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而后能虑”的中医解

 m175 2023-02-06 发布于黑龙江

总的来说“脾在志为思”、“脾藏意”就是指脾脏主司人的思考、记忆等意识活动。

脾主藏营、舍意、主思。我们常说“意思”,脾舍意,脾主思,所以说,“意思”全与脾相关。脾既然已经主思了,脾又为什么“藏意”呢?

我的理解是,一方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意义在于产生与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就气机升降而言,脾胃升降功能推动着人体一切气机之升降,或者说人体气机升降是以脾胃之升降为内在推动力。机体气机升降是以脾升胃降为轴心,脾胃升降构成了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藏意与主思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脾主运化与主气机之枢关系的情志表现,即只有在“脾藏营,营舍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具备思考敏捷,从而维持人的认知与情感之“思”的正常活动。所以,意藏于内而支配着思的活动,思是意的外在表现。

四、安而后能虑

为什么要先“安”而后方能“虑”呢?

从中医来分析,脾能思的基础源于脾能安和。脾能安和则水谷得化,濡养心脉,则心能主神且脾能主思;反之,若脾不安和,会影响脾主思的功能。

其一,脾之运化失司,酿湿生痰,痰邪随气可四处流窜,上蒙清窍,神明受扰,情志出现异常,此时即会导致思虑不能;其二,若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不足,精神活动所需物质基础匮乏,神明失养,亦可出现不能思虑。

我的理解是,“虑”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功夫和境界,需要心中先静而安。而心若能静而安,除了可让人除去纷扰之虑外,还可生发聪明睿智。比如,《二程遗书》云:“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何有不至?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智皆由是出。”

从中医来分析,心静而安即是心气和的表现,心主神明,心含君火。若心能静能安,则自然能主神明,君火自然明亮,聪明睿智即自然透出。

《内经》有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为人生命之大主,心神能虑,则人能发挥才干,能利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说,心主神明的功能必需正常,这就要求心气能处于静、安和的状态。

小结

我读“安而后能虑”一语,有以下三点感悟:其一,知此“虑”与脾相关;其二,知“虑”不但是睿智深思,且能感悟有得;其三,知做学问的顺序:心非定不能静,非静不能安,非安不能虑,非虑不能成就。

人能定,自然就静,不躁动。《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这五步功夫其实是做人做事成功的诀窍。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相信,定为基础,以定为本。我把心定于中医,颠沛流离,不离不弃。每天学习中医,思考中医,实践中医,写作中医,自觉沉迷其意,乐而忘返。(董洪涛)#养生#

来源:善生活养有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