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3213期:灯节也是情人节!吃元宵赏花灯约会心上人,宋徽宗还有一项过元宵节的独特发明

 凯哥好心情f6v8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Image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再一次祝各位朋友生活红红火火,日子圆圆满满,感情甜甜蜜蜜。


文 | 趙玉平

Image


平讲平说3213期#

今天是传统的元宵佳节,大家都吃元宵了吧我吃的是大黄米黑芝麻馅的,连吃了4个。说起元宵呢我们得提一提孔子,孔子家语》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楚王渡江萍实,大如斗,赤如日,而食之,甜如蜜。楚王看着这个大大圆圆、软软甜甜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于是他就派人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此物叫萍实,寓意着吉祥圆满,天下太平,所以这萍实又叫“太平果”。于是后来人们就模仿的样子制作出一种食品,用糯米粉包上美味的馅料团成圆圆的样子上锅蒸来食用,这种糯米做的太平果可以说是元宵最早的雏形。

中国人过元宵的历史由来已久

在秦代,正月十五不能叫正月十五,得叫端月十五,因为秦始皇的名字里边有一个“正”字,为了避讳这个字,正月就得改成端月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编制太初历正式把正月十五定为一个节日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叫元夕或元夜到了唐代称为上元到了宋代正月十五才有元宵节这个称谓,而且家家户户吃元宵这个习俗也是从宋代开始的。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过元宵节的大多数风俗是在宋代形成并发展而来的。

西汉的大文学家张衡写了一篇西京赋》,里边就记载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进行百戏表演的场景,具体内容包括:钻圈儿爬竿飞丸、跳剑、举鼎、弄壶、吐火、吞剑、幻术、歌舞等等等等

到了南北朝时期,除了表演之外,又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灯。梁简文帝写了一篇列灯赋》,里边有对灯场面的生动描述。

到了隋代表演规模也升级了,变成了搭台唱戏。隋书》当中记载,正月十五这一天,搭戏台能搭出去八九里,表演者有上万人。

到了唐代,元宵节的晚上更是盛况空前。《唐书上记载,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元宵节这天晚上长安城点亮的各色彩灯超过5万多盏,而且还起了一座巨型的灯楼,那真是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到了宋代,元宵节观灯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叫“山”。这个是宋徽宗为了过元宵节专门发明出来的,他听说海上有一座瀛洲仙山,形状像一个巨鳌,所以在元宵节的晚上就命人用花灯搭了一座鳌山,他带着后宫佳丽游乐于其中,非常开心。

那么说鳌山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在水浒传中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生动具体的描写。水浒传中有三次生动的元宵节的描述,其中有两次写到了灯看鳌山,第一次是清风寨,第二次是大名府。

我们先来看看清风寨的场景,“在土地大王庙前扎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宋江来到土地大王庙前看那小鳌山,只见: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

不过清风寨这座小鳌山跟大名府的三座大鳌山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水浒传六十六写道,“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围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大家可以看到这元宵灯会真是盛况空前!不过在唐宋年间,人们在元宵节晚上出来不光为看灯,而且也为了看人。宵节还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灯会现场其实就是一个相亲现场,年轻的女孩子平时没有机会出门见人,借助元宵观灯这个机会,正好可以突破一下自己小小的朋友圈,寻找一下意中人。青年男女随身都要带一些写有自己联系方式、基本情况的小纸条,借助看灯的机会可以眉目传情、谈情说爱,也可以发征友帖子,还可以悄悄地递一下小纸条。大文豪欧阳修有一首《元夕》,就生动地描写了元宵情人节的场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另外大家注意,元宵观灯这个字也有美好的寓意,左边一个代表红红火火,右边一个代表人丁兴旺,而“灯”字这个读音就意味着步步登高。所以说元宵节从吃元宵到观灯,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再一次祝各位朋友生活红红火火,日子圆圆满满,感情甜甜蜜蜜。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