常用的陈设瓷。

钧窑的色彩非常丰富,文献记载古人见过的钧釉就有天青、月白、朱砂红、玫瑰紫、葱翠青等色。
现在的传世器和考古出土钧窑的色彩更多,有海棠红、玫瑰紫、天青、豆青、月白、紫红、碧蓝、米黄、天蓝、红紫斑等釉色。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

花盆托呈6瓣菱花式,折沿弧腹,底下承以3个如意云头形足。

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边和外底呈酱色。外底刻划数目字“十”,并留有支烧钉痕。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和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凑和着当一套的看吧,只是大小型号差着。
曾有研究者提出宋徽宗喜欢花石纲,就烧了色彩斑斓的各式钧窑花盆,用来栽植奇花异木,因此北宋钧窑没问题。

看来真应该从中学就开设逻辑课啊。

关于钧窑窑变的由来也是个迷。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鲁山发现了唐代花瓷窑址,因为花瓷是在黑釉上出现蓝灰色和灰白色彩斑,与钧窑的花釉相似,因此推测钧窑是由唐代花瓷发展而来。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花盆呈4瓣海棠花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开有5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式足,足底均露灰色胎。

盆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釉内气泡、釉面棕眼明显。外底涂酱色护胎釉,有环列一周的支烧钉痕,刻有数目字“四”。

随着考古深入,在唐代末年到北宋末年之间的地层里,没有发现钧窑器遗迹。
现在认为唐代花瓷与钧窑花釉没有直接关系,花釉是在当地独特釉料和历代对窑变现象不断认识的基础上最终成熟的。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花盆托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起边,浅腹,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形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刻划数目字“八”。

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月白色釉,口沿及足边均呈酱色,釉层比其他官钧窑产品稍薄。此器利用器形和釉色的变化,使得原本单一的造型显得多姿多彩,体现了钧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钧釉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兼具宝光内蕴不透明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彩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

形容起来很美吧,做起来可不容易。

这种被称为窑变的杰出技术成就,打破了中国瓷器自唐代以来非青即白的局面,出现了真正的铜红,为元、明、清代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至金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

盘敞口,折沿,浅弧腹,圈足。足内满釉,外底有3个支烧钉痕。内外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莹润。

釉面饰以不规则的紫红斑块,自然天成,异常醒目,有如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红霞,绚丽多彩。

虽然宋金时期钧窑所呈现的红色并非纯正的红色,还杂以或深、或浅、或呈玟块状、或呈放射状的紫红色,但已经为中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开辟了全新境界,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宋至金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花式杯。

碗呈10瓣花形。敛口,深弧腹,圈足。腹部随花口有里凸外凹的10道棱线,将器身自然分成花瓣形。

通体施天蓝色釉,点缀几块紫红色斑,紫红色斑上有铁质结晶斑点析出。

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天蓝釉上饰以紫红色斑,宛如天上的晚霞,明艳华丽。

话说几百年后的雍正皇帝非常喜欢钧窑瓷,让唐英去仿烧,但在景德镇怎么也烧不出窑变效果。
好在唐英意识到是原料的问题,就让手下去河南挖古钧窑址,找到了当年的原料,才烧出了与钧窑难以区分的仿钧窑瓷,并以此创造出了窑变釉瓷。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
花盆呈仰钟式,撇口,深腹,圈足。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
外底涂刷酱色釉。底部开有5个渗水圆孔。圈足内墙和外底均刻划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六”。
花盆的外形如同一座倒置的钟,造型稳重古朴,工艺考究,天蓝和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显得绚丽典雅。

钧窑的另一大特征就是釉面的蚯蚓走泥纹,就是有的部位色釉呈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线条,如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的纹路。

对此有过多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是系胎体施釉后晾干时釉层产生不规则开裂、然后入窑烧成时所致。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花盆呈长方体形,广口,折沿,委角,深腹,平底,底下承以4个云头形足。器内釉呈月白色,器外则天青色釉和玫瑰紫色釉相间,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外底涂抹酱色釉,开有5个渗水圆孔,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有刻划的数目字“十”。

经实验证明,形成蚯蚓走泥的关键在于胎体的素烧温度和釉浆的颗粒细度。

素烧温度要在980~1000℃,温度过高过低,或釉浆颗粒过粗过细,就不会形成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过去是钧釉的独有特色,现在根据原理可以仿出完美的蚯蚓走泥纹了,何况还有古窑址里挖出来的老料。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花盆托。 

花盆托敛口,浅弧腹,平底,底下承以3个如意云头形足。外口沿及近足处各环一周鼓钉,故称鼓钉洗。

外施玫瑰紫色釉,釉色深沉。内施天蓝釉,釉面有明显的蚯蚓走泥纹。
外底刷酱色釉,有一周支烧钉痕,并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一”,看来这是那套里最大的啊。
16件钧窑介绍完了,还是那句话,希望它们是九百年前的不是六百年前的。

因为那里有水调歌头,有如梦令,有苏幕遮,就连最败家的也都是个国学大师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