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化:既是登天路,更要渡劫关

 老鹰666 2023-02-06 发布于重庆

图片

- 1 -
二十大报告定下了宏伟的目标,计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关键第一步。
如果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现在让我们极为关切的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比如国外美国的遏制,以及国内民生问题等等,一个普遍达到葡萄牙水准、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拥有的力量必将创造人类新的巅峰。
从经济物质、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角度,实现这一目标,不能说水到渠成,但也称得上十拿九稳。
经济物质领域,中国拥有全人类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在数字时代与美国并驾齐驱,在数据要素的支持下,随着中国产品力的提升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市场也将促使中国及其合作伙伴的生产力空前提升。
科学技术领域,中美各有优势。美国优势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在底层科学,在为全人类探路方面确实是巅峰;而中国优势则在于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尤其在技术应用上全球无人能比,更能在市场中不断迭代优化技术,新能源领域就是典型,而在一些基础理论比较清晰的领域,中国也能取得较美国更大的优势。
当然,中美的优劣势只是相对而言,面对其他国家即使短板也能超越一种国家,正因此即使是美国科研界也非常不愿意同中国脱钩,对很多美国学者而言,缺少了同中国的交流,很可能让自身研究掉队。
比如航天领域,由于《沃尔夫条款》的存在,过去中国不得不独立建设空间站,然而到了今天国际空间站即将报废,全人类仅存中国空间站,美国航天领域很多研究必将受阻。
中美交恶,岂只是中国难受。
更直接的例子,莫过于光伏等新能源应用,2022年6月,美国以“强迫劳动”扣下中国上亿光伏组件,仅仅几个月恶果已经呈现,美国光伏产业供应链遭受重大危机,大量工程被迫延期,美国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减少23%,大型公用事业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减少40%。
看上去似乎还可以,但2022年是光伏发展的新高峰,能源危机中的欧盟27国新增光伏装机同比激增47%,全球同比增长25%,美国不增反减已经严重阻碍了美国清洁能源的发展。
不要觉得“无中生有”才是创新,“从1到100”也是创新,而且更能直接改变世界。比如锂电池技术非常清晰,关键的卡口就是生产,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更多合格产品,这才是竞争的关键。
国家安全领域,就不多展开了。70年前一无所有照样打退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几十年来面对强敌都从未放弃,而是在绝境中打磨了“换家战术”“核爆骑兵”“强五单程突击”,20多年前哪怕“陆炮上民船”“八换一”都从未妥协,何况今天?
以目前中美军事工业的对比,中国海军预计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海军,这个趋势已几乎无法阻挡,毕竟现代造船工业就算再有钱,也不是几年时间能够恢复的。
如果只说这些,似乎又是几年前“厉害了”的翻版,难以令人信服,毕竟中国才是追赶者,美国才是长达百年的世界霸主,哪有这么简单呢?
危机到底在哪呢?

- 2 -
中国太穷了,中国人过了太久的苦日子,物质尚远不能满足需求,难免对“物质”极为渴望,表现在对“现代化”的理解上,往往极为看重物质,但物质的发达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
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二十大报告中,将现代化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点明了几个关键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显然,现代化绝不仅仅只是物质。
看看阿根廷以及现在的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就知道了。100年前,阿根廷GDP曾达到美国的80%,因此有一种说法“阿根廷是唯一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阿根廷不过是凭借原材料、农产品出口而已,但从来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化体系,收入虽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不过昙花一现。中东国家现在也面临这一问题。
有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就能实现现代化吗?
也不尽然,看看苏联,纵然工业体系偏科,但谁能否认这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工业体系,但其瓦解也不过是一瞬间,看起来有诸多外部力量的阴谋诡计、也有内部的斗争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分裂,但也证明了单纯物质力量的发达,并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最近小镇读毛主席的著作,尤其是分别作于1937年7月和8月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两篇,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些感悟。
众所周知,毛主席最经典的战例就是“四渡赤水”,挽救了红军,留下了宝贵的种子;而之所以被迫血战湘江、长征万里,归根到底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十几位从苏联学成归国盲目应用苏联经验,他们在理论体系上对当时的本土党员具有压倒性优势,就算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现实失败,但这一套理论仍然难以反驳。
如何构建属于中国本土的理论体系,摆脱苏联经验,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至关重要,这也是毛主席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在总结十几年斗争经验的基础上,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终于诞生,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踏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论》的副标题,很多人并不了解,题目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提到知、行,能想到什么呢?
是的,王阳明。
当然,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谁都能学好的,并不能不加改动的用于当下和未来,也不要将毛主席的成就与阳明心学生硬的挂钩。但《实践论》一文,显然有阳明心学的影子。
这显然证明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一步,是在中国革命实践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而在其下有三大因素构成了中国独有的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文化。
过去我们对前两者讲的多,对第三个讲的少,甚至很长一段时期还将传统文化视为阻碍中国发展的障碍,虽然经历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远远不够,这将极大影响到我们是否能够度过现代化的劫难。

- 3 -
现代化,当然来自西方,目前也只有西方实现了现代化,中国仍然在路上。
以上面提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文化”三大支柱来说。
社会主义来自西方,是西方现代思想没有在西方广泛应用的一个分支,在被迷茫于东西之间、渴望欧洲化却被欧洲排挤的俄罗斯生根发芽,又传到了中国;市场经济显然也是西方的。
西方现代化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是难以避免的,还会因为历史文化的不同,出现更多的冲击。
最关键的就是:多元化
在总结中国的优势的时候,常常提到组织能力、万众一心,正是依靠高度的统一,我们实现了民族解放,打破了层层封锁,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考验,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路。
但世间一切皆有代价,高速的发展同样有代价。
西方国家用上百年数代人完成的工作,我们用了几十年不到两代人就完成了,这显然是成绩,但也导致财富高度集中于那一两代人,后来者机会断崖式减少,就业压力激增,还要承受更高的生活成本。
以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例,短短40年,中国城镇化率就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21年的64.72%,一般70%就是一个国家城镇化的上限了,考虑到中国已经有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乡村老年人口比例更高,即使中国城镇化暂停发展,用不了10年,中国城镇化率也将逼近70%。
事实上,中国城镇化加速阶段更短,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不过从19.4%增长到36.2%,而从2000年开始,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
依托土地财政从未来大量借债,全国各行业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早出生几年、早工作几年,发展相差极大。
70后、80后、部分90后赶上了这一波迅猛增长,比如房地产行业,刚毕业工作两三年,再锻炼下,就能够成为一个部门、下属企业的骨干核心乃至领导者,一步快步步快,还可以从房地产的迅速涨价中获得巨额财产收益,而社会的生活成本增长并不显著,这一时期社会非常积极。
然而到了95后、00后,就不一样了,他们看得到周围70、80后享受巨大的时代红利,但仅仅因为晚生了几年,面临的挑战如天地之别,如何能坦然面对?
他们从小开始竞争更加激烈、生活学习成本激增。小镇是80后,上学除了学费和一些辅导书,基本没啥其他开销,没有教培也不用考虑学区房,考上大学的成本很低,就业难度也低;而到了00后,教培已经充分发展,为了争夺有限的机会,竞争极为激烈,学习成本激增,如果再考虑择校费、学区房等种种费用,综合成本估计相当于80后的几十倍。
到了10后就更加令人咋舌了,拿北京来说,就算不考虑学区房的投入,仅仅学习费用,从学前教育到上大学,花一两百万并不稀奇。
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以及挑战就是多元化,中国高速的发展让我们在比西方少了更多准备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多元化的深水区。
所谓多元化,是利益的多元化诉求的多元化以及思想的多元化
疫情以来,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直接结果就是社会越来越分化,越来越难以达成一致,无论做什么都有反对者,而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任何声音都可能空前放大,更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很多例子不多举了,想想2022年的那些事,多元化带来的恶果已经很明显了,大到经济刺激政策、疫情防控政策这种国家大政方针,小到是否应该放开烟花燃放,就连俄乌冲突、对美国应持何种态度等等都能各站一队,争得不可开交。
这种激烈的争吵,让小镇都不由得萌生了一种错觉,或许只能成王败寇,用战场决定谁对谁错,互道一声“战场上见”。
然而这又有可能导致一个严重的危机:当面对需要团结一心才能应对的敌人时,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不怀好意的外部势力,会不会有人带路、打黑枪?
更加揪心的事,带路打黑枪的人,可能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样才有利于这个国家。比如就是坚定认为,中国不可能走出一条现代化的新路,与其走入死胡同,还不如融入美国领导的西方体系。
何况还有利益的分歧。
多元化,是现代化无可避免的劫。
而这,才是我们实现现代化最大也是无可回避的危机,多元化本就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我们打破封锁需要现代化,没有现代化我们必将输的更惨,必须直面。

- 4 -
这场劫本就难渡,偏偏还有天魔作祟。
小镇之前分享过俄罗斯和美国的交锋,2014年俄罗斯利用“混合战争”拿下了克里米亚,在全球舆论上压住了美国,还利用互联网在美国内部进行开展舆论战;美国很快吸取了教训,并在短短几年里进行了系统调整,将俄罗斯的“混合战争”升级为“认知战”,并在2022年的俄乌冲突上还俄罗斯以颜色。(参见《我们必须虚心向美国和俄罗斯学习》)
在美国2020年一份关于“认知战”的报告中,美国将认知战定义为:外部实体将公众舆论武器化,从而影响公共和政府决策、破坏公共机构的稳定,在一国内制造不稳定、扩大影响力。
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剖析目标,利用一切社会矛盾点,在社会中散播不满情绪,鼓励特定的信仰和行动。
美国不仅向俄罗斯学习,还向基地组织这样的恐怖组织学习如何利用激进的意识形态去影响平民,基于自身数字技术优势,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几亿、几十亿人,并利用算法识别出谁更容易被影响、谁更容易二次传播等等。
说到这,大家是否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小镇就不展开了,早在多年前,整个北约已经加强了认知战体系,包括搭建完整的作战框架,与科技公司密切合作,剖析国家和个人的薄弱点打造一个更能被利用的群体,等等。
这一套玩法,本来是俄罗斯用在美国身上的,但美国可怕的学习能力尤其对互联网底层资源的掌控,很快超越并压制了俄罗斯。
外部势力的认知战叠加现代化必然带来的多元化,其威力绝非1+1=2,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破局。
显然,不能总想着回到过去,更不能妄想强行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就像放开疫情防控之后就回不去了一样,现代化推进到这一步,也只能向前。
就在几个月前,小镇以“毒教材”为点谈了下文化和思想,有一篇阅读不高但小镇认为非常重要:《百家争鸣之后,中国需要一次彻底的“文艺复兴”》。
外部势力的认知战+现代化的多元化,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现代化必须要保持多元,激发主动性,而多元必将加深社会的分歧,在一个个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累积之下很可能加剧社会的分裂。
想要破解,光靠物质是不够的,必须在思想上动刀,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文化,而且是必须自身产生的文化。幸运的是,中国并不缺少文化,中国是全世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
我们从西方的现代化中汲取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味“西药”,走到了今天;接下来如何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化解“西药”的副作用,将成为渡劫的关键。
这是不亚于公平分配、共同富裕的另一个关键,庆幸的是,已经看到了曙光,且待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