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 | 祝众生安乐,世界和平

 江夏心学 2023-02-05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祝众生安乐,世界和平
图片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知多欲是生死的根本。都是描述凡夫的迷昧,迷昧的生活方式和过患。

众生由于无始无明,因此心迷昧了,就失去了跟他存在本源的联系,跟他的灵性生命的联系。虽然本具,但是不能显用,所以,犹如无源之水,因此失去了生命的安全感。去生命的安全感以后,心就向外求,生起种种的贪婪和愤怒。

很多人学佛以后觉得,学佛人不可以贪心,不可以发脾气,理论上是知道,但是做不到,遇到环境还是要贪心,还是要发脾气,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贪婪和愤怒当然都是问题,但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是我们的生命没有安全感。我执著于这个渺小的色身就是我,要面对这么一个浩瀚的宇宙,我总觉得我太渺小太弱小了,所以,我拼命想多占有一些物质,多占有一些财产来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认为这样我的心会安全感一点、有保障一点,贪婪就由此而起了,所以,他的背后问题,实际上是生命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会愤怒?因为觉得担心,因为有我执,所以迷失了,觉得人家伤害我,担心破坏我的财产,所以,我很愤怒。其实贪婪和愤怒的背后是生命没有安全感,这是问题背后的问题。

再往后来观察,生命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执,因为我们的心迷掉了,我执著于这个身体是我;或者好一点点,认为身体不是我了。

图片

执著于身体是我的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如何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打扮得漂亮一点,这样迷迷昧昧就过一辈子了。还有一些人他不在乎这个,说身体不是我,但精神是我,我能够思想,所以,他就很注重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很执著于自己的观点,这是我吗?

这也不是我,但是,凡夫因为迷昧都会执著,因为我执,所以,生命不安全感的背后还是因为我执的缘故

这样我们就找到根源,要断我执。要知道其实本来无我,对不对?

这个色身不过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色法之流,物质法之流,我们的心也不过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心法之流,心理活动,哪里有一个真正的我?

都是刹那生灭,都是无我的。一切万法都没有主宰,都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因为作者、受者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只有缘起的如幻显现,这样的时候能够真正地知道,没有我,现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够真正地断除贪婪和愤怒的根。

佛教教导说,凡夫心多贪欲是因,受种种生死疲劳的苦是果。

图片

蕅益大师说:对于本具的明德,迷而不觉。凡夫都是这样的,我们本具明德,但是,我们迷而不觉。迷而不觉以后就幻成了身,幻成了整个世界,幻成了身心,幻成了身及家国天下,就名之为物。

也就是《首楞严经》所说的:“迷妄成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是物。

什么是事?反迷归悟之功,就称之为事,名之为事。物有本末,万物的本就是本体界的道,就是明德,末就是现象,就是森罗万象。

事有终始,明明德,这件人生大事,这个明明德就是我们人生唯一的根本的大事,这才是事,其他的都不是事。真正的事就是指这件人生大事,明明德。

明明德的终就是止于至善,它的开始就是认识自己。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我们要明明德,我们本具明德,这就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就是明明德这件大事的开始。

图片

它是在一层一层深入,一层一层递进。从最初的、最浅的,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独知、要慎独。

一直说到要日新、又新,不断开启鲜活智慧,不断激发对众生的这种同体大悲心,这是日新、又新。

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刹那都是全新的,这是真正做到诚意。

当你每一个刹那都做到是全新的、没有思惟的路径依赖的时候;那么当你做到每一个念头,都是倾注整个法界之力,活在当下的时候;

你每一个刹那都是全息的,都是含载了你整个生命的能量。你一定就是圣人,起码你开始这一念,能够做到这一念就是圣贤,久而久之必定是成贤成圣。所以,这样来做到日新、又新。

又进一步说到了,已经达到了日新、又新这么一个高度,每一个念头都是遍法界心,诚意做到这样的功夫,那么,就已经是做到圆满了。

圆满以后它必定由内向外,必然会流露出来,必然就会要有外在的事业、外在的功德、外在的事功,能够内圣外王,能够使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能够使民心归附。

图片

孔子曾经有学生向他请教,说怎么样才能够做到长盛不衰呢?孔子就说了四条:“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大智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这个是大有若无。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是大勇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这就是说富有天下,富而好礼。

一切众生无论他觉与不觉,生命都本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生命都本具智、仁、勇三达德,这个就是理即佛、理即觉。

能够听闻到这些妙理生命开始觉醒,从对物欲的贪求之中觉醒过来,这就是名字即佛,就是名字即觉。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不管大到国家,大到世界,小到团体,小到公司,要强盛都要依靠这个四个根本方法。

总而言之就归结到我们一定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要做菩萨,不要做自了汉;

做君子儒、做菩萨都是要能够敢于担当,都是要能够发菩提心,像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图片

顾炎武曾经写过一首诗,大家可以用这首诗来勉励自己。这首诗是描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精卫鸟想把海填掉,它虽然很弱小,但是,它的志向很大。它衔着土、衔着树枝去填海。这个比喻什么?

比喻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这种担当。努力去要能够影响和提升一个时代,有这样的匹夫有责的心 。

图片

顾炎武这个诗也写得有点味道。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这四句话就是问,就假设有一个人问这个精卫鸟、这个小鸟,这个古今中外很多事情都是不公平的,你为什么要空自苦呢?你为什么要填海呢?“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这四句就是模拟这个精卫鸟的回答,这个就像普贤行愿一样,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这是感叹,就是指你这个精卫鸟为什么要那么傻呢?

你没有看到还有其他很多各种各样的麻雀、燕子,它们也跟你一样都到西山去衔木条,但是,它们不是去填海,它们只是为了自利,为了去筑自己的小安乐窝,不管天下的安危。这都是比喻人间。

所以,要能够真正有担当,愿我们真正在世间行菩萨道,真正用好大学之道,实践好大学之道。也愿国家兴盛、世界和平。

回  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