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时代变革换道超车,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老鹰666 2023-02-06 发布于重庆
Image
- 1 -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350万辆大关,首次位列全球第一,自此连续14年蝉联世界第一。2022年,中国实现了又一项历史性超越,比亚迪以全年销量180余万辆超越一汽大众,荣获国内市场第一,同时在全球市场上也以超过特斯拉29%的成绩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
汽车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全球工业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是汽车强国,并且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中国自主品牌的突破是历史性的,不仅是中国国力和技术提升的体现,也为更多国人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岗位。
过去这几年,围绕比亚迪有很多负面的信息,比如每当某品牌出现些问题,比亚迪总会出现着火事件,也时常有人拿着某国外品牌的薪资水平与比亚迪对比。但对比薪资要看与所在城市的相对水平,比亚迪的工厂主要在二三线城市,薪资水平本就低于上海,更重要的是,比亚迪为很多城市提供了大量收入超过平均水平的就业,带动更多间接就业,让更多城市能够发展起来,而不是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Image
王传福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有这么一句话:“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与小镇最近集中谈的数字经济关系密切,这句话不仅是比亚迪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从这句话中也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
理解数字经济,首先要搞清楚与数字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区别。
最近一直有读者问,美国早在上世纪就搞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化早就有了,现在又造了一个数字化的新词,感觉没有必要,也不理解。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就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外部器官”手机来说。
手机无疑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诺基亚在信息时代是一时王者,2007年在中国销量猛增38.6%达到4.37亿部,2008年达到4.68亿部,2009年开始收缩,中国销量降低到4.3亿部,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此后迅速没落。
Image
如此迅速的衰退,唯有出现时代差距才可能出现。
2007年苹果iphone手机的问世,可以视为手机领域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分水岭。
Image
苹果iphone和诺基亚都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属于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但诺基亚属于工业经济时代,而苹果属于数字经济时代,区别就在于,过去的手机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讯和一些简单的其他生活服务,那个时候手机有各种各样的造型。
而当苹果iphone诞生后,手机在硬件和外形上越来越趋近于统一,看上去每个人的手机都一样,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手机都截然不同,关键就在于这个手机载体上搭载的各种功能的软件。
诺基亚时代,是以硬件定义产品,满足不同需求;而到了苹果时代,则改为软件。这就是根本区别,意味着数据成为第一位的关键要素。就如小镇现在换手机,只会考虑继续用华为,就是为了方便数据传输,确保常用的软件、设置仍然保持一致,避免可能遭受的数据损失和时间精力的投入。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是以数据为核心开展经营,比如软件版本的更新,往往采取灰度测试和AB测试,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迭代更新,核心还是数据。

- 2 -
当然只说这些还是太虚了,那就说点实的,算算这种变革带来的巨大收益。
还是以手机为例,在工业时代的手机,那就是一个产品,虽然也有一些配套的产业,但主要以手机主机厂为主,2007年诺基亚市值1500亿美元,摩托罗拉400多亿美元,此外还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等品牌,但也就如此了,并没有能够超越手机产业链的衍生产业。
到了数字时代,围绕手机诞生了一个极为庞大的衍生产业链。手机领域市值最高的苹果今天市值是2万亿美元,还有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传音等等品牌,再加上手机产业链企业,规模非常庞大。
但更庞大的是以手机为中心的衍生产业,正因为手机的智能化很多潜在需求才得以挖掘。比如一众互联网头部平台,比如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又比如腾讯、阿里、苹果、百度等等,围绕这些衍生的产业,也进一步诞生了更多新的产业和就业,比如直播电商、内容新消费等等。
Image
把这些新兴的衍生产业加在一起,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创造的就业都远高于手机产业链,这就是数字经济带来的巨大动力,而这才不过刚刚开始,不过是在消费领域的变革,还没有真正延伸到更多的传统行业、供给端。
新能源汽车正在发生类似于苹果手机的颠覆,汽车也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进化。
转折点同样来自美国,2012年特斯拉Model S完成了首次整车OTA,开启并实践“软件定义汽车”,这就好比2007年苹果iphone的诞生,用软件而不是硬件定义手机。
常看小镇的朋友或许还记得,小镇对特斯拉称不上友好,关键在于特斯拉在技术应用上过于激进,汽车不同于手机,手机故障大不了重启,汽车怎能重启?特斯拉过于强调软件,弱化了安全性,比如用电信号取代传统的机械、液压或气动形式的连接,极大减少了车体内线缆长度,大大提高了整车的一体化,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组装时间,但安全呢?
这类过于偏重软件的思想,也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刹车问题,就不展开了。
今天的主题是数字经济的变革,还是要感谢特斯拉开拓了新路,将汽车带入了新时代,之所以引进特斯拉作为刺激中国汽车产业的鲇鱼,就是因为决策层看到了特斯拉的方向才是未来,能够带动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
上海引进特斯拉,其背景正是上海押注数字经济,希望以数字经济奠定未来的发展。
效果很明显,短短几年,特斯拉带来的新理念和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改造升级,极大促进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大发展,从2018年“狼来了”,到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打了翻身仗,还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历史性超越。

- 3 -
为什么王传福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指的就是汽车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的工具,更是一个载体,把汽车从工业时代带到数字时代。
第一层带来更丰富的衍生产业。
汽车的电动化是提供稳定、充沛电力的关键,这是电子元器件规模应用的基础。新能源汽车上面的芯片数量数倍于燃油汽车,更是手机的20余倍,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纯电、混动、燃料电池)将成为主流。
按照这个规划,参考目前进程,预计到2030年仅中国汽车芯片用量就将超过1000亿颗,可能还是保守估计,如此规模的应用不仅带动芯片产业,也将在汽车领域再现手机领域的变革。
第二层品牌竞争优势和用户体验提升。
上周比亚迪进行了仰望系列产品展示,U8的坦克掉头、120公里时速爆胎仍然安全、超强的通过性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彻底变革了汽车的定义,如此大的技术优势逼迫特斯拉等品牌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这当然有利于消费者,但对企业而言,降价确实有效,但这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旦价格掉下去再想提上去就难了。
比亚迪的仰望U8能够实现坦克掉头、120公里时速爆胎仍然安全,在于四个轮边电机迅速实现扭矩调整和方向调控,还能根据地面附着力的不同调整最佳驱动力,甚至去掉两个对角的轮子仍然可以平稳行驶。
还有另一项技术,比亚迪的混动,在节能和驾驶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好。
这些表现,在工业时代的汽车上有的也能打折实现,比如通过锁死对应转弯一侧的后轮,另外三个轮胎正常驱动,完成小半径的掉头;又比如日本曾经推出的早期油电混动。
但这些效果都非常一般,体验并不好,这背后的关键就在于软件,核心还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需要提到第三层。
第三层:数据要素优势。
数字时代与信息时代最核心的差别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能够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比如比亚迪的U8以及出色的混动。能够实现高度依赖长期收集的大量数据,在对不同条件下汽车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智能的调控电机、调控不同动力的启用,从而实现传统燃油汽车无法实现的功能等等,这些东西从硬件上没什么不同,能造出来的企业并不少,但硬件背后的软件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才是关键的差距。
数字经济时代,谁掌握更多的数据,谁就掌握更大价值。
以苹果的例子结束这一节。
苹果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卖手机仅仅是一个载体,撑起如此高市值的是海量的数据,数据才是苹果最核心的资产。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基于精准推送的广告。如微软、脸书、YouTube、字节、腾讯等等营收都高度依赖广告,精准推送的基础就是获得数据、描绘用户画像,而这绕不开一个关键节点:手机。
2021年6月,苹果上线隐私新规,新增“App跟踪透明度”功能,只有用户授权,App才能跟踪用户在手机上的行为。仅这一项,苹果就拿到了数据发挥价值的管理权,超过一半用户在苹果提醒下终止对App的授权,导致靠精准推送广告获利的公司损失严重,比如脸书在每年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由此延伸,为什么很多App愿意免费提供服务?为什么免费还能获得巨额融资,还能上市获得海量回报?
关键还是数据,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在数字时代之前,数据很难大量获取并应用,而到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

- 4 -
再来谈谈个人,尤其普通人。
很多人关心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但相比获益,更重要的是别成为时代变革“牺牲品”。
从纺纱机到流水线再到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创造新的就业、也会取代旧的就业、更会重构职业,这是个人无法抗拒的大势。
现在中国就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错配,核心是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中国产业升级速度仍然太慢,尚不能满足劳动者从体力到脑力地迅速升级,也开始出现工厂招不到人、求职者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等等。
这个矛盾已经非常明显了,几乎所有劳动者都能看到,尤其是正在寻求就业和在校生。最近小镇收到很多读者的建议,希望增加音频、视频,小镇显然没有时间精力去做,也不想从零开始学习,就想着找一位在校实习生去做,收到了不少简历,其经历的丰富度令小镇乍舌,明明还是在校生,但仅从简历看,说有1-3年工作经历并不为过。
而在未来,对就业的更大的威胁,则是时代的变革,已经发生了,可能比预想的还要更快发生,那就是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跨越中,新的技术对社会、就业、职业的全方位变革,甚至是颠覆。
技术进步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机器、新产业必将创造更多就业,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马克思指出“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造成英国大批手工业工人失业,但推动了矿山、冶金、化工、石油、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数据时代的变革将更加猛烈。
根据美国研究表明,城市中每增加1个高技能岗位,就会带来5个消费型服务岗位,比如技术性的律师、教师、医护,又比如非技术性的服务员、理发师、家政等。比如苹果在库比蒂诺地区拥有12000名员工,在当地也创造了6万多个额外服务岗位。
但正如小镇曾经在《未来失业潮:人会被机器取代吗?》提到的,这种技术的变革,必将对传统就业造成冲击,这里的“机器”泛指非人,也包括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应用。
从总量上,数字经济的变革必将增大就业,如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认为,未来5年,中国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新职业需求将达到9000万名,成为吸纳就业的新的“蓄水池”,但被取代的又有多少呢?
麦肯锡给出了一个数据: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有1.18亿人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另外有700万到1200万人转换职业。
相比如何借势发展,更多的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成为被替代的“牺牲品”,这是整个行业、整个职业的颠覆,个人在旧有的道路上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逆转,必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改变:
调整职业发展思路,做好换道准备。
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亿人,这基本是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根据目前测算,在未来几年内,灵活就业将成为就业的主流
灵活就业不仅仅是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也包括其他相关产业,比如网约车,产生的附带就业机会达到司机就业岗位的六成左右,现在脑力劳动正在成为灵活就业的主流。
新的机遇已经出现了,小镇在公众号上创作,何尝不是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变革?最近腾讯联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做了一个报告,有些数据很有启发,甚至超过小镇的认知。这个报告统计,依托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支付等构建的腾讯生态,带动了147个新职业发展,创造3180万新就业岗位。
当然需要调整一个认知,数字时代的就业更加灵活,不像过去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固定在一个劳动关系里,数字时代的就业更加灵活,就拿一个创作者来说,可以同时在腾讯、字节、百度、知乎、得到乃至更多的平台投入劳动获得收益,因此不同平台的创造就业数据累加一定大大超过实际。
但要看的关键是趋势。去年小镇同灵活就业领域的一些企业有过沟通,包括雇佣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的平台,也包括为平台和劳动者提供中介服务和劳动保障的企业,彼此都很有启发。
国家正在为未来就业的变革提前布局,比如对劳动立法进行后才能更新,突破独立性劳动、从属性劳动的“劳动二分法”限制,改为“劳动三分法”。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就是关键标志,其中引入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表述,意味着中国增加了第三种劳动形态,可以简单理解为“灵活就业”。
到这里已经说了很多了,有读者建议小镇,数字经济太大了,想把这事儿说清楚根本不可能,但把一些已经发生的和确定性的趋势分享出来还是能够做到的,后续还会以更多的例子说透。
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最后做一个调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