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1.24】以道事君

 liuhuirong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尽忠职守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感悟】

一、以道事君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

二、不愚忠和盲从

好的大臣,对国君也要有制衡的力量,使国君不敢为所欲为,是真正地爱护国君。在本章,孔子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本章体现了孔子不赞同“愚忠”和孔子的坦诚。对于上司要服从,但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概顺从。什么事该办,什么事不该办,一切都要以道义为原则和标准,假如某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而行大逆不道之事,那简直就要遗臭万年了。

愚忠和盲从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面临所事的君主违礼怎么办? 孔子为我们开了药方。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