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流三部曲》:悲剧得太过刻意

 装装子的书房 2023-02-05 发布于重庆

2023年第2-4本


文/装装子 

上学时曾读了巴金的《家》,那时便想着要继续读《春》和《秋》,结果直到今天才一口气读完三册。

也幸而是今天来读,因为更能读懂一些内涵吧。

而在以前,只能把它当成一个好看的故事而已。




先说说对这套书的感受

很多读者都提到巴金的这个系列作品,其实是在模仿《红楼梦》,但却是“东施效颦”,既没有《红楼梦》那样精致有趣的情节,又没有《红楼梦》那样娴熟细腻的文笔。

这样的评论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哪怕是模仿,巴金也是有深厚文学底蕴的人,否则没法模仿得这样成功!

但是,同样是描写旧式大家族的落败,《红楼梦》当然更有文采,情节更有趣,内涵也更深刻!

毕竟,如果《激流三部曲》是佳作,《红楼梦》则是神作——两个作品还是差了一个层次。

再说说这套书的败笔

《激流三部曲》中,第一部《家》是最好的,第二三部《春》和《秋》,则开始显得情节疲乏、拖沓、无聊,有想要弃读之感!

或许把《春》和《秋》精简成一部会更完美。

不过,第二三部最大的问题在于,悲剧的走向过于刻意,总感觉好些人的死不自然,更像是巴金笔下的牺牲品,而不是旧礼教的牺牲品!

譬如瑞珏的死,她两个儿子的死、蕙和枚少爷姐弟的死、淑贞的死。

可能巴金觉得,不安排如此多的人物去死,不足以说明旧礼教的“吃人程度”吧!

但我总觉得,他们死得太过刻意,总能看出是巴金的意图,而不是剧情走向的需要!

这可能是巴金过于投入这个作品,以至于总能在书中看到他的悲愤,仿佛不把这些人写死,不足以表达他对那些信奉旧礼教的愚蠢的人的痛恨!

也因此,总有读者说,觉慧就是巴金自己——尽管巴金不承认。

我感觉,巴金在用这些人物的死,来惩罚他痛恨的那些人,他想让那些人看到:看吧,这些“好人”的死,都是你们的愚昧无知害的!你们还敢说你们那一套是正确的吗?承认自己的愚蠢吧!

譬如瑞珏的死就让我感到很突兀。仿佛她不死,就不能说明“血光之灾”的无稽!不能表现出旧制度的可恶!

但是,瑞珏在外出生育之前,并没有难产迹象。而且,她在外生子,也完全可以被照顾好,而不至于死掉。总之,我看不出她非得去死的必要。

但是巴金非要拿她的死,去验证高家那群蠢货的可恶。

更不可思议的是,连瑞珏的两个儿子,后来也被写死了……

另外,把周家姐弟都写死,也显得好刻意,刻意到让人觉得剧情很假。

而且,书中一再强调,这些人物的死,都是旧礼教害的——太过刻意了!

相比之下,《红楼梦》在表达对旧制度的不满这方面,就要高明得多。它不会让人物随随便便的死,人物的死都有铺垫和必然性,让人觉得很自然。

同时,《红楼梦》也不会让人物开口闭口激愤地谈如何反抗旧制度,却处处在告诉读者这些人物是如何被旧制度束缚和迫害的。

你可能会反驳说,两个作品设定不同之类,但是就像那句“没说一个爱字,却把爱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样,我觉得这种写作手法更自然和高级。


唯一让我觉得死得很自然与合理,也能打动读者的,是《家》中鸣凤这个人物。

当年看《家》,最能打动我心的,就是高家这个聪慧而卑微的丫鬟。

鸣凤是没出路的奴隶出身,命运被掌握在主人手中。她本清楚自己注定看不到未来生活的希望,可没想到三少爷觉慧却热烈地向她表明心意,说你等着吧,我今后总会娶你!

鸣凤一开始都不能相信觉慧的话,可是在觉慧坚持不懈的撩拨下,她终于小心翼翼地、卑微地拨开云雾,让自己暗黑的生活透进了一线光亮——而那就是希望!从此,她靠这希望熬日子。

所以,当某一天,她要被主人送给一个老头儿做小,而觉慧却没有任何阻挠行动时,你让这个被给过希望、本就自觉卑微又自怜的少女该如何活呢?

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给一个生活黑暗的人以希望,并让她开始坚信有出路,最后却无情地将其剥夺!

可怜的鸣凤,她到死都不知道的是,觉慧并不是没有能力去帮助她,而是他早已不爱她,早就放弃她了呀!

这个渣男少爷,他对一个丫鬟说爱是容易的,因为他还可以有很多其他选择。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爱却是她生命的全部!

最后说说书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人物——觉新

这个人物很新奇,本有新式学识,也很有才干,却偏偏言行懦弱。

他明知旧礼教迂腐,却像从小被栓住的小象,长大了没被栓住却也不知道逃跑了!

他那一房的人,是书中最有志气的一群人,连他继母都能明是非,偏他总要沉溺在被旧礼教束缚的痛苦中。他不反抗不说,还要心知肚明地拿他自己都知道不对的那套旧礼教去跟自己人辩驳。

对他实在太恨铁不成钢了!他明明知道对错,却永远跟“对”做对,还奢望那些对的人,去理解他的错!

他总觉得自己没办法,其实都是咎由自取。因为是他自己选择了错,而不是对;是他自己选择了妥协,而不是反抗;是他自己选择了迂腐,而不是开通;是他自己选择了痛苦,而不是美好。

反而是他那些开明和有反抗意识的弟弟妹妹,总在不厌其烦地包容和同情他,甚至想要帮他。但是为什么帮不了?因为当别人想要拉他一把时,他却连手都不愿意伸!怎么帮呢?

而弟弟妹妹们见他如此痛苦,谁也不忍心戳穿他“虚伪的面目”,只好任他做个懦弱而痛苦的烂好人!

做烂好人的他,处处妥协,处处吃亏,处处替他人办事和着想,却一点好处没捞到,别人不会感激他,而只会变本加厉地利用和欺负他!

为什么呢?因为做烂好人太没底线,以至于别人觉得烂好人被欺负、吃亏都是应当的!

说白了,做好人也需要适当,否则没人记你的好,也没人感激和欣赏你的好!

幸好,最终觉新在被二弟觉民骂了一顿后,撕下了懦弱而虚伪的面具,不再去维护旧的制度!


 ps:读完三部,推荐读《家》,剩下两部可快速翻阅!但是巴金这套作品的反封建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名副其实的佳作!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