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liuhuirong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如果想要圆满完成他的工作,必定要先磨利他的工具。居住在一个国家里,应该敬奉有贤能的大夫并在其手下服务,应该结交有仁德的读书人并与其做朋友。”

【感悟】

曹魏时期 何晏等人所撰《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

钱穆《论语新解》:“工无利器,不能善其业,犹人无材德,不能尽其仁。器不自利,必经磨厉,亦如人之材德,必事贤友仁,然后得所切磋薰陶而后能成也。仁者,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德必于人羣中磨厉薰陶而成。有其德而后可以善其事,犹工人之必有器以成业。”

本章子贡问的是为仁,而不是问什么是仁,所以孔子告诉他为仁要靠什么。

工匠利其器而出好活,与接近贤者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风格——举出一个大家熟知的事例,提出一个观点,让弟子们深入思考,自己从中悟出道理。

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人,以贤者为榜样,砥砺切磋,是提升自我、利己之器的途径。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唯利是图,结果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身败名裂。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儒家讲事其大夫,友其士,都是有道德前提的。《礼记.曾子制言》说,“故君子不谄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君子不靠向富贵的人献媚来求取自己的欢乐,不靠欺凌贫贱的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凡是行为不义之人,绝不会去事奉;行为不仁之人,绝不会尊长之。

贤者、仁者即砥砺之良才、进德之良助。“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像每天从东方升起的太阳,让日子过得敞亮 。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