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产品质量认证形成客户资源壁垒

 观研天下 2023-02-06 发布于湖南

智能控制器是内置于智能设备中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单元,其通过接口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命令执行结果以及环境数据等信息,执行内部控制程序,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实现对被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1)技术与人才壁垒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应用产品涉及的技术种类较多,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智能控制器产品是定制化产品, 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不管是开发新型智能控制器, 还是对现有产品优化、改进,均需深度涉入到下游客户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中, 才能开发出符合客户功能要求的产品。两者均要求专业生产厂商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并且随着行业整体专业性增强, 技术壁垒还将被不断抬高。

由于智能控制器行业技术种类的多样性和集成化较高的特点,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检测、品质管控,均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相关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在行业中长期实践,积累研发经验。专业人才的积累、培养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同时也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的保证,构成新进入企业的人才壁垒。

2)客户资源壁垒

虽然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客户领域分散,所处行业众多,但下游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内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高。企业若能与行业内优质大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便可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业界口碑,大幅提高其在细分市场中的占有率和行业地位。因而大客户资源对于智能控制器企业的盈利能力及长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但要进入优质大客户的供货商行列,一般要经过长期严格的供应商审查过程,审核主要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现场审核、样品确认、定期审核监督等程序。在审查过程中,除对公司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有较高要求外,还对公司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内控体系、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设有较高的标准。因此要通过大客户的供应商审查困难,过程复杂且周期长。一般情况下,从资质审定到成为国际著名终端产品厂商合格供应商需要 6-12 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般需要 2-3 年。

此外,知名终端产品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智能控制器供应商,智能控制器制造企业依靠自身长期技术积累而拥有稳定合作的客户群体,新进入企业争夺客户资源尤其是大客户资源将十分困难。

3)产品品质壁垒

智能控制器作为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器件,对下游行业成品质量与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下游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较高。但制造智能控制器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众多,工艺流程复杂,工序繁琐,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客户的高品质要求,行业内企业凭借长期的工艺积淀与对成熟工人的培养,可维持交货产品的低故障率水平。同时,实力较强的企业推行全流程产品质量管控,快速响应客户的设计需求,从客户提出需求、产品设计、小批量试产、制造过程管理,到运输、交付、供应链管理,每一道流程均被纳入质量管控的范畴,以保证产品质量。对新接洽的客户,公司将通过专家会审与部门评审双重考核,对新产品导入进行严格把控。以上各环节均对新进入企业的品质管控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构成新进入企业的产品品质壁垒。

4)生产能力壁垒

智能控制器下游需求个性化明显,一般采取定制生产模式。并且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客户要求交货期短。但是企业在接受订单到生产交货过程中,面临较多生产工序,每一环节均需耗费一定时间。业内企业已拥有较成熟的供应商体系、采购和生产流程、稳定且经验丰富的生产工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可实现不同产线的快速转换或多产品的共线生产,有效缩短工作时间,满足客户快速批量供货的要求。而新进入企业缺乏行业经验的积累,在短期内改进业务模式与工作流程的难度较大,提高每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以缩短供货时间更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难以满足客户对供货时间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