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空间说取代物质说

 潘海露 2023-02-05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人类的认识,是伴随着人类认识的中心逐渐远离人类而发展的。人类认识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由人类认识中心进一步离开人类而实现的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的世界是人神合一的。天上的神仙是拟人化的,地上的人事则是鬼神化的。比如,在天上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在地上则有灶王爷、黑白无常、狐仙和孤魂野鬼等。神话传说是原始人的理论形式,如果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神话故事,那么原始人的认识就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展开的。

神话传说除了讲述部族的起源,还包含了祖先留下来的生活经验与教条,是后人的生活指南。比如,通过故事告诫人们不得与佩戴相同图腾标志的人发生性关系,从而阻止了内婚制。破除内婚制,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人种的退化,而且还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婚制的形成,一方面使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得以理顺,比如各种亲戚关系的称呼都是外婚制的产物;另一方面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使社会分工与协作成为可能,由此促进了人类的文明。

这种人神合一的世界观一直延伸到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政治体制都是人神混居的。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其一生是有过去和未来的。前世修行得以投胎转世,而活着的时候需要经常与神对话,接受神谕的启示;即便是死了还会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要么步入天堂,要么则跌进地狱。

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的认识开始逐渐地脱离神话的世界,专注于自身和外部的物质世界。如泰勒斯认为世间万物是由水组成的,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普罗泰戈拉则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地提出了形而上学概念,使人类的认识摆脱了现象的束缚。

之后,托勒密建立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人类是上帝之子,拥有特殊的地位。这一学说一直延续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渐地让位于日心说。根据哥白尼的日心说,世界的中心由地球挪到了太阳上 ,人类的地位开始降低。再后来,随着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视野扩展至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

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都归结于几个简单的定律,使人们相信存在着一个与人类无关的客观世界。经典力学的成功,使人们相信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物质的,都可以由最小的基本结构单元——原子来予以说明。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

然而,进入了19世纪,当人的认识超出了宏观范围 ,发现了许多新奇的现象,仅靠物质是无法理解的。比如,水星剩余进动、光辐射的紫外灾变、物质的运动速度受到光速的限制而无法超越、光线弯曲现象和波粒二象性等。这些现象,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掌控着。如果持一维的观点,将上述现象归结为物质内在的属性,就会使原本普通的物质变得非常诡异。比如,将波动性归结为粒子的内在属性。于是,世界是概率的,世界的存在形式只是各种可能状态的叠加;于是,产生了非死非活的猫和非定域的量子纠缠。

由于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以及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局限性,人类不可能囫囵吞枣地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是有结构的,需要将其所面对的世界划分为认识对象和认识背景。一定的认识对象和认识背景,就是格式塔;认识对象与认识背景的转化,就是格式塔的转换,标志着人类看待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化。

经典力学的认识对象是可见的物质,经典力学的认识背景则是看不见的空间。由于经典力学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与人的尺度相近的宏观领域,作为物理背景的空间效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经典力学是忽略空间效应的一维物理学。所以,当人的认识超出宏观范围,空间效应变得明显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为不同领域描述空间效应的理论所取代,即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和量子力学所取代。

不过,上述三个理论都还只是描述空间效应的初级理论,尚停留在唯像的阶段,只限于建立各种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缺乏具体的物理机制。于是,上述三个理论分别是三个各自独立的局部理论,很难统一起来,限制了人类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于是 ,需要进行格式塔转换,使我们人类认识的重心,由物质转换到空间上来,从而提高人类的认识效率。

如果空间是大海的话,那么物质仅只是海浪泛起的泡沫。物质只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只是因为其是现形的,才成为了我们人类认识的主角

由于普朗克常数h的被发现且任何物理现象都有其身影,所以我们的宇宙是由量子构成的。离散的基态量子构成空间,根据计算其每立方厘米大约含有相当于100公斤质量的能量,而物质每立方厘米连一个质子都摊不上。所以,空间量子在宇宙中占有绝地的统治地位。

宇宙的膨胀,就是空间量子之间的相互远离;宇宙膨胀速度的大小,则仅取决于宇宙外部空间的压强与其内部量子能量密度的比较。当基态量子受到激发,比如电子由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跃迁时,无规运动的基态量子就会受到激发获得能量,成为有向运动的激发量子即光子,属于能量的范畴。

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宇宙膨胀的速度远大于宇宙内部传播的速度(光速),宇宙内部的平衡只有靠把局部高能的量子屏蔽起来,形成由高能量子组成的封闭体系,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物质。随着宇宙的膨胀,宇宙的膨胀速度会不断地降低,而宇宙内部的传播速度却会因量子空间的密度减小而增大。于是,宇宙的演化越过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此时宇宙膨胀的速度小于宇宙内部传播的速度。于是,宇宙空间的平衡靠其自身就能够完成。作为封闭体系的物质不仅不再生成,反而会随着宇宙的演化而逐渐地解体,成为离散的激发量子即光子,再通过空间的耗散最终还原为基态量子,成为量子空间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质只是宇宙膨胀过程中,为保持宇宙内部的平衡所形成的能量缓释器,只是宇宙演化过程中一个临时的小角色。

文章图片7

陶罐与人像

根据这一新的格式塔即有机的量子景观,宇宙中的一切物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为量子及其不同状态的转换,归结为空间量子的不对称碰撞。

能量是关于量子运动能力的度量,质量是关于被封闭能量空间效应的度量;

惯性力是物体加速引起空间量子不对称碰撞所产生的效应;

光速的不可超越性,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导致空间量子不对称碰撞所产生的限制;

引力是由于两物体之间的热辐射叠加,导致空间量子不对称碰撞所形成的空间压力差;

强相互作用则是在空间量子间距附近,量子密度剧烈变化导致空间量子不对称碰撞所形成的空间压力差;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由于微观粒子的半径远小于空间量子之间的距离,导致了的空间量子的不对称碰撞,从而使微观粒子呈现出波动性。

综上所述,由量子空间取代作为量子封闭体系的物质,可以形成量子及其不同状态转化的物理机制,将不同领域的物理现象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我们人类的认识效率。这是一种新的格式塔,使我们站在空间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虽然,人类的认识对象由物质转移到了空间,距离属于物质的人类又远离了一步,但由此获得的认识却是更加的清晰和简明的,使我们人类的认识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