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解读】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研究

 王生不易 2023-02-06 发布于湖北

    “点景”是中国画中特有的表现方法。明代袁宏道《答李酉卿书》中“丘大狼狈乃尔,恐阎罗亦用他不着,留与世间点景而已” 首次提到“点景”一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其下养苔如针,点以小石,谓之花树点景。”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点景”一般作为画眼处理,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对“点景”的表现形式进行总结发现,“点”在画面中常常处理为小;“景”在画面表现具有场景或情景的特性。“点景”在山水画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观念性、叙事性、时代性的特征,艺术表现中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视觉性。对“点景”的深入研究也是重新打开中国山水画研究的一扇大门。

在汉代,山水画主要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画科,这一时期山水画处于稚嫩摸索时期;隋唐山水画开始兴盛并快速发展;宋代构建出山水画经典图式,形成山水艺术的高峰,对元、明、清绘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代山水图式中,“点景”表现元素极为丰富,既有单独人物或建筑作为“点景”,又有故事场景作为“点景”呼应画面的主题。本文以宋代山水画为研究范围,以《宋画全集》收录的作品为研究参考,梳理总结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的艺术价值。

一、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分类

宋代是山水画成熟时期,画面表现涉猎十分广泛,“点景”表现种类繁多。按“点景”特征可分为人物故事、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生活用具等;按“点景”题材可以分为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表现内容;按“点景”结构关系可以分为单一“点景”和组合“点景”。“点景”本身融于整个画面之中,为了便于深入研究“点景”在山水画中重要性,下面对单一“点景”和组合“点景”进行分析:

(一)单一“点景”

单一“点景”主要出现在宋代小品山水中,单一“点景”在画面中主要有:人物,如达官显贵、城市平民,也有文人墨客,更多的是乡野郊民,而其所画人物的神态、动作丰富精彩;建筑,如亭台楼阁、庭院屋宇传达人们对隐于林间的向往;飞禽、走兽、生活用具等,在画面特定场景中形成一种视觉的凝聚点,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二)组合“点景”

宋代山水大多采用全景式、边角式、连绵起伏式、空旷平远式构图的方法,而“点景”往往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具有情节性的“点景”组合,常见的有社会风俗、历史题材及传说故事等内容,反映作者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同时,宋代经济发达,手工业生产能力提升,山水画中也出现精致细腻生活用具。例如“寒江独钓”“溪山行旅”“深山藏古寺”“山道盘车”等现实情境。宋代山水画中受宗炳提出“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等观念影响,主张画家或以情铸景,或见景生情,以创造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因此,组合“点景”往往呼应主题,对主题起到凝练升华的作用,强化作者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物我统一的艺术意象。

二、宋代山水画中“点景”表现特征

宋代山水画在继承前人技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笔墨形式、空间架构、“点景”表现逐渐丰富,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图式风格。此时山水画中“拟真”的追求,更加注重空间和时间的表现,其中“点景”凭着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使得画面空间和时间更为明确和突出。

(一)空间表现

空间在中国山水画中采用散点的观察方式,宋沈括《梦溪笔谈》里曾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美皆仰画飞檐,其说以为自下望上,如入平地望塔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小观大如人观假山耳……自有妙理。”目前存世的宋代山水画主要采用全景式构图、分段式构图、边角式构图等,构图有着明显“以小观大”的视角,这些构图空间表现中受郭熙的“三远法”影响,“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受“以小观大”和“三远”影响下,通过“点景”在画面的中小将画面整个大的空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大的山水空间,强化画的“三远”比例关系。“点景”在空间中注重比例关系,采用“拟真”笔墨强化画面的真实感。

马远的《踏歌图》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上部远山采用设色弱化处理,中部则以挺拔的高山立于画面左上角,山林中下部林中若隐若现的楼阁景色。下部则为近景描绘,翠竹垂柳,溪水石桥间,几个农民正结伴踏歌而行。中部楼阁景色和下部几个农民是画面精彩“点景”部分,画面运用渲染的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楼阁,成为区分画面中景和远景重要媒介拓展画面的深度。近景中选取了左右两组互相呼应的6个人物,通过夸张的动作将踏歌欢乐的气氛表现得活灵活现,呼应了创作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增强画面整个空间的深度感。


马远《踏歌图》 绢本,水墨,纵:191.8cm,横:104.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踏歌图》 “点景”局部

(二)时间表现

宋画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不同时间段内山的自然变化总结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自然,画家注重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时间条件下的真实面貌,使观者具有亲历山川的时间和空间之感,最终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艺术追求。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用“春山淡冶而如笑”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画面充分运用了他提出的三远法:远景峰峦婉转,逶迤连绵,中景和近景,奇峰怪石,表现出极具动感、生机勃勃的群山。画面中利用娴熟笔墨和时空结构再现出梦幻般的时间和空间,其中相呼顾盼的山头、奇峰怪石、枯木成林,形成画面的主体,或疏或密,或直或欹;“点景”亭台楼阁,显隐藏露,忙碌的行人,渐行渐远,表现出春雪已消、冬去春来的景象。画面中人物和建筑使观者达到看此画令人生此意的时空,如真在此山中畅游也。

宋 郭熙《早春图》 轴,绢本设色,纵:158.cm,横:10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宋代山水画中“点景”的文化性

山水画早期发展过程承载对“道”的探索,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以形媚道”的观念逐渐发展成熟。宋代儒、释、道不断融入理学观念中,对当时山水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宋代山水中注重对“拟真”的追求,注重观察自然强调画面的真实感,对不同的地域表现中采用“拟真”的笔墨表达现实中真实的景象,因此宋代山水中带有真实叙事性特征。“点景”却是直接受社会经济状况和绘画风格影响的产物,因此“点景”是叙事性重要载体之一。

从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在布局、形式、内容以及画法的演变来看,“点景”的形式内容与当时社会状况紧密联系。“点景”不仅是作者的感情寄托直接再现,也是对现实生活、社会需求的直观映射,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思想、生活状态及人生理想与抱负的反映。高居翰认为:“在山水画'物化’过程中,使山水树木在素绢之上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观者心中能够引起当他有异样的情绪,图画就有了取代实景的力量。”正是山水画中“物化”的过程中,作者的自身活动置于自然的景象之中,通过画面中若隐如现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安置的一些人物,达到以追求山水为理想的隐逸境界,“天人合一”的理想化的纯净和超越的高度。或者画面中以渔隐人物、寒江独钓以寄求“不谴是非”“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虚静、恬淡的老庄思想。再者呈现的是一种对现实华贵丰裕生活的歌颂。因此,画家利用山水画直接反映当时生活、社会背景,如南宋时期的“马一角,夏半边”就是直观地映射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居于江南一隅。

宋代山水画自身带有一定的叙事性,画面中通过特定时间、空间和人物情节再现出一种具有动态的时空。例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作为宋代山水的经典图式,画面高耸的大山,近景则描绘湍急的溪流,有一队车将要小心翼翼地通过溪流,表现出一个静态时空,通过不同的人物动作,强化画面中紧张的动态与静态的山石形成鲜明的对比。画家通过巧妙构思,以其叙事性特征,对后世绘画,尤其是院体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溪山行旅图》 绢本,纵:206.3cm,横:103.3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局部)

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画家通过“物化”将现实真实物象与画面完美结合,使得“点景”具有丰富同时期的文化属性,成为一个微观的宋代现实社会真实的再现。

四、结语

宋代山水画中“点景”以其独特的位置经营、丰富的表现技巧,不仅成为画面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成为画家情感传达的路径。宋代山水画巧妙的构思及情感表达,通过“点景”将造化与心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画家某种情感寄托及追求。同时“点景”以一种特殊笔墨符号流露出画家作品的象征倾向和审美概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