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管理)去现场的十二个目的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3-02-05 发布于河南

领导(管理)去现场的十二个目的
领导(管理)不定期去现场,也许在有些人的认知中就是为了发现问题,除此之外貌似就没有别的目的了,果真如此?那若不只是为了发现问题,领导(管理)去现场还有什么意义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认知,导致有的领导(管理)一天到晚紧盯现场的不足,只要一出现不足,不是批评就是罚款,搞得现场的人员每天如芒在背,紧张兮兮,甚至都不敢做事了,唯恐出现什么错误被领导发现导致自己挨批受罚。
其实,真正优秀的领导(管理)去现场,真的不只是为了发现问题,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领导(管理)关注,否则,现场的安全、质量、效率、成本、进度、交期等等是很难实现的,同时也会导致现场的工作氛围压抑沉闷,试想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哪会有良好的工作心情?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情,哪会有好的工作心态、干劲与激情?没有好的工作心态、干劲与激情,何以能保障安全、质量、效率、成本、进度、交期?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发现问题,只是其去现场的其中一个目的,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最关键的目的。
第一:发现并督促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领导(管理)去现场,自然是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现场问题管理形成闭环,有效防止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第二:发现管理规定存在的不合适之处
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制度去管理,不要靠人去管理,但制度发布了,是不是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是不是与现场的硬件以及配备的工具相匹配?现场人员是否能正确理解并规范执行到位?所有这些都要到现场进一步验证确认,及时发现不当之处,及时组织修正完善,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与落地性,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一定要用心验证确认发布的规定是不是存在有不当的地方,比如:
1.规定的内容意思表达的不直白;
2.规定的内容与现场条件不匹配;
3.内容换一种方式表达会更合适;
4.对内容的理解存在有歧义情况;
5.规定的内容超越了现场人员的理解能力;
6.规定的内容前后存在冲突或衔接断档;
7.……。
第三:亲身体验现场管理规定的可行性
现场的所有管理制度应该是约束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老板,高层,还是中层,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制度的遵守、防护用品的佩戴、违禁品的离身、禁穿服的更换等等。
虽然这些规定在发布前经过了反复的讨论会审,认为可行,但真正在用的过程种,未必就是可行的,所以,有些制度是不是真的可行,只有亲身体验了,才知道,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制定的一切要求都是非常合理的”。
作为领导(管理)有责任、有义务到现场亲自体验下所颁发的制度的可行性,通过自身的体验,发觉制度存在的瑕疵,及时予以修正完善,以确保颁发的制度能得到一线人员舒适性的贯彻执行,否则就会导致“领导(管理)只是理论上认为制度可行,实际上还存在有些许不当”的情况,总是认为“现场人员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现场人员的问题”。
第四:给予现场人员予以鼓励和关心
现场一切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作业人员的努力与付出,没有现场人员的努力与付出,目标就是零,如何让现场人员在快乐的氛围中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除了要给予合理的薪酬待遇,最重要的更需要领导(管理)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关心,有效消除作业人员内心的不满或不平衡,扶正作业人员内心的错误思想认知。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一定要记得多给现场人员予以鼓励和关心,实现走心管理,缩短领导(管理)与作业人员相互之间的距离。
第五:聆听现场人员反馈的意见或建议
现场的硬件和软件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现场人员比领导(管理)要清楚很多,也许现场人员的方法在领导(管理)看来有点笨拙,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只要可行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务必要在可行的情况下,多与现场人员沟通交流,用心聆听现场人员反馈的建议或意见,精心思考分析,合理采纳用于修正完善,以示对现场人员的尊重和给予现场人员充分的认可。
试想,现场人员一旦被得到尊重和认可,还会没有工作干劲与激情?
第六:发现现场存在的管理缺失之处
现场管理是否已经很完善?是不是还存在缺失的地方?不能凭借想当然地认为,而要多去现场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所以,作为领导(管理)去现场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用心观察,发现现场管理存在的缺失之处,及时补救完善,防止因管理缺失导致现场作业出现偏离,引发事故,给公司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七:维护制度规程与标准的尊严
制度、流程、规程、标准的后盾力量在哪里?毫无疑问就是公司的领导(管理)。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就是给颁发的制度、流程、规程、标准提供强大的保障力量,就是让任何人内心都明白“制度、流程、规程、标准就是公司做事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不可逾越,任何人都必须具有规则红线意识”,否则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领导(管理)做不到这点,就会成为制度、流程、规程、标准的破坏者,一次小小的破坏,就会在公司内部形成“破窗效应”,导致制度、流程、规程、标准被狠狠地踩在脚下、抛之脑后,导致制度、流程、规程、标准形同虚设,荡然无存。
所以说,领导(管理)去现场,一定要及时对任何不符合制度、流程、规程、标准的行为说“不”,不论是谁,务必要做到及时止损,不要因为面子、情感而毁掉了制度、流程、规程、标准的尊严,一定要记得“持续严格遵守要求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违背要求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主要出现一次违背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出现无数次,只要出现一个人违背没有得到处理,就会跟随无数人效仿。
第八:成为制度规程与标准落实的表率
领导(管理)在公司是什么?就是团队言行的表率,就是团队言行的榜样,领导的一言一行就是团队做事的标准准则。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务必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律能力,坚决不能做出任何有悖要求的动作,必须让自己成为公司制度、流程、规程、标准的落实的表率和榜样,才能确保公司颁发的制度、流程、规程、标准得到有效持续的落实,形成常态化,成为习惯。
第九:提升在作业人员心目中的威信
领导(管理)在团队中是不是具有威信?是不是具有魅力?是不是具有追随力?不是你的办公室有多高大上,不是你的座椅有多美观,不是你的权力有多大,不是你的位置有多高,不是你的工资比别人多多少,而是你对规则的贯彻力,只有能自律贯彻规则的领导,才是团队真正认可和尊重的领导。
所以,领导(管理)去现场,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是领导(管理),而是通过自己的合规的言行展现自己的领导(管理)魅力,提升在团队心目中的威信,否则就会导致团队认可你的位置不认可你的人,认可你的名不认可你的分。
第十:缩小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感
领导(管理)要想办法缩小与团队之间的距离,才能聆听到团队真正的心声,才能感受到团队对领导的满意度,否则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虚假的,最起码虚假的成分多与真实的含量。
所以说,领导(管理)要多去现场走一走、转一转、逛一逛,在消除作业人员内心的不平衡感受的同时,有效拉近了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提升了团队的战斗力。
十一:强化现场人员的责任心与执行力,是现场人员利益的保护者
领导(管理)永远是制度、流程、规程、标准落实的监督者,永远是制度、流程、规程、标准落实的执法者,领导(管理)去现场,就是监督力量的存在,是偏离行为的警示者,是合规行为的支持者,是三随行为的惩戒者,所以说,领导(管理)去现场最大的目的就是强化现场人员的责任心与执行力,杜绝任何偏离行为的出现和三随思想的发生,从而保证现场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所以说领导(管理)去现场更是现场人员利益的守护者与保护者。

十二:发现现场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地方

员工为什么不愿意持续做好?员工为什么不愿意持续优秀?本来做得很好的员工为什么突然站到了抵触的队伍中?本来表现很优秀的员工为什么最先提出辞工呢?……
是因为他们看到了:
“做好了、做到了,和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没有多大区别”
“做好了、做到了,领导(管理)根本不关注,没有存在感”
就会走向反面引起领导的关注,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说,领导(管理)去现场,不要只是盯问题、盯违规、盯违纪、盯不足,更要学会善于发现今天的现场和昨天相比,有哪些进步?有哪些亮点?今天的人员和昨天相比,有哪些不一样?对于进步的、有亮点一定要予以及时肯定和表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学会造声势公开这些进步之处与亮点之处,不但要表扬鼓励,更要公开奖励,让进步与亮点不仅得到物质上的好处,更要得到精神上的好处,刺激那些落后的争取站到愿意进步的队伍中来,鼓励愿意进步的持续进步,这才是领导(管理)去现场的最重要的目的。

1.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绩效的12种做法

2.一分钟读懂执行力(干货)

3.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具备“九心”

4.提升现场安全检查效果:“六多”法

5.生产班前会:三查、两讲、五确保、一抽查

6.关于企业推行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7.开工日生产部门需落实的“7个一”

8.春节假期结束,正式复工前需落实的十件事

9.假如公司没有质量部,没有安全部,结果会是?

10.岗位职责,假如公司没规定,领导没说明,作为管理者,是做?不做?

11.(深度思考)决定企业管理变革活动成功与否的是什么?

12.优秀管理者心中永远装着五件事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