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亚崖州区:打造近悦远来、才智集聚“强磁场”

 天堂的咖啡屋 2023-02-06 发布于海南

“博士村长”活跃在田间地头促农增收,“银发精英”聚集在城乡之间发挥余热、青年人才挥洒汗水勤勉工作……今天的三亚市崖州区,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强化制度创新、搭建引才平台、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如今,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崖州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以“1+3+2”工作体系为引领,为全面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文章图片1

南京农业大学姜爱良团队携手三亚崖州区抱古村发展睡莲产业。武昊 摄

柔性引才盘活人才资源

下村就是上班,走到田间地头,戴起草帽,挽起裤子,“博士村长”杨小锋在熟悉的三亚崖州区城西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栽培技术指导。

教技术、出思路、解难题,杨小锋和团队成员一起察村情、促发展。推广优质青瓜、豇豆等种植提高村集体收入;建筑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增收渠道;“绿肥+制种+瓜菜”等模式探索让土地生金;地力提升和豇豆减药技术推广让传统产业提质……

“要用实际行动,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这是杨小锋团队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区17个“博士村长”团队的初心使命。

人才是如今最急需也是最稀缺的资源,如何“弯道超车”抢占人才招引制高点?崖州区委书记樊木有信心:“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崖州坐拥科技城'人才’富矿,就要善于借力蓄能,柔性引才盘活人才资源,挖掘最大效能。”

聚焦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产业发展速度慢、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造血”能力弱、人才资源短缺等重点难题,2022年崖州区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博士村长”发展模式,从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11所涉农高校、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创新聘任122名博士人才,组成17个“博士村长”工作队,按照“一帮一”模式衔接服务17个村,围绕挖掘特色产业、实施项目合作、转化科研成果、开展农技指导等内容,充分发挥博士人才在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智力和科研技术优势。

在“博士村长”模式加快高层次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的同时,一批“银发精英”则汇聚百姓最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聚力献智。

“我们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荐才’用好候鸟人才,陆续引进教育、卫生系统'银发精英’11名,成立3个名医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一批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崖州候鸟人才志愿服务队,赋能崖州精神文明建设。”崖州区组织部部长孙涛涛说。

深度分析自身优势和市场前景,围绕特色产业链整合各方资源精准推进柔性引才,崖州区积极克服刚性引才的天然劣势和瓶颈,充分发挥区城融合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帮扶等方面的综合资源优势,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渠道,以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开放姿态,打造近悦远来、才智集聚的“强磁场”,借脑借智勇闯区域创新发展新路。

人才赋能联动项目发展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项目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两者如何精准匹配,碰撞出“1+1>2”的火花?

南京农业大学姜爱良团队携手抱古村发展睡莲产业;三亚华大研究院方晓东团队牵手南山村力促南繁成果就地转化;海南农科院三亚研究院魏立民团队在赤草村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方向……

崖州区区长童立艳表示,崖州区坚持以人才为核心,以项目化推进工作求实效,积极搭建平台,探索“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团队)、落地一个重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模式,努力实现“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文章图片2

三亚崖州区“博士村长”三公里村团队成员与村干部在玉米实验田里交流沟通。王将就 摄

冬日的崖州区三公里村暖意融融,田间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长势喜人,三公里村数字生态农业基地正在加速建设,果香四溢的芒果即将拥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崖州区与广东省科学院合作迎来的新成效。

抢抓重点园区快速崛起、自贸港科创高地建设机遇,用机遇吸引人才,崖州区将人才牢牢“镶嵌”在项目链上。

以人才为支撑提质传统产业。用好南繁溢出成果,农业专家驻田指导,加大“新奇特优”农业品种的引种和立体绿色种植等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亩产价值;高标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携手知名科学院所,高标准打造琼粤科技合作城、建设4个院士技术创新中心等,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在农业新赛道做出新意、有新成果。

以人才为支撑推动前瞻布局。邀请文艺人才谋划推动艺术小镇、创意花集等打造,为美丽乡村建设拓展新路子;携手上海世外、寰岛等知名教育机构,持续布局优质教育供给,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

以人才为支撑厚植生态底色。力促大唐、华能等加快布局崖州,推动大唐三亚60兆瓦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华能南山电厂2×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扩建项目、三峡崖州100兆瓦农光互补蔬菜大棚+储能光伏项目,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用好院士资源,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中心渔港含盐废水处理、崖州湾海岸带修复等工程打造“秀美崖州”。

制度创新构建人才乐园

文章图片3

三亚崖州区抢抓重点园区快速崛起、自贸港科创高地建设机遇引人才。王将就 摄

为引育、留住年轻人才,崖州区创新推出“雇员制”管理模式,从顶层设计建立用人制度、雇员员额统筹动态管理、打破工资“无为”模式,着力营造比担当、比实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有效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扎根基层。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崖州区着力营造人才最优“生态圈”,全力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创新设计平台力促人才引育。探索“平台+资本+市场”模式,崖州区与深圳人才集团合作成立海南鹏崖国际人才集团,实施人才项目、“产学研”融合,交流培训等领域合作,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优势,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依托农业科研单位、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等载体建立“崖州区南繁人才小院”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专家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活动提供精准需求对接及人才政策服务,推动专家服务乡村振兴长效化、常态化。

文章图片4

低空俯瞰三亚市崖州区梅联社区。 王将就 摄

抓好制度设计做优发展环境。“开年第一课”全员培训让干部“收心”更“专心”,全年按照“分级分类、全员覆盖”原则,全面开展各行业、系统干部职工专业化大培训;选派60名干部与企业项目“结对子”,“点对点”服务60家企业;实施“揭榜挂帅”攻关行动,发动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认领12个区级“揭榜挂帅”榜单攻坚任务,推动从“揭榜”到高质量“履榜”,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养,为想干事者争取平台、为能干事者搭建舞台。

聚力整合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区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各村社区、居“两委”干部至少“一对一”联系服务1名专家人才;开设区级人才政务服务“单一窗口”,设立人才服务专职“崖小二”;党建引领加大教育、医疗等优质民生资源投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人才在崖州“身安心安、身入心入”,汇聚区域发展强大合力。

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群贤毕至、群星璀璨的崖州生机盎然。(撰文/肖皇)

博士驻村手记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自2022年6月底被崖州区委任命为梅西村“博士村长”以来,我和同事们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服务工作。

梅西村是“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乡村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谐、乡村产业兴旺”的美丽宜居村庄。

这半年多来,我们首先做好文化宣传,积极建设美好乡村。团队成员蔡璐璐和潘磊参加了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推出的《美丽乡村》宣传片拍摄。12月央视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三亚拍摄,在“探访农作物种子繁育的'大本营’”这期节目中,我应邀参加录制。

同时,2022年我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加强生物安全,助力产业发展。

自2022年10月以来,团队在梅西村火龙果果园发现进境检疫性害虫——桔小实蝇,立即对接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火龙果果园,开展调查工作。以火龙果果园为核心区,采用桔小实蝇诱捕器,设置不同点位采集数据,全面开展监测调查。

2022年12月2日,我们在梅西村发现多处南繁基地均存在草地贪夜蛾危害症状,并发现幼虫。因此,团队对接专家在吉林公主岭绿育种业南繁基地设置草地贪夜蛾监测位点。

2022年10月日常进村期间,我们检测到哈密瓜基地土壤存在细菌性瓜类果斑病弱阳性,团队立即跟踪调查哈密瓜种植环节,发现并总结存在的问题。

“博士村长”团队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对西甜瓜种植地、火龙果种植基地等全面调查摸底记录,以产学研为抓手,准备建立哈密瓜防细菌性瓜类果斑病种植示范基地和桔小实蝇诱捕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新型高标准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梅西村综合效益。

在此期间,我确实感触良多,无论是种植基地农户的朴实还是村干部们的热心肠,都让我们坚信要不忘初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赵文军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22年5月,为响应崖州区政府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我们单位成立了“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研院博士驻村团队”,由4名博士和4名硕士组成,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农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我有幸作为队长组织协调团队对接三公里村,为村民带去技术和服务。

通过调研,我们找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并对驻村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将工作要点放在三个方面并着手实施。

一是将三公里村芒果产业与本单位芒果绿色生产技术进行结合,在三公里村进行绿色芒果生产技术的推广,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芒果品质、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等行动带动当地芒果种植户共同打造三公里芒果品牌,提高芒果产业经济收益;二是结合广东省科学院在三公里村建设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到“南繁CRO服务”中,为村民提供南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集中培训,培训南繁技术工人,在南繁季可以通过南繁服务获得部分劳务费用,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三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发挥我们的特长、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与三公里小学建立帮扶计划,通过为学生捐赠课外读物、进行科普教育讲座等形式拓展学生们对科学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回顾这半年多的驻村工作,有艰辛更有欢乐和收获。我们团队的成员在单位都有各自的科研任务和指标需要完成,自团队成立以来,大家积极协调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安排,尽可能参与到乡村服务工作中,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村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2022年5月至今,我们团队到三公里村下村服务50余人次。现在,我们原定的工作计划正在逐项展开,更加坚定了我们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信念。希望我们的参与能够为三公里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秦元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