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行太保”罗炳辉将军(7)——引敌龙冈

 兰州家长 2023-02-05 发布于甘肃

一九三○年十月,蒋介石在结束了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混战以后,立即策划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到十二月上旬,共调集十万大军,任命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

为进一步统一当时对形势的认识,讨论反“围剿”的战略方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于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江西省新余县的罗坊,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罗炳辉和其他军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毛泽东总政委最后说服了红一方面军的一些高级指挥员和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放弃打中心城市的主张,并根据当时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实际情况,提出并通过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当时红军和苏区虽然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还不巩固,在全国范围内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还没有改变,面对敌人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应当先向苏区内退却,依靠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发现和扩大敌人的弱点,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同时,考虑到湖南敌人的统治力量较强,赣江西岸的回旋余地较小,而东岸连接福建、浙江边界广大山区,那边的敌人统治力量较弱,有利于红军的发展,因此主张红军东渡赣江,在赣江东岸地区作战。

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得到朱德等高级指挥员,包括罗炳辉等同志的一致赞同,也得到江西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曾山、陈正人等的赞同。会议于十月二十六日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

十一月一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此时,红一方面军的总兵力约有四万人。遵照方面军总部命令,罗炳辉和政委谭震林率红十二军,从新余及其周围地区,随主力东渡赣江,进至崇仁、乐安地区,以战备姿态发动群众和筹款,具体进行反“围剿”的准备。在部队内部,深入进行政治动员,讲清敌人进攻的必然性、严重性和红军实行成略退却、诱敌深入的必要性,说明红军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以及对付敌人“围剿”的办法,以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增强胜利信心。

还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帮助附近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搞训练,实行坚壁清野,肃清反革命分子,筹措给养物资,为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创造良好的条件。

到十一月初,敌人的七个师又一个旅已调集完毕。这些部队是:张辉瓒的第十师,邓英的新编第十三师,谭道源的第五十师,毛炳文的第八师,许克祥的第二十四师,罗霖的第七十七师,公秉藩的新编第五师(后改称第二十八师),刘夷的独立第十四旅,共约十万人,已进至南昌、抚州以西及以南地区。

蒋介石还调集蔡廷锴的第六十师、戴戟的第六十一师、刘和鼎的第五十六师、张贞的第四十九师以及马昆的第三十四旅等部,分别在赣西、闽西地区布防,以图堵截红军向东、向西转移。当时敌方的判断是:红军士气旺盛,作战英勇,战术灵活,但兵力数量少,装备差,而国民党军兵力和装备占绝对优势,战略上处于外线作战的有利形势。

因此,不待后续部队集中完毕,就由张辉瓒担任前敌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开始向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十一月上旬,敌人分由上高、高安、万寿宫、丰城、樟树镇(今称清江)等地出动,向红军原来的所在地临江至分宜的袁水两岸地区进攻。由于红军已先期转移,敌人扑空后又继续向赣江东岸逼进。遵照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的命令,红一方面军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阻击、迟滞、迷惑敌人,主力有计划地实行战略退却,于十二月初转移至宁都县的黄陂、小布等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此时,罗炳辉的红十二军军部就驻在小布。

十二月上旬,敌人调整部署,在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南丰一线,完成了攻击前的战略展开;十二月十六日,按照蒋介石指定的日期,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大举进犯。敌人分三路出动:以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并指挥公秉藩的新编第五师为右纵队;以谭道源的第五十师为中央纵队;以毛炳文的第八师和许克祥的第二十四师为左纵队;另以罗霖的第七十七师控制于吉安,邓英的新编第十三师、刘夷的独立第十四旅作为二线部队,担任维护后方交通和“清剿”,

敌人进攻的三路中,以张辉瓒指挥的右纵队为重点,自吉水、永丰向南进犯,按预定速度应于十二月二十日到达东固附近。当公秉藩的新编第五师如期到达东固时,红军和赤卫队稍加阻击后主动撤离,公秉藩扑了空,却直接向鲁涤平和蒋介石报捷,夸大战果,但唯独未向张辉瓒报捷,蒋介石信以为真,立即嘉奖。

张辉瓒率领的第十八师迟于预定的日期,于十二月二十一日早晨才迫近东固,恰巧这一天早上有大雾,误将公秉藩的第二十八师当做敌人,发动攻击,双方激战达四小时之久,互有死伤。事后虽经解释,但公秉藩认为张辉瓒事出有意,就率部离开东固,西移至富田,脱离了张辉瓒的掌握,张辉瓒也呕气不再与公秉藩联络。这样,原来设想的重点也就不存在了。之后,张辉瓒又借口掩护后方,命令所属的第五十四旅旅长朱耀华率部留在东固,仅率师部及第五十二、第五十三两个旅继续冒进。

此时,三路进攻的敌人虽已深入到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但战线拉长,东西相距八百里,兵力分散,加之又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队,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疲劳等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造成红军反攻的有利条件和态势。

十二月二十五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宁都的小布召开了军民誓师大会。主席台的两边写着表达反“围剿”战略思想的大字对联:一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另一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总政委在会议上作了动员讲话,他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了敌必败、我必胜的各种条件,号召红军和苏区人民英勇战斗,为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苏区而斗争。毛泽东的讲话,使罗炳辉和红军指战员受到很大鼓舞,进一步坚定了胜利的信心。会后,毛泽东总政委来到红十二军军部,对罗炳

辉说:

“你率领三十五师,到藤田方向,牵着张辉瓒的鼻子,把他引到龙冈去。”毛总政委还特别强调:

“在引敌途中,只许打败仗,不许打胜仗。”遵照红一方面军总部的原定计划,是要打敌人中路谭道源的第五十师。十二月二十四日,得知进到永丰之源头的谭道源部要进攻小布,红军立即布置设伏,但因反革命分子告密,该敌刚露头就缩了回去。而张辉瓒仍遵照鲁涤平十二月二十八日所谓“总攻”的命令,率十八师两个旅孤军冒进,

故红一方面军将计就计,确定把张部引到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来,再“关门打狗”。

罗炳辉遵照毛总政委的指示,率领红十二军三十五师,从永丰的藤田出发,边打边退,执行引敌任务。

在引敌途中,罗炳辉命令战士故意丢掉一些东西,例如包袱、大刀、马灯、破枪水壶、草鞋等等。敌人看到红军退却的“狼狈”情景,就拚命追赶。

当罗炳辉带领部队爬过一座大山,再上第二座大山时,炊事员送来了饭菜。红军战士看到香甜的饭菜,非常高兴。

可是,正在要吃饭时,敌人追来了。罗炳辉立即下达命令:

“不准吃饭,马上出发。”

于是,红三十五师的部队没有吃饭,又“撤退”了,只留下一个连引敌前进。

敌人追到红军准备吃饭的地方,见到现成的饭菜,就如同恶狗得食,你争我夺地抢着吃。他们的长官看到红军连饭都顾不上吃,自以为得意。正在这时,留下引敌的那个连向敌人射击,敌人又继续追赶。

就这样,罗炳辉率领的部队不断地“退”,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就拚命地“追”。

罗炳辉率红三十五师继续向龙冈方向“撤退”。当翻过几座大山,敌人摸不清红军的去向时,便停止前进。罗军长告诉部队,趁这个机会做饭吃。

吃完了饭,看敌人还没有来,罗炳辉便对红三十五师的周师长说:

“再派两个连向敌人出击一下,等敌人追来时,你们马上向后转。”

到十二月二十九日,罗炳辉率第三十五师,牵着敌人的鼻子,把张辉瓒的第十八师一步一步地引到了龙冈。龙冈南面有条小河,河上有用竹筏搭的浮桥,红军引敌的部队过完后,把浮桥拆掉了,使敌人无法继续南进,只好集中在龙冈镇上。

红三军黄公略军长问罗炳辉:“敌人都来了吗?”

罗炳辉说:“敌人就在后面,离我们不远了。”

接着,罗炳辉到龙冈东南的山坡上,向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作了汇报。毛泽东总政委对罗炳辉说:

“你们辛苦了!路上有没有吃亏?”

罗炳辉回答说:“除三个连还在继续引诱敌人外,其余的部队都回来了。在路上没有吃亏,不过为了引诱敌人,我们给他们做了一顿饭。”

朱总司令、毛总政委都很满意地笑了。此时,听到枪声,他们便对罗炳辉说:

“那好吧,我们也要出发了。”

罗炳辉汇报完引敌到龙冈的情况后,迅速返回到红十二军军部。此时,红十二军及配属的红六十四师,按照红一方面军总部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八时,于君埠街下达的《攻击进占龙冈之敌张辉瓒师的命令》,已在左翼占领了阵地,红三,红四军和红三军团都按命令进入了指定位置,待命行动。

孤军进至龙冈的张辉瓒错误地判断红军主力尚在百里之外,便命令第五十二旅旅长戴岳率部于十二月三十日上午进犯。

那一天,正是大雾弥漫,能见度差。当敌离开龙冈前进仅五六里,正艰步登山时,突然遭到居高临下的红军迎头痛击。埋伏在两侧山区的红一、红三军团各部队迅速发动攻击,并按照命令,切断了敌向西北、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使敌十八师主力成为瓮中之鳖。

戴岳率部仓惶应战,张辉瓒率第五十三旅增援,多次反扑,但均被击退。张辉瓒企图突围,几经挣扎,也未得逞。

下午四时,红军发动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冲来,经过激烈战斗,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共九千余人,于当天黄昏全部被歼,前敌指挥兼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及第五十三旅旅长王俊捷被活捉,缴获各种武器九千余件和大量弹药、物资。特别是缴获到敌人的电台,开创了红军有无线电台的历史。

敌第五十二旅旅长戴岳由于平时尚得兵心,得以杂在士兵中逃跑。留在东固的第五十四旅旅长朱耀华,曾奉命前往龙冈增援,途中闻其师长张辉瓒的败讯,连夜率部后撤。于是敌右纵队彻底垮台。张辉瓒部在龙冈覆没后,鲁涤平十分伤心,亲自拟草电

报向蒋介石报告:“龙冈一役,十八师片甲不还。”

本来,鲁涤平指望他的心腹张辉瓒能一举建功,借以巩固他的地位,也可以逐渐培植张接替他的军权。那知事与愿违,张辉瓒竟惨败到这种地步。蒋介石在表面上仍装得不以为然,给鲁涤平复电说:

“十八师失败,是乃事之当然,不足为怪。我兄每闻共党,便惊惶失措,何胆小乃尔!使为共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吉安为赣中重镇,望严督固守,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稍后,鲁涤平硬着头皮,将其总部由南昌移驻吉安,收拾残局。

当鲁涤平在南昌闻张辉瓒在龙冈败讯,立即电令中央纵队谭道源,着其立即向左纵队毛炳文师靠拢,免再被各个击破。因革命根据地坚壁清野,进到永丰东南之源头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师无法抢到粮食,也找不到向导,师长谭道源觉得黑漆一团,如同在敌国一样他听到西南方向有激烈的枪炮声,故在源头就地停顿未动。

十二月三十日,谭道源看到与张辉瓒的无线电联络中断,觉得大势不妙,本想退兵,但又怕负不战而退之罪,未敢立即逃跑。直至接到鲁涤平的电令后,才星夜从源头仓惶向东北方向的东韶撤退。

在消灭张辉瓒师以后,红一方面军总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二日晚,在小布下达了追击谭道源师的命令,以红十二军为中路,担任正面攻击,红三军团为左路,红三军为右路。

各部队随即挥师向东,追击逃敌。谭道源师于一月二日晨开始向东韶逃跑,其殿后的一个团在途中,被罗炳辉率领的红十二军先头部队追上了,边追边打,敌人边打边退,无法摆脱。谭道源错误地判断不是正规红军,可以对付,就在东韶仓卒应战。一月三日,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和其他兄弟部队一道,飞速追到东韶,在朱总司令、毛总政委的指挥下,突然发动猛攻,谭道源师的指挥系统被打乱,迅速瓦解,被歼一个多旅,仅被俘的官兵即达三千余人。

谭道源看到败局无法挽回,乃率残部向南丰方向逃窜。这是红一方面军在消灭张辉瓒的十八师以后,打的第二个胜仗。

此时,国民党军参加“围剃”的左纵队毛炳文师,闻张辉瓒及谭道源的败讯,慑于红军的威力,也悄悄地撤退了。

至此,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共歼国民党军一个师部和三个多旅约一万五千人,获得了反“围剿”的经验,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根地。

向北逃窜的谭道源于一月五日到达宜黄,本拟从事收容,无奈兵败如山倒,秋风扫落叶,未能站住脚跟,官兵继续向北逃跑。谭道源制止不住,没有办法,只好叫他的参谋长李家白草拟电报,先派人火速去抚州发向南京、南昌报告。电文是:

职师江(按.即三日)晨在东韶遇朱、毛,彭、黄全部号称八军之众,孤军重围,作殊死战,自辰至酉,黄团长敬及营长某等相继阵亡,初级军官死伤光众,战斗之烈,从来未有。职随从员兵或俘或伤,势穷力竭,几难幸免。除将突围官兵移驻抚州整理外,所有损失数目容详查续报。谭道源,微(按·即五日)

谭道源一月七日逃到抚州后,就接到蒋介石一月六日发来的复电。电文是:

微电悉。贵师此次失利,殊深惋惜,尚喜兄等均能脱险归来,从此加以整理补充,惩于前而毖其后,则东彭之失,未始非吾人之石也……特复。

蒋中正,鱼(按:即六日)

谭道源的残部官兵,直至跑到抚州,才算惊魂稍定,驻了下来,但自此士气一阙不振。其师部参谋处长黄宜被俘后逃了回去,随即辞职回家念佛去了。驻抚州的国民党其它军队,见到这种狼狈的情景,都感到触目惊心。

第一次反“围剿”结束后,罗炳辉率红十二军从东韶出发,经小布到达黄陂,在那里参加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

“清剿”的敌人败退以后,红一方面军乘胜转入进攻。

罗炳辉和谭震林率红十二军进到宁都、石城、固村地区,其它各部也进至指定的永丰、乐安、南丰、广昌等县境内,消灭一批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了地方武装,发动和争取了数十万群众,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为第二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鲁涤平由于嫡系部队第十八师在龙冈被歼,第五十师在东韶损失过半,灰心丧气,随即由吉安乘飞机回到南昌,接着就向蒋介石辞职不于了。

一九三一年春,毛泽东还专门写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诗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这首诗词,既是对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高度概括和颂扬,也是对第二次反“围剿”的有力动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