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中医的先进性(二)上——中药与西药谁更先进

 昵称0UxVb 2023-02-05 发布于浙江

(二)貌似先进的西药,从研制到使用都犯了技术路线错误;而貌似原始的中药,却蕴含着高超的智慧,这决定了两者效果上的必然差距

图片

回顾西药的发展史,从最初吗啡、奎宁的提取到后来各种合成药物的开发,都可以看到化学思维的主导。在现代西药的研发中,虽然有细胞实验、活体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流程设置,但化学思维依然存在,比如对有效成分的强调和对药物纯度的追求。为保证药物纯度,西药生产有严格的标准。

图片

对此许多国人包括中医人士都感到自卑,觉得中药与西药比似乎很不科学,除担忧中药质量不稳定外,中药的成分太复杂,风险很难掌控也经常受到诟病。然而,如果认识了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机理,这些看法都会颠覆。

图片

将中医的人体机理和西医的微观认识结合起来,可以看到药物进入人体后有三个与安全有关的系统作出反应。一是阳明胃肠为主的排毒系统;二是肝脏为主的解毒系统;三是肾系统为主的抗毒系统,即所谓的免疫系统。

1、阳明胃肠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其一旦失运将导致内环境的全面恶化,并逐步加重肝、肾系统的负担直至二者最终瘫痪

图片

中医认为,阳明胃肠是排浊的最大通道,阳明经是全身最大的排污系统,五脏六腑的浊毒都通过阳明经排到胃肠来降解。胃肠就像大自然的土壤一样,能够降解百毒。从微观的角度看,人体肠胃中有大量的菌群,就像大自然土壤中各种微生物一样,会对各种浊毒进行分解,未能利用的余渣才排出体外。这个系统的排毒能力有多强,可以从一个医案略窥一二。《名医类案》中记载:古时有个弄蛇卖药的临川人某日被毒蛇咬伤,一臂忽大如鼓,少顷遍身皮胀呈黑黄色,眼见得死了。有旁观道士取一味中药调入新汲水灌伤者口中。服药后不久黄水自伤者口中出,良久复如故,人已能起,与未伤时无异。中医认为,白芷入阳明经,能强化阳明胃肠的排毒作用。一味白芷就使深中蛇毒的患者起死回生,堪称神奇。

图片

一旦人体的胃肠系统运转不利,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就意味着不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还会影响身体的排毒,导致人体的内环境恶化,这会增加肝系统解毒和肾系统抗毒的负担,而且时间长越严重。

根据中医的“别通理论”,肝与大肠相别通,这意味着肝系统的代谢废物、废气,可以通过大肠排出去。这条特别通道的设置是有深意的,因为肝代谢的废弃物往往毒性较大,不宜像其他组织器官那样可以直排到血液里。所以,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形,就会直接影响肝的排毒,进而出现肝火旺的特征。

图片

2、肝是控制血液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所执行的血液质量标准是高度保守的,任何有毒、偏性和活性物质都可能增加其负担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这里可不是简单的藏血,肝就像人体的化工厂,使用数以千计的酵素完成种类复杂的化学反应,要进行营养物质的分解、某些物质的储存、死亡红血球的回收、重要蛋白质的合成、血液库容量的调节等。肝是人体的血库,也是控制确保血液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血液出库后会流经人体所有的组织和器官,肝对出库血液的质量会有严格的把关,并且所执行的出库标准必是非常保守的,以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正常运作的干扰。这种保守性从一个事实可以看出来,即肝对其他器官分泌的激素也会进行处理使其丧失活性和功用。这种僵化执行技术标准没有任何变通的作法令人愕然,其实也是必要的,毕竟血液这种公用物质会影响全身每一个细胞的运作,唯有如此的严格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图片

在人体的各大器官中,肝是个古板僵化而富有牺牲精神的器官,它就像一个技术型理工直男,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各种程序和标准。为了确保血液的出库质量,肝组织会对入库血液的质量进行非常细致的检查,同时也会细致地检查拟加入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其偏性、毒性和活性进行测试、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肝需要调取原材料和各种酶物质进行化合反应;如所需物质缺货找不着,肝会试图自己合成,在缺料又无法合成的情况,肝可能会停工待料并将未达质量标准的血液暂时入库封存。所以,如果输送肝部的营养物质偏性较大,就会加大肝处理偏性的化合工作量,也会加大其合成、等待原材料的可能性。由此不难推测,肝系统一定喜欢自均衡药食。所谓自均衡药食,最典型的是取材于自然生物体的食品、药物,其偏性已经在生物体内作了平衡处理,人体在摄入这些物质后,肝处理其偏性时就不用费心找原材料了,因为纠偏的原材料是同时摄入的。

图片

中医有“偏性越大,毒性越大”的说法,这显然是站在肝角度说的。肝处理偏性物质时,必然会消耗较多的自身物质、能量,还可能使肝细胞和肝内的免疫细胞受到伤害。肝内的免疫细胞属肾管,因而也会伤到肾。所以在肝看来偏性就是毒性,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而西方医学研究也发现,人体摄入自均衡食品时免疫系统的活性都会显著改进,这是自然的,因为肝处理自均衡食品时的能量、物资消耗都会小得多,肾系统受到的伤害也会小得多。

图片

西药会对人体的肝肾造成伤害早已人所共知。这些年来,提纯保健品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危害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如服用铁剂、维生素A、维生素D片可能蓄积在肝脏导致肝硬化、肝脾肿大等中毒反应;有女孩因常服深海鱼油、蜂胶等保健品导致肝功能不正常等。维生素C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如今有研究发现从植物食品中摄取维生素C没有负作用,而吃提纯的维生素C会有副作用,且剂量越大越明显。类似的现象在胡萝卜素、维生素E中也被发现。如果理解了肝的运作原理,这些都是预料中的。所有的营养在进入血液循环前都要过肝这一关,而提纯品对肝来说都是要作偏性处理的。如因种种原因肝不能及时处理(如摄入剂量大、缺配套材料、肝负荷太大),这些物质就会蓄积在肝内,蓄积多了自然会出现肝硬化、肝肿大、肝衰、脂肪肝等现象。需要关注的是,提纯保健品导致的肝损伤和肝功能下降通常不会很快被发现,因为肝的备用量很大,即便损失了80%仍能正常工作。

图片

“原汤化原食”是中国的民间谚语,不知流传了多少年。这个谚语如有道理,可以很好地说明肝对自均衡的追求究竟偏执到什么程度。“原汤化原食”有道理吗?某中医小时候认为是迷信,决定破一破,于是某日吃完饺子后没有按照婆婆“原汤化原食”的要求喝一碗汤,接着状况出现了,连着两天肚子胀得难受,后来补喝了一碗饺子汤才缓解。这是怎么回事?分析一下就会明白,煮过的饺子和没煮过的饺子在自均衡性上是有差异的,煮过的饺子有一部分成分进入汤里,故而和汤合在一起才是自均衡食品,所以不喝汤就会出现偏性。我们或许认为这点差异应该很小,但肝系统似乎不这么看。

图片

中医认为“木克土”,认为肝火旺会制约脾胃的运行。这是很好理解的,肝火旺通常说明肝不堪重负,已经无力处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自然要求脾胃的运转暂停下,以便身体抽调更多能量支持肝的运转。当然,不会每个人在不遵守“原汤化原食”规则的时候都会腹胀,这个例子中的小孩可能因为脾胃较弱才显得特别敏感。

中医对药物的使用还有个“有病则病受”理论,已被医疗实践所证明。该理论的含义是,在正常情况下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的药物,如果生病需要这种药物治疗,那么这个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会由病灶承担,而不会对人体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该理论似乎意味着人体对偏性、毒性较大而人体抗病确实需要的药物,很可能是走某种专用的通道——如淋巴系统,以避免走血液通道造成的副作用。倘若如此,人体免疫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可谓匪夷所思,也意味着向静脉血管直接注射药物的作法是多么让人体难以接受。至于是否确实如此,具体又是如何实现的?有待医学界关注和寻找微观证据。

图片

3、肾系统负责全身免疫系统和修复系统的运作,它具有高度的智慧,但可能因为能量不足、负担过重和缺乏支持而无力

如果将肝系统的复杂性比作一个超大型企业的运作,那么肾系统的复杂性就堪比一个超大国家的运作。

肾系统负责全身免疫系统和修复系统的运作,还可能负责全身气血的调度,它监控着全身从皮肤、肌肉、血液到大小脏器的运作,在抵抗病毒的同时也评估、修复着人体各处的损伤。当人体处于休息、沉睡状态时,肾系统的各种修复活动却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包括调度气血和免疫细胞、灭杀细菌病毒、处理各种代谢废物和毒物、修复身体各处的损伤等等。肾系统的免疫细胞密切监控着血液系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各种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肾系统有庞大的数据库,记录着所发现的各类细菌、病毒的特征,当发现了从未发现的细菌、病毒时,肾系统会作识别、记录,并迅速制订防卫预案。

图片

肾系统防御和修复的智能化水平超出人们的想像。在当今的世界,研制一种病毒的疫苗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虽然也有一个月就研制出疫苗的个例,但与肾系统的效率和能力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在抗病毒方面,肾系统才是真正的专家。有人或许会说,如果肾系统这么厉害,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重大的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白喉、猩红热、鼠疫、霍乱等,都要靠西医研制疫苗才得以制服呢?关于这一点,本人后续会有专文阐述,它所揭示的真相,会让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会知道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发挥是有条件的,必须学会如何激发和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

图片

仔细研究张仲景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方不难发现,张仲景的治疗思想体现了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充分尊重和利用,他的方子很少对病毒的直接对抗,而是为免疫系统的作用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使其有能力对抗病毒和修复机体,比如通过补充心阳肾阳、补益气血提供能量和物质条件,通过活血化瘀、消解痰饮、清淤排毒、疏通经络等措施提供交通和环境条件,通过平衡阴阳、调理气机、祛寒清热等措施恢复机体的功能运转。

医疗实践证明,这种高度信任人体免疫系统的治疗思想在效果上通常远胜于直接与病毒对抗的作法。后世医家用张仲景的方子,对症者往往效如桴鼓,数剂而愈、一剂而愈甚至覆被而愈的案例可谓俯拾皆是。

图片

举个例子,《名方广用》中提到一个病案,某人因下地劳动,被大雨浸林,次日全身浮肿、高热不退,日均尿量不足正常人的2%、脉浮无汗。中医门纯德以张仲景的越婢汤治之,疏方:麻黄10克、生石膏24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服药当夜小便2500毫升,浮肿大消,身热退。后又以防己茯苓汤与上方各服两剂,服后浮肿消失,化验已趋正常【6】。该患者的病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而且属于较为危重的情形,容易出现急性肾衰和心衰。西医认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脓疮感染之后,起病急,主要症状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在此病的治疗上,西医除了注射抗生素外,还会配合使用降压药物和利尿药物,此病案中的患者病情较重,可能还需透析。顺利的话数月可愈(一般30天一个疗程),有研究资料显示西医疗法治愈率不足75%,如不能及时治愈则很可能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可能自愈的,青少年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大多1~2月可自愈。

图片

由此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张仲景的越婢汤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方面效果显著,仅用两三天、三五剂药就治好了如此危重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其效果是西医治疗远不能及的,所花费的成本可能连西医治疗成本的零头都不到。二是对于青少年,西医治疗的效果似乎还比不上不吃药靠人体自愈的效果。

张仲景的方子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略作分析就会发现,越婢汤所用的五味药都是非常平常的常见药,没有一味抗病毒的药物,整个方子起核心作用的是麻黄,其作用是恢复肺的功能运转,通过宣肺达到肃降宣发、通调水道,以及“提壶揭盖”的利尿效果;而生石膏的作用是清除阳明胃经之热,使阳明胃经的功能恢复;炙甘草、生姜、大枣则是张仲景许多方子中的常见组合,主要目的是和缓药性、顾护脾胃,并为身体的机能运转补充物质、能量。显然,整个方子充分体现了张仲景的治疗思想,即支持、激发但不替代人体免疫系统的运作。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