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门古桥之洋边村石板桥

 陈江谊 2023-02-06 发布于广东
江门古桥之洋边村石板桥
Dr.Chen
02-03
阅读 23
洋边村是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的一条村落,因古代靠近银洲湖的支流虎坑河而得名,五邑地区先人称大河为洋,以前河流比现在宽广很多。今天到沙堆的那伏村拍桥,回程经过洋边村,在村的东北面约260米,X540县道的北侧河溪上见有一石板桥,停车拍了一下,该桥长约3米,宽1.5米,南北走向,很有可能是灌溉渠上的桥梁。
南岸桥头望对岸,有一块铁板封锁了道路。
北岸西侧
北岸桥头,可见五拼的桥面。
南岸桥头,公路的远处就是洋边村
南岸的桥台
东侧的河溪
进入村子,一位老人热情的带我去找古桥,沿小溪来到村子的山边,这里有一座观音庙,庙前有一横跨在小溪上的石板桥,老人说,这个桥非常古老了,以前他们村立村的时候就在这里,他指着庙前梯级处说,就是这里,可惜用水泥加宽了。这个村在元至大年间立村,如果是,那就有700多年了。
隐约可见两拼的石板。
桥下的小溪。
这里还有一个古井。
沿小溪回到村里的池塘,这里也有一座石板桥,以前也是两拼的,现在已经加宽了。分不清那一块是原来的了。
其中一块石板应该是祠堂的门联构件,文字被水泥遮挡了,雕刻仍可看出非常精美。
桥边古老的榕树。
村里的碉楼,外周用几层的铁箍围了起来,在楼东面的墙壁上可见一炮弹炸出的弹孔。老人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犯沙堆,日军司令部就设在那伏村,新会县义勇游击大队奋起反击,最终俘虏了日军司令及其官兵几百人,缴获大批枪械弹药,大获全胜,这就是当年血战留下来的见证。
池塘边一座1956年的建筑。村里还有一块岭东北学校的石匾,可惜没有找到。
江门陈江谊
2023.02.03
请尊重知识产权,未经允许,不得转录。
更新于 前天
来自作品集江门古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