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兵变”,到底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凤凰山居士 2023-02-06 发布于江西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说到唐朝,就不得不说隋朝,因为唐之兴,兴于隋。隋朝从隋炀帝杨广阴谋夺位登基称帝开始,就注定了将会走向灭亡的悲剧。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长于隋朝,在血缘关系上又和隋炀帝杨广有着莫大的联系。他们是表兄弟,通俗点讲,杨广的母亲和李渊的母亲是一奶同胞的亲姊妹,明白了吧。

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必定是另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历史上父子反目、兄弟阋(xì)墙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反过来再看看杨广和李渊,那真算不上什么了。毕竟杨广也不是死于李渊之手,而是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杀死。隋朝怎么被推翻的咱这期暂且不说,因为这个短命王朝的灭亡都是杨广一个人作的,不作不会死就是这个道理。下面直接进入正题。

  其实唐朝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场政变是唐朝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让我们又一次清楚地看到原本情同手足的兄弟为争夺权势而表现出来的血腥和冷酷。但是在这种残酷的背后,成就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于为什么会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是有很多事件推波助澜的,下面我会讲到。提一个问题大家来讨论一下:如果说没有这场政变,你觉得李世民的归宿会是什么?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看似突然却在情理之中。从李世民的性格上可以看出,他非常有才华且自视甚高。从晋阳起兵开始,一直到大唐王朝建立,李世民都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居功至伟,李渊甚至封他为“天策上将”。这可是前朝从未有过的官职,因为李渊认为现有的封赏都配不上他的功劳,才专门设了这个官职。所以功劳太大有好处吗,等到功高盖主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李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肯定都互相心存芥蒂,一个功劳越来越大暗中觊觎太子之位,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整天担心功劳大了该怎么封赏却还不得不依赖他。对哪一个人来说都是煎熬。咱们言归正传,看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才让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政变。

  01刘文静事件

  刘文静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宰相。史料记载其“英俊魁伟,才干突出,非常有才华”。隋朝末年的时候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晋阳宫监裴寂是好友,而李渊同裴寂更是深交(介绍这个关系是为下面做铺垫)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其结交,后因李密事件(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被镇压,刘文静与其有姻亲)被下入狱。李世民知道刘文静有远谋,便到狱中找其谈话,听取他关于起兵反隋的建议和对时局的看法。他们在狱中谈了一夜,因性格相近,都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以后的关系非常密切,更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

  作为开国功臣,李渊称帝后,刘文静自然得到了重用也受到了很多赏赐。可是,同为开国功臣的裴寂得到的封赏却比他多很多,而且在宫里谈话的时候李渊曾多次让裴寂坐在龙榻上,还公开赞美裴寂,说他是开国第一功臣,这让自视甚高的刘文静产生了严重的心里落差。两人曾是同事又是好友,关系一直不错,可在面对权力和荣耀的时候,两人却成了对手。刘文静认为裴寂在能力和功劳方面都不及自己,可为什么和他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让他不解,也让他对李渊和朝廷心生怨恨。

  面对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刘文静心中的不满与日俱增,又无处发泄。可谁让李渊和裴寂的关系好呢,有火发不出,只能憋在肚子里,日子也就这样将就着过了。有一次在家和弟弟喝酒,因为心中郁闷,刘文静喝得大醉,酒醉后的刘文静便大声宣泄着心中的不满,随即又拔出剑来向房柱砍去,边砍边大叫到:“必斩裴寂之首”。这本来也没什么,改变不了现状还不能喝点酒发泄发泄吗,可不巧的是,这件事被刘文静的一个小妾看到了,因为这个小妾不受刘文静的宠爱,所以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不日便将此事告发。

  不久之后刘文静便以“谋反罪”被捕入狱。在审理此案的时候,刘文静也说自己是因为裴寂的地位比自己高而心中不满,确实有些怨言,便在酒后发了一些牢骚,可绝无谋反之心啊。朝中很多大官也认为刘文静只能算酒后失言,并没有找到确切的谋反证据。李世民也为刘文静上书,说刘文静是开国功臣,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是不会谋反的。可即便是这样,李渊还是下令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刘文静。关于这个案件,疑点重重。主要有两点,一是刘文静到底有没有谋反,二是李渊为什么不顾大臣和李世民的反对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处死了刘文静。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事实上,刘文静案并不简单,它背后隐藏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复杂的。李渊不惜背上“杀功臣”的罪名也要处死刘文静。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杀鸡儆猴”这个“猴”就是李世民。

  大家仔细研究就会明白,其实刘文静和裴寂两人的矛盾背后隐藏的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的矛盾,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文静自认为功劳大,可得到的却比裴寂的少,那刘文静对裴寂的不满算不算是对朝廷对李渊的不满呢?李世民功劳更大,居功至伟,会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太子之位而记恨在心呢?所以,各位,这就是杀刘文静的根本原因,谋反不谋反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给李世民敲个警钟,不要以为自己功劳大有能力就可以恣意妄为,只要我还在位就由不得你胡来。

  这件事对李世民的震动很大,让他知道了,他和李渊不只是父子关系还有君臣关系。李渊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引发的结果却和他的初衷大相径庭。李世民感受到了更大的危机,反而加快了夺权的脚步。因为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得不到最高权力,自己的生命就只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今天是刘文静,那明天会不会是自己呢。刘文静的死也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关系发生质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为李世民后来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埋下了伏笔。

  02杨文干谋反案

  杨文干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宿卫(和警卫员差不多),太子的心腹,唐朝初年任庆州都督。公元624年初夏,唐高祖李渊带着皇子爱妃和亲近的大臣前往玉华山避暑,李世民也一同随往。太子李建成则留守长安代行国事。这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太子监国,却发生了一件差点废掉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大事件。

  当李渊在避暑山庄仁智宫喝酒赏舞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来报,带来一个让李渊非常震惊的消息,说太子李建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密谋造反,这可是国之大事,李渊当即宣宰相裴寂觐见商议此事。据《新唐书》记载,由于李世民功劳和地位与日俱增,李建成担心太子地位不保,便心生嫉恨,想趁这次监国的机会除掉李世民。便勾结自己的死党杨文干为自己招募兵勇,并派人给杨文干运送盔甲,企图阴谋发动政变。而负责送盔甲的人由于极度恐慌便去向李渊报告,此事因此败露。可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新唐书》记载的属实吗?大家耐心看完,后面我会讲到。

  大怒后的唐高祖李渊随即扣押了太子李建成。又派使者宇文颖到杨文干那里了解情况,让人不解的是,见到皇帝使者的杨文干却真的谋反了。这就坐实了太子谋反的事实。随即李渊便派李世民亲自挂帅平叛,还答应事后会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自然欣喜,踌躇满志地出发了,仅用四天的时间便将叛乱彻底平息。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太子已被扣押,在没有得到太子手谕的情况下,杨文干为何要私自造反,这不是致太子于死地吗?

  当李世民班师回朝的时候,一切都还和往常一样,太子还是李建成,而他依旧是秦王。更让李世民不解的是,父亲非但没有兑现改立自己为太子的承诺,反而还流放了自己府中的重要谋士杜淹。虽然太子府中的谋士也有被流放的,可谋反的太子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对于李渊为何要这样做,其实还有内幕,各位且听我娓娓道来。

  在李世民征讨叛军的这几天里,李渊也没有闲着,从告密者那里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太子李建成只是给杨文干送盔甲(或许是出于笼络人心的目的),并无谋反的直接证据,太子是被冤枉的。你想想李建成在稳坐太子之位的情况下怎么会愚蠢到去发动政变谋反呢,静静地等李渊驾崩不就行了吗?如果不成功,不但太子之位不保,甚至还会丢掉性命,那不就直接成全李世民了吗,李建成还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吧。

  至于杨文干为什么会私自谋反,应该和皇帝使者宇文颖有直接联系。告密者曾对李渊说是秦王府谋士杜淹安排的,如果幕后推手真的来自秦王府,那所有的一切就有了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我认为《新唐书》的记载并不属实。真相应该是这样:杜淹打听到太子要给杨文干送盔甲,于是向秦王献计。先重金收买运送甲胄的太子手下,并让他们告发太子密谋造反,太子肯定会被扣押,然后再收买皇帝使者宇文颖让他怂恿杨文干去解救太子,最后李世民再以评叛者的身份前去镇压,并借机杀掉宇文颖,死无对证,一切悄无声息,等太子被废后自己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这次杨文干谋反事件,也让李渊清醒地认识到,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关于储位之争的斗争已渐渐浮出水面,不再是暗中较劲,已经由暗斗上升到明争了。而李渊向来宽厚仁慈,对儿子更是下不了狠手,可也不愿意更换太子,隋朝就是前车之鉴,他觉得临时更换太子会对社稷造成动荡,所以只是驱散了太子府和秦王府里那些心术不正的谋士,算是对两个儿子的警示,各打五十大板便草草结束了这次荒唐的谋反事件。

  纵观整个杨文干谋反事件,是由杜淹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的,可见杜淹的奸猾狡诈。这次是李世民最接近权力核心的一次,可也是打击最大的一次。因为李渊曾许诺如果李世民平叛有功,就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结果却食言。这让李世民明白了,通过父亲让自己得到太子之位是不可能的了,我想这也直接加速了后来玄武门事件爆发的进程,如果真想得到太子之位或者皇位,那就只能靠自己,必要时连父亲也可以一起拿掉。如果刘文静事件和杨文干谋反事件只能算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奏的话,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直接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爆发。

  03"太白入秦分"天象事件

  随着时间的发展,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太子的手段也越来越厉害,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便找机会罢黜了秦王府的重要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个人可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让李世民伤心不已。可这毕竟不算对李世民的致命打击,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对李世民来说却是要命的。

  当时突厥大军压境,唐高祖李渊却没有让李世民挂帅出征,而是听取了太子李建成的建议,任命齐王李元吉为大元帅抗击突厥。看来李渊此时也担心如果李世民战功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不好控制。李建成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有两个目的,其一,借此次出征突厥的机会,将李世民的精锐部队调离秦王府。其二,他和李元吉计划在为大军践行的时候刺杀李世民。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随即召集文臣武将商议此事,大家都认为,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绝不能坐以待毙,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集团

  为了将此事做的圆满,李世民甚至将已经被罢黜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请来了,最后众人一致决议,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永诀后患。可当李世民面对这个结果的时候,叹息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事实上李世民不想背负弑兄的骂名,想等李建成先起事然后再以仁义之师的名义来讨伐他,那样就更加名正言顺了。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不但坚定了李世民政变的决心,也让他明白了再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在古代,帝王们非常注重观察天象,通过观察天象可以得知上天的意图,还专门设有观天象的机构。这天,天象方面的权威太史令傅奕向李渊呈上了一道密奏,说“太白形于日侧,见于秦分,主秦王当有天下”。李渊非常震惊,大怒:“我还没死呢,他就想取代我上位了,即使我死了,接替我的也是太子,他这是要造反啊”。

  公元626年7月1日深夜,唐高祖李渊为此事在自己的内宫召见李世民。让他解释上天为什么说他要造反,这给李世民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压力,压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让李世民决定必须要马上采取行动,不然的话受到了怀疑,势力就会被削减,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辛苦苦拼命攒下的战功都会消失,自己也会被消灭。所以此事才是真正意义上导致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面对李渊的质问,李世民流着眼泪说自己并没有对不起皇兄皇弟,而是他们一直想致自己于死地。意思就是这都是他们的阴谋,是他们合起伙来对付自己,面对李世民声泪俱下地哭诉,这位年过六十的父亲也暂时放下了强硬的态度,不再苦苦相逼。当李渊犹豫的时候,李世民又说出了一个让李渊更加震惊的事情。

  李世民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做出了有悖人伦的事情,他们和后宫嫔妃淫乱。这个重磅消息无疑打断了李渊的思考,儿子给老子戴绿帽子,何况他还是一国之君。这谁能受得了,要是传出去他这老脸往哪里搁呢。瞬间就气急败坏地说,我明日就召见他们进宫询问此事,如果是真,定不轻饶。随后李世民便借机退了出来。

  李建成和李元吉到底有没有淫乱后宫,谁也说不清,史料也没有记载。这也许是李世民的计谋,一是为了转移李渊的注意力,二是为了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调离东宫。至于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的时候射杀他们,真相或许永远不会浮出水面了。

  公元626年7月2日,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设下埋伏射杀了他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此次政变以李世民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而围绕着这么多年的兄弟间的权力纷争也就此结束,留给我们后人的却只有血腥的警示。

  虽然李世民胜利了,但这个“弑兄”的罪名却成为李世民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得不承认,李世民是个好皇帝,更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对历史的贡献不可否认,可他的头上却始终刻着“纂位者”的标志,挥之不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