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希宁先生:国魂人魂入画魂

 教授的拐杖 2023-02-06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山东潍坊人,我国现当代卓越的花鸟画艺术大家和美术教育家,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新中国山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等职。

他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国魂人魂入画魂

□ 沈光伟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辜负社会和人民的期望,在美术事业中做出成绩,这是大家的心愿。”这是于希宁先生的心愿,是他上世纪80年代撰写的《道明·气充·文雄》一文的首句。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美术形成的高扬民族自强精神、蕴含浓郁家国情怀的新传统,是中国美术近百年来紧密关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而获得的独特精神特质。“家国情怀”成为20世纪众多艺术家自觉的创作主题和诗化的精神原乡。

于希宁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艺术家。他是20世纪中国花鸟画复兴的重塑者和见证人,在中华民族危机、抗争、崛起的年代里,不断思考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他深受鲁迅先生“美术救国”思想的影响,认同美术家要成为“引路的先觉”,要把立足点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于人民群众之中,使自己的步伐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用自己优秀的作品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这是文艺工作者的灵魂所在”。

于希宁先生援引明代大儒宋濂的文论阐述自己的艺术观,“道明而后气充,气充而后文雄”,“道”为方向和观念,“气”为本质和精神,“文”为形式和语言。“道明·气充·文雄”建构了他创作观、文化观、价值观的学术格局。他将传统文人“修齐治平”的济世理想熔铸为“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艺术追求,这是他一生治艺悟道的座右铭,也是其画学思想的核心。

“三魂共一心,旨在追求画之魂、人之魂、国之魂的一体化,以更好地创立、塑造、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美之载体与美之品质。我很看重艺术的精神化,尤其是大内涵的,此是我的心得。要说创作的立足点,应当做人民的画家、艺术家。”显然于希宁先生所说的“艺术的精神化”、“大内涵的”是直指“国魂”的,而“应当做人民的画家”显然是“国魂”指导下艺术家个体的自我要求。

于希宁先生85岁在中国美术馆办展时,自书序言:“人渐渐老了,但精神不能老,艺术不能老,事业心不能减”。在完成了第一个10年计划之后,他又制定了一个“10年工作计划”,通过四次“捐赠作品展”,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2006年在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在山东省博物馆、2013年在潍坊市美术馆,将一生的精品力作无偿捐献给国家、社会和人民。

家国情怀的核心是什么?爱国。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二零二零年八月一日

文章图片4

《藤萝》

文章图片5

《全是雪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