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疾病很难治愈?脉象告诉你答案!| 仲圣师友陕西王曾明医生读《内经》

 初上旅途 2023-02-05 发布于天津

图片

图片

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是学好中医的3个重要因素。中医经典,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津梁,熟读经典更是学好中医的必由之路。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一度被认为是其他医学书籍的“源头”。而仲圣元气针灸是一套以《黄帝内经》为构建地基的针法体系,其源于经典,回归本源,很多理念都可以在其中溯本求源。

悦读经典,熟读经典,学好中医,传承中医,从每一个中医人做起。亲爱的师友,欢迎关注、参与仲圣平台【针亦有道】有声阅读栏目。

图片

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

平人气象论篇(5)

逆四时的脉象

原文: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译文:


脉象有与四时相应的,也有不相应的。在某个季节不出现该有的脏脉形,却反而出现其他季节的脏脉,如春夏的脉反而瘦小,秋冬的脉反而浮大,就叫作逆四时。

风热的脉象应该躁浮,反而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象应该虚细,反而实大;病在内的,脉象应该实,反而虚;病在外的,脉象应该浮滑,反而坚涩。这些脉象相反的病都很难治愈,是因为违反了四时。

人的生命以水谷为根本,所以断绝了水谷,就会死亡。脉没有胃气,也会死亡。所谓没有胃气,就是仅见真脏脉,而没有冲和胃气。所谓脉无冲和胃气,就是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石象。

少阳主时的正月、二月,脉象是乍密乍疏,乍短乍长的;阳明主时的三月、四月,脉象是浮大而短的;太阳主五月、六月,这时的脉象是洪大而长的。

 本期阅读嘉宾


仲圣师友 陕西王曾明医生

医生简介:

图片

王曾明,陕西省镇安县人,毕业于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医师,在职执业中药师。现在临床中主要从事疼痛类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等病症的治疗。
 
2020年6月,我开始来到现场跟随刘长青导师学习元气针灸。第一次学习,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刘老师与我以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有很大的不同。元气针灸讲座让我们懂得从建设好自己开始,只有照顾好自己、家人,才能更好的照顾好患者。通过一次次复训学习,也更加领略到元气针灸理论之深,格局之大,让我为之惊叹,更为自己能够学习到元气针灸而惊喜!感谢刘长青导师,感谢元气针灸,为我打开新的临床之门!

编辑:白芍  校对:甘草 、茯苓、大黄、肉桂、桃仁、厚朴、青皮、乌头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