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唐志斋馆藏全部近2000种,一次看过瘾!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2-0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
千唐志斋博物馆以所藏唐志为根基
集现有馆藏
全部碑志及名家墨迹石刻近2000种
上探两晋、下迄民国
力邀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陈振濂出任主编
精心整理,首次面世
——这就是《千唐志斋碑铭全集》
迄今最完整、最系统、
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
千唐志斋博物馆藏志拓印全集

《千唐志斋碑铭全集》为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的全部志文碑刻拓本,共收录全部碑志及名家墨迹石刻近2000种。主要以唐代墓志为主,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则天的改元,安禄山的僭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雄踞一方的藩镇大吏,职司守土的刺吏太守,官卑职微的尉丞参曹;也有优游园林的处士名流,悟道参禅的寺观洞主,以及被深锁内宫、凄凉一生、死而不知姓名、籍贯的宫娥秀女等。这些墓志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会活动,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具有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是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史料及文学、书法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一部“石刻唐书”“唐代书法演变史”,堪谓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弥足珍罕。全集更是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石刻唐书:

 跨越千年时间维度的编录 


清末为修陇海铁路,取道邙山,挖掘导致大量碑刻外露,无人问津,辛亥革命主要策动者张钫将军,与于右任商议抢救碑刻:魏碑三百方归于右任保管,解放后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唐碑则归张钫保管,藏于千唐志斋,为避战乱,特意将其镶嵌在专门的窑洞内外墙壁上,这才得以保存。


图片

千唐志斋博物馆外景

图片千唐志斋博物馆内景
这些墓志铭沉重而悠久的历史曾经被时光的黄土掩埋,如今我们审视这些字史,仿佛能耳闻目睹大唐盛极而衰的命运,撕杀拼斗的刀光剑影,糜烂浮华的生活场景……唐人智慧的目光、浑浊的泪眼和低沉的叹息带领我们一步踏入历史,转眼成为古人;这些墓志铭上的文字,我们轻声一读,就会感到蓦然一惊,仿佛触摸到唐人跳动的脉搏。这里有站在书法巅峰的名人名家的大作,也有虽书文俱佳却终是籍籍无名的书家之墨。这一切都曾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又于战乱中荟萃在15孔窑洞中,成就了一部宏阔的“石刻唐书”“唐书法演变史”

图片
章太炎篆额“千唐志斋”
主编陈振濂对这部七年精心打磨之作感叹不已:“这样原汁原味的、集大成的唐代墓志铭出版,在近年来还是第一次。其有功史艺者多矣!”千唐志斋博物馆原馆长赵跟喜在谈到这套书时,亦感触颇深:“千唐志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套书可以说一卷在手,奥妙无穷,尽可以探知奥妙无尽的千古之谜!”
图片
相较以前出版的千唐藏志各版本,本套丛书除了收录藏志“全”,时间跨度“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拓片处理“清”实现了高清呈现。
图片

《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利州刺史崔府君墓志铭》旧版


图片
《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利州刺史崔府君墓志铭》新版

 2、书法瑰宝 :

 全景式的“唐代书法演变史”

唐志书法严谨、率性、真情、自然、风骨兼具,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集中代表了唐代书法大家的风貌:篆、隶、行、楷,四体皆备,汉晋的钟、王,唐初的虞、褚、欧阳,盛晚唐的颜、柳、李、张,各种风格,一览无余。打开全集,轻触墨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张张高清碑拓让你与名流千古的大家在这一刻相遇!
图片

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墓志铭上还保留有她当政时期创造的20个字,如“臣”,由“一忠”构成,直观地体现了武则天对臣子的要求;为了强调自己皇位的正统,夺得皇位是天意使然,用“天大吉”表示“君”,等等。这些文字都真切地记录下武则天当政的心态和理念,让我们时隔千年之后仍能对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直观的认知。


埋没多年的墓志,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笔。颇具虞风的唐名相狄仁杰所书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神似褚体的画家李凑所书顺节夫人李氏墓志,还有唐大诗人王昌龄所书陈颐墓志,以及由著作郎李昂为其叔叔所撰的唐名书法家李北海墓志,有“近代三绝”之美誉的张钫父亲张子温墓志高清展现,这些都是中国墓志铭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图片

成晃之碑

张钫先生于1936年前后在洛阳搜集,珍藏于千唐志斋。此碑为千唐志斋珍存的唯一一方西晋墓志,因晋碑出土较少,该碑堪属珍贵文物。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晋碑志形状及变迁情况,而且为我们研究书法及镌刻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该碑无书者姓名,但碑文书法隶意尚浓,笔势生动,可以说是上承汉隶、下启北魏之书法珍品。
图片

袁公瑜墓志

出土于洛阳,用青石琢成,字迹清晰,墓志志题为“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铭并序”,下署“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这方国内罕见、千唐馆收藏的唯一一块由狄仁杰撰书的墓志,除了让我们再次想起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名相,更看到了极为珍贵的狄仁杰书法。整篇志文字体端庄凝重,字字珠玑,结体舒畅,锋芒内敛而气宇轩昂,书法取自虞世南笔意而富有创新,刚柔相济,别具一格,使我们近距离领略到了狄仁杰的文风和书艺,不由感叹“文如人生”。这方墓志中还出现了十一个武则天造字。

图片

唐顺节夫人李氏墓志

该志撰述人张之绪是墓主人的丈夫,书法为褚遂良体楷书,粗细相间,轻重有致,骨力挺拔遒劲,结体生动妩媚。顺节夫人志书于天宝壬辰年(公元752年),距褚遂良卒年已百年有余。该志承褚体流韵,功力深厚,运笔圆熟,由是可见褚遂良书法在当时流行影响之深。

图片

李北海墓志

著作郎李昂为其叔叔唐名书法家李北海所撰。李邕,唐代书法家,唐玄宗时,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李邕擅长诗文书法,尤其擅长以行楷写碑,书法从二王入手(王羲之、王献之)而又有所创造,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对学书,反对一味摩仿,曾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存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等。

图片

大唐故亡宫六品墓志

宫女是帝王宫廷内供使唤的女子,入宫后就失去氏族、籍贯、年龄等个人信息。千唐志斋珍藏有宫女墓志45方,这些墓志从内容到形制都大体相同。形制较小,内容简短,字数稀少,甚至还有错字、别字夹杂其间,宫女墓志的粗制简造反映了封建社会制度下,不计其数的宫女们悲惨凄苦的人生命运。然而从书法角度讲,这方墓志虽然直接揍刀篆刻,用刀草率,但恣意的刀法和结构显出不受章法限制、无拘无束、充满憨态的意境,呈现出淳朴自然、舒卷自如的风格。

图片

张子温墓志

张钫父亲张子温的墓志铭,由国学大师章太炎撰写志文,词章古朴典雅,属事简练得体;于佑任书丹,基于魏碑而又有所创新,体稳势奇,意法俱到;吴昌硕篆刻墓志盖,气质高古,渊致夺人。该志集三位大师手笔于一体,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熠耀,虽为墓志,亦属珍品,故有“近代三绝”之美誉。


其他藏志,虽非全出自名家圣手,却也块块晶莹,字字珠玑,或遒劲隽秀,或风韵流畅,纷呈书艺之美。 如皇甫文备墓志、苗弘本墓志等具有“欧体”特征;而崔夫人郑氏墓志、沈夫人朱武姜墓志等清新妩媚,属于仿“虞体”者;唐故二品宫人墓志书法酷似“褚体”。

 3、史料遗珍:
 海量的“唐代历史百科全书”

每一块碑刻,都讲述着墓主的生平和故事,墓志主人身份纷繁驳杂,志文中所涉及的政治、军事、文化、交通、人丁、变革以及风俗民情、丧葬制度等,将当时的文治武功与社会万象,都浓缩在这方寸之间。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平定叛乱,武则天使酷吏当道,陷害忠良,“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长安失陷,皇帝仓皇出逃,等等,在墓志中都描述得活灵活现。韦后与安乐公主勾结,毒死中宗,在墓志铭中也可以找到。在笔墨与青石间,那些故去很久的人开始浮现出轮廓。这些史料全覆盖又自然生成的墓志上的第一手原始史料文字,未经后世史家编纂时筛选删改,是研究唐史唐志不可或缺的稀见原始资料,牵涉整个社会史、官制史、文化史、民俗史、生活史与物质技术史,被誉为一部完备的“石刻唐书”,具有稀缺性、独占性,起着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

图片
杨俭墓志
北魏司空公雍州刺史杨钧、杨钧子杨俭夫妻,隋杨实、杨孝偡,唐杨思齐、杨福延墓志等,这批墓志对于研究关中名门杨氏家族价值重大。
图片

屈突通墓志

屈突通为北周、隋、唐三朝元老,两唐书均有传记记载。唐朝屈突通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时,屈突通功居第一,镇守洛阳,回朝后任工部尚书。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屈突通名列其中,居于第十二位。该墓志文体典雅富瞻,清秀端丽,在唐史及唐代书法研究方面都属难得的珍品。

图片

高玄墓志

高玄,字贵主,辽东三韩人,随遣唐使泉南生来到中原,后因平叛有功,被封为中郎将。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卒于洛阳,葬于洛阳。这方墓志铭为千唐志斋博物馆唯一的一方高句丽人墓志铭。

图片

刘氏墓志

墓主人刘氏,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妻子,志文为李德裕亲自撰写。李德裕是唐代最大的朋党斗争“牛李党争”的李派首领,唐宣宗时,李派在斗争中失败,一干人等尽遭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刘氏于公元849年病死于海南旅舍,李德裕在志文中详述了被贬后的遭遇,所述与两唐书所载吻合,讲述了唐代朋党斗争的残酷激烈,堪可证史、补史。
图片

马凌虚墓志

小人物往往勾连着历史的大事件。圣武观女道士马凌虚姿色出众 ,能歌善舞,却做了道姑。本就是红颜薄命,然而安安静静了此残生都成了奢望,安史叛乱,道观被毁,马凌虚被安禄山大将抢掠而去,誓死不从,仅十几天后就身亡,一代绝色随风而去,空留一声叹息。当时长安大乱,离苦忧难可见一斑。


此外,宋代墓志也是可圈可点,范仲淹妻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该志形体阔大,撰文、书丹、篆盖者分别为资政殿学士李清臣、开封府兼畿内劝农使韩宗道、尚书吏部侍郎彭汝砺。张氏归范仲淹(文正公)二十年,范仲淹卒时其子纯粹(宝文公)年仅七岁,墓志记载宝文公“克承其美,昌大于后,与其伯仲同时立于朝,由夫人教谕有法”。该志对范仲淹父子形迹记载颇为详细,对研究范氏家族及人事迁变意义重大。另有宋故朝奉大夫苏澄墓志铭。苏澄为词人苏舜钦家族。墓志撰文、书丹、篆盖者,多见于宋史。苏氏家族墓志堪为宋志典范。
图片
范仲淹妻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

 4、人间值得:

 写尽人生百态的“唐代散文大观”

百样人生,终归一死。千唐藏志所记人物生活于不同年代,出自于不同阶层,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众生相,其包容凝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也是文学写作的优质素材。人称千唐藏志为“唐代散文大观”,决非虚言。

图片
王暟墓志
郑虔,《新唐书》有传,名冠一时,唐玄宗称其诗、书、画为“郑虔三绝”,其撰写的王暟墓志,铭文总计426字,但对志主的世系爵里、生平事迹、配偶子嗣、卒葬时地的记述无不周祥。如记其世系,志曰:“自始兴,文献公导生洽,洽生珣,珣生昙首,累于僧绰、俭、骞、规、褒、鼒、弘直、方庆。凡十世相国,六朝配享。彝鼎居庙,旗常在府。不动如山,盖四百年。”可谓字字珠玑。
图片

马凌虚墓志

李史鱼撰女道士马凌虚墓志不仅具有史学价值,文学性亦佳,其文(韵文)笔(散文)兼用,语言优美,凸显了墓志铭文的特征。对女志主的描述,文字优美:“黄冠之淑女,曰凌虚,姓马氏,扶风人也。鲜肤秀质,有独立之姿。瑰意蕙心,体至柔之性。光彩可鉴,芬芳若兰。至于七盘长袖之能,三日遗音之妙,挥弦而鹤舞,吹竹而龙吟。度曲虽本于师资,余妍特禀于天与。吴妹心愧,韩娥色沮。岂唯专美东夏,驰声南国而已。”可惜这国色天香的丽人,年方二十三岁,“不疾而殁”,令人叹惋。此志铭辞,韵文尤佳:惟此淑人兮,穠华如春。岂与兹殊色兮,而夺兹芳辰。爲巫山之云兮,爲洛川之神兮。余不知其所之,将欲问诸苍旻。


墓志之作,定型于北魏。唐代墓志,与前代相比,不单文字优美,记事也更为生动。
图片

冯复墓志

志载,志主冯复,“幼而神敏,长博通文。”“读书五行俱下。尝梦文宣王谓之曰:'孺子可教也。’发箧中黄散饮之,味如蒲黄。又授书一册,即《孝经》也。既而,目所暂睹,不忘于心。思之貟来,有若成诵,实为神助。谁曰怪迂?”长成,果然才华不凡,“一擢乡举,四登制科”,累官至朝散大夫、起居舍人。四十七岁卒。此志铭文1100余字,文字精雅,是一篇文学性极强的传记作品。

古代文人撰写墓志铭,或受请托,或为应制,或为自愿。出于自愿而撰写的墓志往往文学性最高。

图片

杨宁墓志

钱徽撰写的杨宁墓志,志文有言:“以余知公,号请志述,质而不饰,敢愧贞珉。”志文长1600余字。不用套语,开篇叙事:国子祭酒杨宁致仕还乡的第二年病重,临终时“顾谓子弟,啓手足曰:'吾齿七十四龄,生奉遗体,大惧不克,今幸全而归之。所不瞑者,唯先故未襄事。’言絶而薨。”于是,孝子从父所愿,殡之。历时数月,先将先祖考妣自外地迁葬回乡,这才“启公从之,以故夫人河南长孙氏合之。”撰者由此而赞曰:“乌呼,得礼之顺矣!毕先君之志,尽孝子之心。善夫!”全文夹叙夹议,讲述了志主“学古致用”的一生。活脱脱一个真实版的“修、齐、治、平”儒学官绅典型。


书中唐志,最为动人者当推为亲人而作的墓志铭。例如,名士杨牢,其人大孝大勇,两《唐书》均有记事。所撰墓志两件,为亡妻所撰郑夫人墓志和为亡弟所撰杨宇墓志,都是难得的散文佳作。尤其字数较多的《郑夫人墓志》,以细节描述见胜,人物刻画极为充分。类似的佳作还有卢载为亡妻所撰《郑氏墓志》、李善伯为堂妹所撰李真墓志等。李真墓志开篇云:“自古累代史册,善迹必书。贤士大夫且以千百,而妇人懿范,不过一二焉。岂无?非无。仪声匪及外,将德充于内,史氏见遗。”此志不但志文写得精彩,并且将志主的临终绝笔附刻于后,与志文内容前后呼应。在所见墓志中,此为特例。所谓“文学即人学”。若以此论,唐代墓志佳作的文学性,岂止超越前代,亦为后世所难及。此述诸篇当以经典论。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唐志中,还有三件自撰墓志铭,即卢绘并前妻李氏墓志、卢载墓志和谢观墓志。其中以卢载墓志最具特色。卢载,籍贯范阳,为后汉尚书卢植十八代孙,是知名的诗人,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致仕,七十五岁卒。六十七岁自撰墓志铭,时在“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之任。铭文640字,行文不拘陈规。对自己显赫家世一笔带过,曰:“其门阀既承先大夫之后,不备书也。”对自己一生的历官和政绩,也是轻描淡写。然而,通过对年轻时远大人生理想的追述,通过对“边备不修,戎狄堪虑,风俗奢侈,黎庶饥寒”现实充满怅恨的表白,通过对自己平生诗歌、文章、著述的一一记录,着墨不多,便刻画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实为“白描”笔法之精品。


 5、蔚然大观:

 顶级专家倾力编撰 

图片

主编:陈振濂。1956 年 2 月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全国人大代表。

图片

执行主编:陈花容。河南新安县人,一级美术师,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洛阳市领军人才,民革洛阳市委副主委、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书法作品曾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主编千唐志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集《志海探秘》,编著《联语蛰庐》(千唐志斋楹联书法解读)、著《云雨蛰龙——千唐志斋藏石百品绳鉴》等书。

图片
总审定:李放。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学术专著《苏轼书法思想研究》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6、工艺之美:
 典藏佳品值得珍藏 

《千唐志斋碑铭全集》力求实现工艺之美与内容之美完美融合,聘请第66届美国班尼金奖及2018、2020、202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得者田之友设计,雅昌印制。


图片


图书设计装帧质量上乘,精装工序一丝不苟。整体设计追本溯源,底色以历尽千年基石为衬,书名如碑刻压凹处理,篆书“千唐志斋”为章太炎题字,书脊选用有唐风的红色布料,封底烫千唐志斋博物馆馆藏“石刻唐书”印章,与内容呼应。整体设计追求极简化,视觉冲击强,碑铭的庄重之感迎面而来。
图片

《千唐志斋碑铭全集》的出版,是文化厚积薄发的展现、迸发、会聚,传统和未来在此得以重新集合与冶炼;是对碑刻的抢救,文化的传承,更是家国情怀的承继。“谁非过客,花是主人”,能够和历史对话,和古人对话是一种幸运,古籍重光,不坠于地,是我们永恒的理念与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