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1】孔子不赞同卫灵公战伐

 liuhuirong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第十五篇  卫灵公第十五

从今天开始进入“卫灵公第十五”的学习。本篇包括42章,以人格品质锻铸、为人处世原则,在困厄中彰显品格等内容为主,涉及到孔子的德治、政治理想、教育思想,以及“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等。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本篇形成的成语有:不相为谋、不以人废言、成仁取义、 当仁不让、道不同不相为谋、

各不相谋、君子固穷、求人不如求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仁人志士、志士仁人、 群而不党、杀身成仁、推己及人、无为而治、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教无类、直道而行、众好众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言不及义、一以贯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行小惠等。

【15.1】——孔子不赞同卫灵公战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俎豆: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贡献时用的礼器,这里代指礼乐之制。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感悟】

一、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孔子辞去大司寇的高职,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就是要寻找一个可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国家。孔子最先到的就是卫国。当时卫国的君主卫灵公,按照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时年薪六万石的俸禄礼遇孔子。那时候的薪水都是以粮食为计算单位的,例如汉朝的太守被称为“两千石”,就是说太守的年薪是相当于两千石粮食,足见卫灵公对孔子的重视。

此时的天下正值“礼崩乐坏”,是一个迷信武力的时代。诸侯们更多考虑的不是礼乐仁和的政治,而是更多关心争霸的问题。如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富国强兵,这是诸侯们最迫切期待的,

所以,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冷兵器时代,军队打仗讲究排兵布阵,以便于发挥最强的战斗力。但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以仁义教化天下,反对穷兵黩武。因此,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旅作战的事情,孔子不回答,转了一个话题,说对于“俎豆之事”,就是祭祀的礼乐文化还听说过一些。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二、孔子为什么要离开卫国

其一,《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孔子见卫灵公有志于战伐,不能以仁义治天下,道不同,不相与谋。劳民伤财的事,夫子不支持。

其二, 卫国发生过公叔戌叛逃事件。公孙戌是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文子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富而不骄”,可是他的儿子却既富且骄,灵公很烦他。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被南子发现,于是卫灵公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同党。公叔戌先逃到他的采邑蒲,企图顽抗,后又逃到鲁国。孔子到卫国后,出于对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一起采集过他的言论事迹,和公叔戌也有交往。公叔戌被驱逐后,孔子与他的关系引起卫灵公的猜疑,卫灵公派了个心腹到孔子师徒住处,察看他们是否有勾结。这种情况下,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到陈国去试一试。

孔子放弃高薪,毅然离开了卫国,继续传播着他的理想。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艰辛,他从来没有想过退缩,也终究不会停歇或随大流。

感觉孔子活得很有骨气,夫子可敬也在这里,真性情,真境界,痛快淋漓。

孔子的理想是大同世界,孔子也主张修兵备,详见【13.29】、【13.30】等。但更多的是强调防御。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成了帝制时代的中国武备的某种基因。

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孔子与老子都认为应该尽量避免战争,好战的人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二者的观点在今天依然适用,只有反对战争、爱好和平,才能保证世界稳定发展。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